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探花》130-140(第12/16页)
    不过酒至酣处,三人难免要秋后算账一番。
    陈今昭说沈砚是沈老抠,守财奴,跟他要一分钱都要催八百遍,沈砚反唇相讥,说她是陈扒皮,恨不能扒下他三层皮来,没见他被催的连家当都填进去了?还冷笑着扬言说这顿酒钱他一文也不出,问就是被陈扒皮给兜里扒干净了。
    可能这些年积攒的怨气太大,聚会时候从来话少的沈砚,在今夜这场子上,话格外多。喷完了陈今昭,他转头就逮着鹿衡玉喷。
    "催催催,你催粮如何就催到我这?荆州消息难道就如此敝塞,你竟不知督粮官是那陈朝宴吗?再说后来我不是去信与你说过了,你为何不朝他催去?"
    鹿衡玉不甘示弱,梗着脖子道,"谁不知你沈泊简统筹安排军需!既是管军需,那粮草自也在其内,我催你当然就是应有之理!"
    "巧言令色,强词夺理!"
    "我是照章办事,以理服人!"
    鹿衡玉说着,又对上陈今昭,"不过说来,你筹粮还是筹得太慢,害我在荆州等了那么就才等来朝廷南下的大军。要不是荆州城坚固,有那铜墙铁壁护着,就依你那筹粮速度,那等大军到了荆州城那日,我怕早剩一把骨头了。"
    陈今昭倏地挺直腰板,说她什么都行,但决不能挑她筹粮的毛病!不是她自卖自夸,从古至今,她这督粮官做的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尽职尽责了!
    "你懂什么,你知产粮要用时多久?每亩田地最多产出多少?遇上天灾又要损多少?知道十五万大军一日嚼用多少、运粮路上损耗多少?"她掰着手指头给他细数,"粮仓还要防潮、防鼠、防火,还要确保辖区粮食供应,还要验收新粮、处理发霉旧粮,还要监督各级粮务人员等等,你以为单独是筹粮的事吗?我事多着呢!"
    抓过酒杯喝口酒润润嗓,她继续与他掰扯,"你以为大军从北向南全数推进吗?那是分三路啊,还要去打四夷!粮食损耗完全不可控,我得在原来基础上再多筹两成!容易吗,你说我容易吗?能勉强凑齐就烧高香了,你还想怎么快?"
    沈砚接过话,"我也不易啊。"
    他细数这三年来的不易,就算已经精打细算了,但国库还是捉襟见肘。四面八方全向他伸手,每日睁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分银钱如何掰开八瓣来花。
    陈今昭还说他好生沧桑,他是平白沧桑下来的吗,还不是让银钱给愁的。从生下来就过着养尊处优日子的他,也算是过上了为银钱发愁的拮据日子。
    鹿衡玉也说起了他在荆州的事,说起那场差点要他命的刺杀。说起他以为自个活不成了,撑着力气给他俩写诀别信的那段时,陈今昭与沈砚差点没绷住眼泪。
    三人互相拍拍肩,感慨唏嘘了番。
    如今,最为庆幸的是,他们三人都在。
    且经历了风雨后,前路一片坦途,算是苦尽甘来了。
    "举杯。"
    "畅饮。"
    "祝吾三人友谊长存!"
    三人举杯,互敬后饮尽。
    宴席的最后,他们一人一句唱起了《子夜四时歌》。
    昔年唱的是夏歌部分,如今自要应景的唱冬歌。
    小调婉转悠扬,却被他们三人唱出了激情豪迈之感,歌声悠扬,传出很远。
    散场后,三人仰天大笑着相携出了清风楼。
    直至来到楼外,见到稳稳当当的停靠不远处的朱漆马车,笑声方戛然而止。
    "诶,我家忠庆来了,我先告退一步。"
    沈砚挂上恰到好处的有礼笑容,朝他二人施施然抬袖,"朝宴,衡玉,改日再叙。"
    说罢,朝右侧马车方向快步走去。
    鹿衡玉硬着头皮看着长庚的方向,"我家常随来了,我也先告退一步。"
    言罢,朝左侧青篷马车的地方匆匆而去。
    没办法,来的时候图省事直接蹭了陈今昭的马车一道过来,总不能回去时候让他用两腿走罢?
