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风起长安

14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140-160(第23/30页)



    副将想要携他撤退,他却忽然不肯离去了。

    “张荀,欺人太甚!”林潮回头,双目通红,他重新爬上马,勒令停止撤退,想要进行反攻。

    然而燕军却不听从林潮的指挥,在俘虏了几千人后,张荀也停止了追击,并将俘虏带回城内。

    林潮骑马追到城下,唐军向他射箭也不后退,“张明府。”

    张荀走到城墙边,低头看着似乎没有进攻之意的林潮,笑道:“林县令难道是想通了,要做一个忠良之臣吗。”

    然而林潮却是来劝降的,“我与你同僚一场,交情也不算浅,深知你的大才,实不忍见你命丧于此,如今燕军已经攻取了洛阳,不日将破潼关,直抵长安,大唐气数已尽,而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

    听是劝降,张荀笑眯眯的反讽道:“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而今之举,忠义何在?”

    林潮听后,面露惭愧,然而他却依旧不死心的说道:“我有四万人马,攻破雍丘是早晚之事,你曾经是唐太子的属官,却因忍受不了朝廷的黑暗而来到这谯郡,朝廷的腐朽,你比我更加清楚,如此君王,如此宗室,你还要愚昧效忠吗?”

    “我张荀,忠的是国家与社稷。”张荀说道,“即使天子年迈昏聩,但宗室之中,依旧有明主,我始终坚信,大唐会有拨云见日的那天。”

    “明主?为何我见不到呢。”林潮冷笑,“曾几何时,我也是满怀抱负,一腔热血的踏入了官场,寒窗苦读数十载,最终等来的是什么呢。”

    “中原闹饥荒之时,你雍丘县的苦,难道不是宗室子弟所解?”张荀质问道,“那一车车救命的粮食,你怎能忘记?”

    雍丘与真源为邻县,张荀初到任上时,与林潮相识,二人皆因不满朝廷黑暗而至地方,颇为投缘。

    “张明府不会觉得唐廷会让一个废人登上那张宝座吧。”林潮说道,“即便有天纵之才,然以残废之躯,又岂能挽救社稷于垂危。”

    张荀听得林潮如此羞辱,气得张弓搭箭,将林潮的马射杀,林潮也因此载倒在地,“你这种忘恩负义的东西,也妄谈社稷。”

    “这天底下有太多的人,四肢健全,却失去了做人的良心,没有了忠义。”张荀又道。

    “你给我等着。”副将扶起林潮,林潮指着城楼说道,“我誓要夺回雍丘。”——

    天圣十五年,三月下。

    朔方节度使苏仪进军代州,李光必苦守常山。

    ——常山——

    李光必坚守常山四十余日,两军相持不下,燕军便将常山粮道切断。

    得知苏仪已至代州,李光必遂派遣士卒前往代州求援。

    天圣十五年四月,苏仪率军十万出井陉,于是月九日抵达常山,至常山与李光必会合,蕃汉步骑共十万余。

    十万大军至常山,燕军见唐军势众于是退守九门,苏仪入城。

    连续作战四十余日,此时的常山守军,早已疲惫不堪。

    “末将拜见将军。”李光必见昔日长官亲自来救,遂领部下出城迎接。

    苏仪下马,将其扶起,“你我现在同为节度使讨贼,不必行如此大礼。”

    苏仪瞥见城池残破,于是说道:“以少对多,还能坚守孤城多日,苦了你了。”

    “幸而有太原的三千弩.手。”说罢李光必看向苏仪身后跟随的部将,比起身材魁梧的几个男性将领,苏荷在其中,并不显眼,“也多亏王妃的先见之明,我才得以守住常山。”

    “攻取常山与坚守都是李将军的功劳。”苏荷说道,“叛军所率皆为精锐,常山郡能守至今日,也全靠将军的智勇。”

