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130-140(第6/16页)

咧,对赞同范仲淹被贬的官员高若讷骂骂咧咧,结果自己也受牵连被贬了。

    他初入官场,官位本就不高,这一被贬直接就被贬成了县令。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柳永、苏洵、苏轼等作品入选语文课文令我们所熟知的宋朝的诗人,几乎都汇聚在仁宗朝,还有包拯、司马光、狄青、种世衡等名臣武将也在仁宗朝。

    若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宋仁宗赵祯才是真正的扶不起。

    当朝有能力的能臣武将有一堆,宋仁宗赵祯但凡争点气,能够做到正确的官员任命,不说功绩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至少“燕云十六州”能够收复,让宋朝成为毫无争议的大一统王朝。

    奈何宋仁宗赵祯不争气啊。】

    宋太祖赵匡胤叹气,但凡他能多活几年,“燕云十六州”都收回来了,但凡赵光义能争口气,“燕云十六州”也收回来了。

    仁宗朝不缺名将,缺的是位有作为的明君。

    宋真宗赵恒此时正在已经致仕的吕蒙正家中。他两次拜访吕蒙正,想提拔吕蒙正的儿子入朝重用。结果吕蒙正不推荐自己的儿子,而是推荐侄子吕夷简,就是推荐了这么一个任人唯亲的人来?

    吕蒙正叹气,他这个大侄子有宰相之才,但是没有宰相的气度。

    宋仁宗赵祯:“……”该来的还是来了。

    人才是多,可他们又不是一条心。就拿欧阳修来说,他还中伤过包拯和狄青呢。还有王安石和苏轼,这两在神宗朝斗得可激烈了。

    【范仲淹这次被贬,为他说话的官员有许多。因为明面上,范仲淹是维护官员升迁的公正而被贬的,关系到所有非吕夷简门下官员们的切身利益,而且吕夷简被罢相了,不怕被吕夷简报复,这种时候怎么能不站出来说话?

    范仲淹被贬且等到吕夷简被罢相之后,朝廷众多官员为范仲淹说话,想要举荐范仲淹。

    宋仁宗赵祯无可奈何,只好对新任宰相张士逊说,他贬谪范仲淹,不是因为范仲淹得罪了吕夷简,而是因为范仲淹想要他立皇太弟。】

    【宋仁宗赵祯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只有堂兄弟,这关系就远了。最后,赵祯收养过继了堂兄弟的儿子当儿子,立为皇太子。

    直接立堂弟,和立堂兄弟的儿子自己的养子,意义还是不同的。至少名义上,他是下一任皇帝的父亲。】

    天幕下的众人:“……”好家伙,吕夷简没有罢相的时候,是一个都不为范仲淹吱声啊。

    哦,过早地为范仲淹吱声的都被贬了,比如欧阳修。

    宋太祖赵匡胤感同身受,好一个皇太弟,难怪宋仁宗赵祯会破防。不过他是有儿子,赵祯那是没儿子,情况不一样。

    【范仲淹这次被贬,一直碾转各地当知州,直到西夏反了。

    宋仁宗赵祯将范仲淹召回朝廷,也让吕夷简恢复了宰相的职位,并亲自调和范仲淹和吕夷简之间的关系。

    战事起,范仲淹主动要求前往前线,到了前线之后和种世衡联手抵御敌军。毛爷爷评价范仲淹文武双全,下笔有千言且知兵善战。

    西夏见打不过,请求议和。

    范仲淹被宋仁宗赵祯召回了京都,没多久就成了副宰相。范仲淹当上了副宰相之后,针对朝廷的内忧外患,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被称作“庆历新政”,只是才推行了一年改革就以失败告终。

    宋仁宗赵祯让范仲淹失望了,范仲淹失望地自请外任,被撤了副宰相的职位,再度到地方上任知州。】

    宋仁宗赵祯看到前半部分时颇为得意,他就知道重用范仲淹没有错。在看到后半部分时,想要推卸责任。怎么能说是范仲淹对他失望呢?应该是范仲淹让他失望了才对,牵涉到了党争当中。

    【宋仁宗赵祯皇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52年,范仲淹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去世时的官职是地方知州。】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35章

    这天下午,天幕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又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往常一样的时间,天幕异像再度出现。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午后时分,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女将》。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历朝历代的名将十分期待天幕对名将的盘点,兴许能够从中学到旁人的战术呢?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接着来盘点六大女将系列。】

    天幕上出现了三个大字:冼夫人。

    【冼夫人的生卒年不详,大概活了八九十岁,可以确定的是一位高寿老人,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后来归顺了隋朝。

    她是少数民族,古代高凉郡人,放到现在就是广东人,只知道她姓冼,具体叫什么名字,不详。

    古代女性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实在是太少了,作为男人的附属物,顶多留下一个姓氏。但是冼夫人和其他女性不同,她不是男性的附属物,她是南越首领,而且是世袭,祖上世代都是南越首领。

    只可惜,还是没能留下名字。】

    隋朝之后的人想到冼夫人曾在陈朝被封为中郎将,若是能找到那封册封的旨意,应该就能知道冼夫人具体叫什么名字了。

    史书不记录冼夫人的名字,应该不是和他们一样因为年代隔的久远所以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名字,但是不记载名字。

    唐太宗李世民被天幕异象的盘点习惯给带进沟里去了,言明要确保后世能够把自己姐姐平阳公主的名字写进史书里,在日常记录时都得连名带姓的给写全了,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平阳的称号代称。

    在看到冼夫人没有名字记载时,他有心相帮,但是发现自己好像也不知道冼夫人叫什么名字。

    李世民:“……”无能为力了,帮不上忙。

    他不知道,他姨奶奶独孤伽罗肯定知道。姨奶奶还送了冼夫人许多的首饰呢,怎么会不知道冼夫人的名字?

    可惜隔的太远了,他没法亲自问。

    【冼夫人这个南越首领,占据山洞,手底下归她掌管的部落有十余万户。

    十余万户是个什么概念呢?

    万户侯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层,也只是一万户。冼夫人的治下有十余万户,因为她贤明,能行军打仗,又时常劝亲人向善,让百越之地的人信服,所以归附她的越来越多,领地不断地扩张,到了后来,所管辖的范围包括海南岛在内。】

    天幕上出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势力分布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冼夫人的地盘在岭南一代,归属南朝梁管辖,随着时间的变迁,又归属南朝陈管辖,之后归属隋朝。

    不管朝代怎么变迁,冼夫人始终在岭南,可以说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冼夫人。

    【梁武帝萧衍大通二年,也就是公元528年,梁朝在岭南设置了高州、罗州。冼夫人就趁机建议在海南岛设置崖州,加强对海南岛的管制,得到了朝廷的允许。

    可以说,设置崖州,方便了她对海南岛的管制。

    冼夫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