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240-258(第9/26页)
做事,便要有所顾忌。
所以在他看来,这样的恩赐,也是帝王驭下的一种手段。
很显然,皇帝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纯臣,在李忱的几番劝说下,刘曾儒再无法推辞,只得叩首谢恩。
李忱起身走到御座下,扶起刘曾儒,“卿与当初所见之卿,大不相同了。”
“臣见圣人当初,赤子之心。”刘曾儒低头回道,“而今官场磨砺,宦海沉浮,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了。”
李忱拍了拍刘曾儒,“朕也亦非当年,往事已不可追,卿既已归朝,勿要让朕失望。”
刘曾儒弓腰叉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忱挥了挥手,吩咐官员将林辅国的一座旧宅修缮了一番,让刘曾儒一家搬了进去。
没过多久,刘曾儒便又收到了升迁的喜讯。
“门下,监察御史、礼部元外郎刘曾儒……迁为御史中丞,加礼部侍郎,知贡举事。”
“刘中丞,自本朝以来,一月三迁者,你可是第一人呐。”传诏的官员贺喜道,“圣人对刘中丞看中,可谓是苦尽甘来,前途无量。”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曾儒的迅速升迁,让群臣无不眼红,就连族人听到风声也都登门前来祝贺,并对这座御赐的宅子一顿吹捧。
“陛下将你调回御史台又升你做侍郎让你主持科举,赐宅居住,这是天大的恩赐,郎君怎还闷闷不乐?”刘夫人挺着大肚子看着一脸愁苦的丈夫。
“我一无拥立之功,二无辅佐之功,陛下凭何一月三迁。”刘曾儒道,“受人之恩,为人所用啊。”
刘曾儒长叹了一口气,他看着大明宫的方向,乌云笼罩着整座城池,心中有所预感,可新帝的心思,他又无法猜透,“陛下,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你不愿与污秽同流,屡屡遭到贬谪,陛下有识人之明,才会将你召回,否则以你在英宗仁宗朝所得名声,历代君王中,除了太宗,有谁会如此做呢?”刘夫人又道,“夫君既得遇明君,又何须如此担忧。”
刘曾儒猜不透李忱的心思,于是负手道:“道宗早年,又何尝不是明君呢。”
作者有话说:
刘曾儒害怕皇帝的做法只是为了拉拢,像老头一样,前明后昏。
但是李忱只是想为她的改革拉个嘴巴厉害的牛人而已。
往往自诩清流的人都死要面子,受了好处,当然要办事。
哦对了,刘这种是典型的儒生,李忱就是要先拿这种人开刀。
如果想参考服化道,强推一部老剧,贞观之治。
第247章 风定长安(二十一)
定下考官后, 李忱又着手完善科举制,增殿试而废吏部复试。
并下诏将进试科考试前的“通榜”废黜,凡是应进士举者, 皆要通过礼部贡院省试, 再也无法通过“温卷”将自己的文章以及诗赋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大臣观看,并以此推荐给主考官, 从而获得更大概率的登第。
此诏一出,所有举人与生徒皆只有应试一条路可以走, 极大的保证了公平性,以及减少了朝中的结党。
庶人子弟以及寒门子弟皆以为喜,而宦官贵族之家则相反。
皇帝对科举制的改动, 以及修改了恩萌的力度, 如此便触动了贵族的利益,也引来了士族的不满。
兴元二年春, 于礼部贡院举行省试,由宰相崔裕与礼部侍郎刘曾儒为知贡举事,其策论最后一题, 由皇帝御笔。
春闱当日, 身着襕衫的乡贡举人以及生徒皆拥挤在贡院门口, 在一声嘹亮的晨钟下,所有举人轻吐一口气, 向贡院大门走去。
新君第一榜的举人足有数千之多, 其队伍排到了坊外的大街上。
青红官员坐在椅子上分发牌号,门口还有官吏在搜身, 以防夹带。
待钟声响起后, 举人们已全部入内落座, 贡院大门也被上了锁, 禁军看守在贡院外维持秩序,驱赶闲杂人。
贡院内也有维持秩序的禁军以及官吏,省试将持续三天,今年的科举,为常科中最难考,却又是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进士科。
口试、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其中,本朝以策论最为重要,由天子亲自出题。
——紫宸殿——
禁军护送护送着礼部官员抵达紫宸殿,李忱坐在御座上,看着桌前空荡荡的纸张,随后提笔写下了策论的试题。
为防止泄题,李忱便在开考后才决定策论的题目,随后将其密封,交由宦官送往礼部贡院封锁。
宦官将试题锁进一个匣子内,在禁军的护送下出宫前往贡院。
宦官前脚刚走,苏皇后带着皇长女李钰踏入了紫宸殿。
“阿爷。”李钰跑到皇帝跟前,“阿爷都不来看钰儿的马术。”
李忱放下笔,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阿爷今天有事要忙。”
“是因为春闱,要为朝廷招贤纳士吗?”李钰懂事的说道,“春闱每年都有,阿爷可不能累坏了身子。”
李忱开怀大笑,随后便抱起李钰,与之讲解了科举之制。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国家才能繁荣。”
“这科举,便是集天下有识之士,辅佐君主治理国家,为君主出谋划策。”
李钰思索了一番后,“阿爷既然说是天下,那么为何只有男子,而没有女子呢,瑾舟姑母与寿安姑母,难道不是有识之士?”
“钰儿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教的,有时候,觉得他们比先生的学问还要多。”李钰又道。
听到李钰的话,李忱望着妻子大笑了起来,在皇子与皇女之间,李忱本就偏爱这个聪明伶俐的长女,而对于皇长子则过问极少,但也仍按培养储君的方式培养皇长子。
李钰在众人的熏陶与培养之下,并没有让李忱失望,她低头向女儿解释道:“所以这个天下,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正。”
“钰儿明白了,阿爷想做的是让天下得到真正的公平。”李钰顺着父亲的话说道。
李忱再次大笑,并夸赞道:“真明聪。”
殿内传出的笑声,让殿外值守的宦官窃窃私语,“圣人自登基以来,还从未这般笑过。”
“也只有在皇后殿下以及小公主跟前,圣人才会如此开怀罢。”
殿内,李忱又继续讲道:“光靠阿爷一个人,是无法完全改变这个天下,想要真正改变,要靠许多人,乃至天下人。”
“阿爷一定不是一个人,”李钰笑着两个小酒窝,回头说道,“因为还有钰儿呀。”
看着父女两有说有笑,苏荷站在一旁,醋意大发,“好了,好了,李钰,你该去受学了,你阿爷还要处理公务。”
还不等李钰反驳,苏荷便转身喊来了宫人,将李钰带回了内廷。
李钰只好一步三回头,可怜巴巴的走出了大殿。
女儿走后,苏荷双手插着腰,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李忱。
李忱见妻子这般,忽觉可爱,遂没忍住的笑了起来。
“陛下笑什么?”苏荷挑眉道。
“我在笑,我家娘子连小孩子的醋都吃。”李忱回道。
“都已经八岁了,哪儿还是小孩子。”苏荷近身道,“不然,陛下这么喜欢,不若晚上也去陪她睡算了,我不拦着的。”
李忱听后连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