    李光必将众人迎入城,苏荷入城后,见士卒面瘦肌黄,已挨饿多日了,于是扭头吩咐士卒,将行军带来的粮食抬入城中,生火做饭。

    苏仪则与李光必以及诸将进了议事的营帐,商议进军之事。

    “李将军。”几刻钟后,苏荷亲自端了一碗膳食入帐。

    为让左右与麾下士卒吃饱,守城时,李光必便将自己的口粮分与众人,苏仪抵达常山时,他更是忍着饥饿跑出城数十里迎接。

    直到苏荷端来一碗饭食,城内燃起了做饭的炊烟,众人才反应过来。

    “还是女儿家的心细啊。”苏仪摸着长须道。

    “近日战争频繁,粮饷的消耗太大,所以军中现在只供这些。”苏荷说道。

    李光必连忙接过粥碗与胡饼,虽不是什么佳肴,然对饿了多日的人来说,一张胡饼一碗稀粥,胜过山珍海味,“多谢王妃体恤。”

    苏荷旋即又端起一碗,递给了李光必身后一位年轻的将领,看模样,不过双十年华,却已居中郎将之位。

    “阿进。”苏荷亲切的称呼道。

    中郎将浑进,是朔方节度留后、宁朔郡王浑释之子,虽才至及冠之龄,却早已满身功勋,此次苏仪领军出征,浑释留守朔方,便让其子随军。

    浑进双手接捧,“苏荷姐姐。”

    “听说你跟随李将军守常山,又立功了。”苏荷说道。

    浑进的脸色看起来并没有战胜的喜悦,只听得他十分喃喃的小声道:“就算我立再多的功勋,也没有办法挽救陆将军的死。”

    浑进父子与苏仪李光必一样,原先都是朔方节度使陆顺的部下。

    苏荷听见他似在抱怨,于是安抚道:“陆将军的死,我们都很难过,阿进,你想想,如果没有这场叛乱,陆将军与我们现在便都会在朔方好好的,陆将军的死,归根结底,是叛乱所致。”

    眼下苏荷只能如此劝解,若是大唐军中内部再生嫌隙,那么这场叛乱,将真的无休止。

    “你不是想要成为陆将军与你父亲那样的人吗,为将者,手中的刀剑代表的不是杀伐,而是守护,你明白吗,喝了这碗粥,饱餐一顿,明日你才有力气杀敌,去守护这大唐的百姓。”

    浑进瞬间开怀了许多,他拍了拍胸脯道:“有了姐姐这碗粥与苏将军的支援,下次上战场,我要请命为先锋,献上敌将的首级。”

    浑进家族归顺大唐后,世守朔方,苏仪继陆顺担任朔方节度使,浑进便也成为了他的麾下。

    苏荷笑了笑,“那我可等着哦。”

    “一定。”

    “诸位将军忍饥挨饿镇守常山,如今大军已抵达,短时间内敌军不敢再犯,所以先吃饱肚子再议也不迟。”苏荷又朝众人道。

    “七娘说的对。”苏仪点头道,于是命人将粥与胡饼端入,“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御敌。”

    除了让守城将士饱餐之外,城内受困的百姓也受到了朔方军的接济。

    苏荷出帐,又命士卒在常山附近的官道设置粥棚,救济因战争而受难的灾民。

    先有燕军屠戮城池,残害与奴役百姓,而唐军的救济之举,无疑是驱逐黑暗的光明,很快,此事便在河北道各郡传开。

    燕军失民心而朔方军得民心——

    三日后,朔方军休整完毕,苏仪与李光必率军十万进攻九门县。

    两军大战于南门,朔方军攻势迅猛,施寺明眼见不敌,于是命麾下大将李利杰领兵抵挡,拖延争取撤离的时间。

    苏荷领一队人马身先士卒,见敌军主力欲逃,于是对身旁的浑进说道:“阻拦我们的是李利杰部,敌军主力恐怕要逃。”

    而后指着正在厮杀的叛将李利杰问道:“阿进,你可有把握在此一箭射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