    上了青篷马车,直待停靠楼前的那辆朱漆马车启动,渐渐消失在视野中,长庚才驾马开始往家里赶。
    也直到此时,坐在马车里的鹿衡玉才渐回过味来。
    不对啊,沈泊简的反应不对!
    对方那般迅速的反应,分明就是早就知晓些什么!
    鹿衡玉当即两眼冒火,怒气冲天。
    这沈泊简果真奸诈!明明知道些陈今昭的事,却不提前给他透个口风,害他受到好大一个惊吓!
    这世上果真没好人,没个好人!
    第138章
    未及中旬,朝廷开始大行封赏变法功臣。
    变法主事三人各晋一级,沈砚擢升正二品户部尚书,总领户部要职鹿衡玉晋升从二品布政使,主管荆州的民政、财政,陈今昭则升任正三品工部右侍郎。参与变法的翰林院十二名官员大多迁转要职,或迁转六部为官,或直接外调到先前所主持变法的区域为官,继续推行变法的后续事宜。
    恩旨亦犒赏了地方能吏。重赏了在变法其间辅助有功的地方官,政绩卓著的官员直接调任京官,其他官员则按功绩多寡或晋升官职或加年俸。
    除了晋升官职,朝廷还按功绩大小赐下紫金鱼袋、蟒袍玉带、金银绸缎、御笔提匾、以及加恩母氏等等。此番封赏中,沈砚与陈今昭的母亲分别被封为诰命夫人与诰命淑人,而鹿衡玉则是生母被追封为正二品的诰命夫人。
    泽被臣工,恩赏分明,受封赏者冠带齐整接受恩旨,无不感戴,皆高颂皇恩浩荡。
    值得一提的是,翰林院的其中二人却迁转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职位。周明远迁转到钦天监做了监正,另加了虚职成了正四品官员,罗行舟则迁转到御史台做了正四品立都御史。
    履任新职的官员们无不开始忙碌起来。
    又赶上年底诸务繁冗之际,他们既要草拟条陈,筹备年末述职奏章,又要翻阅卷宗,熟悉新职分内之务,等待他们处理的诸类要务堆积如山,当真是忙的不可开交。
    就如那陈今昭与鹿衡玉,虽住对门,可已连着数日看不见对方人影,劳碌之甚,可见一斑。
    这日,陈今昭在屯田司对范员外郎,交代其升任郎中后的诸项要务。早在她昔年出京筹粮之际,范员外郎也自告奋勇随她一道去了,这几年他任劳任怨,随她昼夜奔走于各州府,风餐露宿、从不言苦,此番为筹粮也算做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他来接任工部郎中一职,顺理成章,屯田司上下也皆心服口服。
    待交代完事情后,暮色渐沉,也差不多到了下值的时候。
    陈今昭揉揉眉心,今日她觉得有些倦了,就不想如前些时日般再留值到夜深,与屯田司的属官们打声招呼后,就离开了衙署。
    只是今日的归家路程并不顺利,马车尚未抵达永宁胡同,就在长街就被人逼停了下来。
    长庚发紧的声音传了进来,"是公孙府的马车。"
    陈今昭立马就意识到是谁了。
    很快,长庚的声音再次传来:"江总督过来了。"
    是江莫,这会归京述职,他亦受到了封赏,自从二品的江南巡抚升任为正二品的总督,全权掌管江南数省的军政、漕运等要务。
    长庚的话落不多时,车厢外传来走动的动静。很快,一道不急不缓的语调传来了进来。
    "陈大人,许久未见,可方便下来叙话?"
    陈今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