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80-90(第6/15页)
凤猪”齐了。
    汉武帝刘彻:“……”好个李世民,有大唐杰克苏李二凤的称号,现在又多了一个什么“天可汗”的称号。
    他都没有呢。
    不行,得让卫青和霍去病打到匈奴可汗称他为天可汗。
    这攀比心也是很强了。
    唐高宗李治:“???”怎么是显儿和旦儿当了皇帝?傀儡??
    【我们知道,唐朝的正史有《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关唐太宗李世民的年龄,二者记载不同。
    《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出生于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也就是公元599年1月23日,农历是公元598年十二月。
    《新唐书》没有明确记载李世民的出生年月,但是提到“雁门之战”的时候,李世民十六岁。
    雁门之战发生在公元615年的八月,李世民按《旧唐书》记载的出生日期来算,是周岁十六,虚岁十八。
    这个虚岁十八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计算年龄,出生算一岁,过年又算一岁。比如我爸是1967年的除夕出生的,公历生日是1968年1月29日,出生才一天就过年了,虚岁就两岁了,比实际年龄大两岁。比我爸小一天的人是1968年大年初一出生的,公历生日是1968年1月30日,虚岁是一岁,比实际年龄大一岁。】
    天幕下的众人糊涂了,什么是公历?什么是农历?
    【古人一般记载年龄都是说虚岁,如果《新唐书》说的是虚岁,李世民应该出生在公元600年或者是公元601年(农历600年十二月)。
    那有没有可能《新唐书》记载的是周岁呢?这很有可能。
    《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为太原留守的时候,李世民十八岁。这个十八岁很可能也是指周岁,也只有周岁才说得通。
    因为李世民卒于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只能是农历598年十二月出生才有可能享年五十二岁。
    《新唐书》记载李世民享年五十三岁,那李世民就得是在农历597年出生,那么在公元615年至少都有17周岁了,自相矛盾。
    李渊拜太原留守是在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旧唐书》记载的李世民年龄和《新唐书》对上了。《新唐书》记载“雁门之战”的时候,也就是公元615年李世民周岁十六岁;《旧唐书》记载李渊拜太原留守的时候是在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世民周岁十八岁。】
    唐太宗李世民:“……”后世之人研究这个,真是闲得慌。
    等等,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二三岁?
    看来现在就要开始养生了,不能嫌麻烦,五禽戏得练起来。
    总不能到晚年依赖丹药吧?
    【有人觉得李世民和李玄霸是双胞胎。
    我们再来看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的出生年龄。
    《新唐书》记载,“雁门之战”的时候,也就是公元615年,李世民十六岁。大业十年,也就是公元614年,李玄霸死亡,年仅十六岁。
    李世民明确是李渊的次子,比李玄霸要大。
    也就是说,《新唐书》在记载死人年龄的时候,用的是虚岁,记载活人年龄的时候,用的是周岁。
    李玄霸有没有可能和李世民同一天出生呢?几乎是没有这种可能。
    李世民出生于农历598年十二月,公历599年1月。在614年,按周岁论是十五岁,按虚岁论是十七岁。
    李玄霸死亡时虚岁十六,只能是599年下半年出生。
    十月怀胎,李世民的母亲在生下李世民之后,还能再歇一两个月怀李玄霸。这概率,比李玄霸死于大业十年十二月,也就是农历614年十二月,公历615年1月23日以后,李世民年满十六周岁之后的概率要大的多。】
    天幕下的众人一想也是,李世民是年底出生,就差那么几天就过年了。
    李玄霸和李世民若是双胞胎,得赶在十二月底过完十六岁生日之后,春节来临之前死亡,这才能对得上大业十年周岁十六岁死亡。
    若是过了春节再死,就是大业十一年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前面啰嗦了一堆,他就知道后世之人很闲,没想到还能这么闲。这盘点的啥玩意,他的丰功伟绩怎么还没有开始说?
    突然他有点担心,不会抛开他打天下的功绩不提,专门提玄武门之变吧?
    【上期视频我们提到了“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了敌军,自己吓唬自己。
    这给予了后人启示。
    公元615年,“雁门之战”的时候,隋炀帝杨广在雁门关被突厥军包围。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率兵前去营救,或许就是受到了“草木皆兵”的启发,命令士兵携带大量的旌旗和战鼓来虚张声势,让突厥误以为李世民带了很多人来救援。
    这一举动成功地把突厥军给吓跑了,解了雁门关之围。
    所以啊,这就是读书的重要性。
    盘点邓太后的时候,邓绥六岁读《史记》,十二岁精通诗书,可见史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能够从中获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他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天幕下的众人:“……”好家伙,唐太宗李世民这是把史书当兵书看了啊。不得不说还是要有一定的军事天赋的,才能成功的化用“草木皆兵”用于破敌。
    【新旧唐书都有记载,隋朝大业十三年,李渊为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太原这一带的农民起义军攻打太原,李渊陷入了起义军的包围。李世民率轻骑部队营救,将李渊给救了出来。
    说起来,李世民对李渊也是有救命之恩的。
    仅凭救父这一点,李世民就胜过了李建成。太子李建成的悲剧在于有个这么出色的弟弟,从而错失了皇位。】
    天幕下的众人:“……”救命之恩可不能这么算啊。李世民救李渊那是职责所在,哪里有什么恩情?只能说是尽忠职守。
    【如果说李世民解雁门关之围时,只是吓跑敌人,只能突显智谋,而不能突显武力。那么李世民救李渊就是实打实的与敌人激战了,不说武艺高强,至少是弓马娴熟。
    这就不得不提到,李世民是“飞将军”李广的后裔,也算是家学渊源了。
    李广的骑射是很出色的。】
    秦始皇嬴政点头,李世民确实是一员合格的武将。
    汉武帝刘彻惊讶了,后世的“千古一帝”居然是李广的后裔。
    李广看到这里也惊呆了,旋即欣喜若狂,就连不能封侯的苦闷都淡化了不少。他的后世子孙可是“千古一帝”啊。
    之前还羡慕杨震,现在一点都不羡慕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天幕在夸他,十分的开心。他大唐总算是能给祖宗们长脸了,就保持这个风格,接着夸。
    不提玄武门之变,他就投两个币。
    第85章
    【明君之所以是明君,在于能够选贤任能,爱护百姓。李世民能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成为“千古一帝”的前提,要是一位明君。
    李世民提拔的人才有许多,简要说几个。
    我们之前提到过刘文静这个人,唯一被李渊冤杀的开国功臣,后来李世民为他平反了。
    刘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