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80-90(第7/15页)

静是因为李世民才跟着李渊造反。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隆中对提出了三分天下;李世民前往狱中会见刘文静,谈论天下时局。

    刘文静为什么会在狱中呢?

    这就和鼎鼎有名的“瓦岗寨”有关,热爱追剧的朋友对隋朝末年的瓦岗寨起义绝对是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和刘文静有姻亲关系的李密是瓦岗寨的骨干,所以刘文静也就被李密连累,关押在太原的监狱中。

    这个李密是隋末唐初的人,不是晋朝那个写《陈情表》的李密。】

    正和扶苏一起观看天幕盘点的张良:“??”这个秦始皇指的是始皇帝吧?明君??

    张良陷入了思考当中。

    被天幕提及,“晋朝那个写《陈情表》”的李密:“……”所以,是他这篇文章上了后世学子的课本吗?

    所以他才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唐高祖李渊看了往期的天幕盘点,知道李世民会替刘文静平反,正犹豫要不要杀了刘文静。天幕说刘文静是冤枉的,可是刘文静口出怨言是实,真的是冤枉的吗?

    他觉得李世民替刘文静平反是因为私交。

    天幕都说了,刘文静愿意跟着他反隋是因为李世民。这么说来李世民徇私,替刘文静平反的这种可能性很大啊。

    身在牢中的刘文静:“……”巧了,他现在也在狱中呢。

    一个多月前他还和一众大臣一起在殿外仰头观看天幕盘点,谁曾想就因为口不择言被关进了监狱。

    早在西汉的邓太后都允许言论自由呢。

    天幕都说他是冤枉的了,陛下还不放了他,可不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真实写照?

    天幕居然还说是他不配。

    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刘文静早就有反隋之心,而他父亲刚巧当时正是太原留守,倒不全是因为他。

    可以说,谁是太原留守且愿意反隋,刘文静就跟谁造反。

    【当时刘文静只是一阶下囚,被关在太原郡的监狱中。而李世民是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的儿子。

    太原留守是整个太原郡的最高军政长官。

    这个地方最大的官的儿子,到监狱里去见一个囚犯,与其谈论天下时局,就说刘文静的排面大不大吧?李世民的礼贤下士到了什么程度?

    监狱都拦不住他。

    李世民读史书,读到“草木皆兵”时,灵活运用,解了雁门关之围。李世民礼贤下士到狱中与刘文静谈论天下时局,同样也可以给予小说作者启发。

    打个比方:

    主角入狱,本该被狱卒欺辱,结果皇帝亲自到狱中探望主角,就问主角的排面大不大?会不会让狱卒惊掉下巴?会不会让满朝文武惊掉下巴?

    刘备三顾茅庐都能让诸葛亮感恩戴德,鞠躬尽瘁以死相报。

    刘文静一阶下囚,得李世民入狱中相请,不说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是肝脑涂地了。

    刘文静对李世民的评价非常高,甚至因此和好友裴寂争吵。】

    秦始皇嬴政想起了扶苏派人送来的信件,上面有张良的治国良策,提到了扶苏已经成功拜了“帝师”张良为师,正跟在张良身边学习。

    只是张良还不知道扶苏的身份,挺让他为此发愁的。

    刘备请出诸葛亮,那是三顾茅庐;李世民请出刘文静,是去狱中相见。扶苏请张良出手治理国家,确实是亲自去了,却是用假名字假身份骗来的。

    不敢想象张良得知真相后会气成什么样?

    张良看到这里,想到了进城时得知的消息,来下邳求贤的太子还没有走。不知道太子会以怎样的方式求贤,能不能做到像刘备、李世民这样?

    哎,他想这些干嘛,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唐高祖李渊看到这里,有点相信刘文静是真的冤枉了。刘文静是李世民从狱中请出的人才,这份恩情不是一般的重。

    除了知遇之恩,还有救命之恩。

    他觉得李世民为刘文静求情,将来更是为刘文静平反是徇私。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徇私呢?

    刘文静的功劳和裴寂相当,因为他与裴寂的关系好,所以给了裴寂更高的职位。这就引来刘文静的不满,而他却又因为刘文静想杀裴寂,认定刘文静是想谋反。

    人心是偏的。

    这事要解决,要么将错就错以谋反罪杀了刘文静,要么给刘文静升官,解决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矛盾。

    真是愁死他了。

    刘文静回想起过往,感慨万千,李世民对他是真的好的没话说。

    【刘文静说李世民有天纵之才,可以媲美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这裴寂呢,就不认同刘文静的观点,结果被事实打脸了。

    李世民辅佐李渊打下了天下。

    后来,刘文静因为自己的功劳不比裴寂少,官职却不如裴寂高,扬言要杀裴寂。裴寂也不是好惹的,在刘文静入狱后,落井下石诬陷刘文静谋反。

    说刘文静死的冤是因为刘文静确实没有谋反之心,却是以谋反罪论处。】

    天幕下的众人觉得刘文静死的冤枉,裴寂也没什么错。

    大众认为裴寂诬陷刘文静谋反并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是为了自保罢了。毕竟刘文静都当众宣布要杀裴寂了,裴寂还把刘文静救出来不是犯傻吗?

    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唐太宗李世民挺开心的,没想到刘文静对他的评价这么高,将他比作创立汉朝基业的刘邦和奠定曹魏基业的曹操。

    这话刘文静应该当面和他说,和裴寂说个什么劲啊?

    【再来说说之前提到过的魏征,一开始是李建成的人,在李建成死后归顺了李世民。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中学的课文,不记得是不是要背的了,反正作者菌读高中的时候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琵琶行》这种不需要背诵的大长篇都能背,到了大学再问起高中的知识那是一问三不知,就只会干饭了。

    读书的时候了解过魏征,毫无疑问,魏征是有才学的,且是个好官。

    魏征辅佐李建成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曾出主意让李建成去平定叛乱挣军功。李建成也是一个能够虚心纳谏的,不像项羽一样,身边就一个范增还刚愎自用;也不像吕布一样,得了陈宫,却不听陈宫的计策。

    魏征献计,李建成成功平叛,两人的智商和水平都在线。

    但是呢,魏征劝李建成早做打算除掉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或许是顾念兄弟之情,也或许是觉得自己当太子占据礼法是理所应当,又得父亲的偏爱,所以有恃无恐,没有听魏征的。

    春秋时期的公子小白在即位后非但没有杀掉管仲,反而是重用。

    李世民在与李建成的皇位争夺中胜出之后,意识到魏征是个人才,并没有杀掉昔日与他作对的魏征,而是对魏征加以重用。

    魏征也不含糊,便以《谏太宗十思疏》回报李世民。

    “太宗”是庙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才有的,这个《谏太宗十思疏》是后人总结魏征的谏言,做的归类整理。】

    天幕在讲解的时候,出现了《谏太宗十思疏》全文。

    天幕下的众人一边听着天幕盘点,一边观看魏征的这篇文章。不得不说,写的是真好。这个魏征确实是有才华,而且言辞恳切,看得出是真心归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