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风起长安

240-258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240-258(第23/26页)

进入外朝,却不能参与最高决策,只与察事厅一般,作为监督。

    尽管女子进入学馆,并未被天下人真正接纳,但如今的地方学馆内已经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出现,尤其是裴宁辗转治理的几个州县。

    另外便是还有一些只有女儿的人家,为了改变门庭,便选择了将女儿送入学馆,这样的人家亦不再少数。

    李忱回到长安殿时已是深夜,内廷宫人与内侍都在戒备。

    “阿爷。”李钰从殿内出来,见父亲安然回来,于是扑进了怀中,“您可算回来了。”

    已是豆蔻年华的李钰,出落得十分大方,李忱摸了摸她的头,“没事了。”

    “阿娘快担心死了。”李钰说道。

    李忱点了点头,只身踏进了殿内,母女两几乎是一样的动作。

    李忱搂着妻子,“抱歉,因为我的缘故,却将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朝臣们将新政的矛头指向皇后苏荷,因为祭天,与皇帝怪异的行为,他们无法理解,便害怕的觉得武周朝将要再现。

    苏荷摇了摇头,天下女子都在内宅苦苦挣扎,唯有她,在这最大的内宅之中,不曾过得半分压抑。

    但这种随心所欲换来的代价,却是李忱在朝堂作为君王却被臣子指责。

    儒家不允许这样的存在,不允许女子从地上站起来,更何况是获得真正的自由。

    尽管李忱将道家定为国教,并大力扶持,但依旧没办法改变上千年的主流。

    到现在苏荷才明白,她一直想将李忱推向的这个至高之位,原来也是如此的压抑。

    她抬起头看着李忱,眼里满是愁容,李忱伸出手,将她散落的碎发拨至耳后。

    “不要担心,”李忱安抚着妻子,“总有一天,我们会拨开云雾,见到最璀璨的光。”——

    元兴六年冬,皇帝下诏,以范阳卢昀卿为内舍人,执掌制诰。

    最震惊的莫过于是卢氏的前夫,以及本家,本家得知卢氏被皇帝看中,便一改从前冷漠的态度,重新接纳。

    昔日武周时,上官氏任内舍人,名为舍人,实则为宰相。

    此诏一出,朝野议论纷纷,尚书内省所干预的都是一些低层官吏之事,但是内舍人一职,不但执掌制诰,且亲近皇帝,抛开品阶,便能凌驾于三省之上。

    此诏乃是天子的手诏,故而为三省所不认可,并联名上书反对,这一次,反对的人中还包括了李忱的舅舅,崔裕。

    而魏傅在拜相之后,便上疏致仕,一同致仕回家养老的,还有令狐直,为了避免夹在中间,卷入纷争中。

    “陛下究竟想做什么?”崔裕看着御座上的外甥问道,“天下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陛下为什么要将朝堂弄得如此乌烟瘴气?”

    面对舅舅的不理解与质问,李忱没有开口解释,因为她知道,无论她说什么,舅舅都不会理解的。

    “如果你母亲还在,我想,她不会看着你如此的。”崔裕又道,“你应该做万世之君,受天下人拥戴,留名青史,可你却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听到母亲,李忱抬起头,双眼通红的看着舅舅,“我正是因为看见了母亲的苦难,所以才做这一切。”

    “可是不论我做什么,母亲都不会再回来了。”李忱又道,“但至少,我能够让天下的母亲,不会再经历同样的事。”

    崔裕顿住了,他没有再继续争论,但他的话,却让李忱伤心至极,最不愿意提起的过往,成为了李忱身上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每揭开一次,都是如深渊般的痛苦——

    ——崇仁坊·崔裕宅——

    一辆从宫内出来的马车停在了宰相宅门前的细沙上。

    崔瑾舟坐在中堂的正位上,崔裕则是站着,“皇太后殿下。”

    “阿爷为什么要那样做?”崔瑾舟质问着父亲,“崔家能逃过一劫,阿爷重返中枢,都是因为阿兄。”

    “阿爷没有子嗣,为什么要同那些人一样与阿兄作对呢?”

    崔裕猜到了女儿为何而来,他看着已经贵为皇太后的女儿,“殿下以为圣人的新政,即使没有我带头反对,就能顺利下去吗?”

    “他的做法,无疑是在自掘坟墓。”崔裕又道,“真正的困境,还未开始。”

    “他的坚持,最终只会一步步将他逼入暴君的路上,你想你的兄长,变成这样的人吗?”

    崔瑾舟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回道:“不管她变成什么样的人,她都是我的兄长。”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的时间会在围脖通知~

    第257章 风定长安(三十一)

    元兴七年, 崔裕被罢相,出贬地方。

    作为外戚重臣,崔裕的被贬, 让群臣感到更加惶恐, 每一次加大力度的惩处过后,朝中都会获得短暂的安宁, 这次也是一样。

    崔裕对于被贬,没有作任何反抗, 反而劝告自己的门生故吏与同僚。

    他虽然无法理解皇帝的做法,但作为舅舅,他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 来缓和朝中剑拔弩张的气氛, 以减小皇帝所受到的压力,但他深知, 这只是暂时的。

    是年春,皇帝为长女李钰举行了及笄礼,并按照亲王的冠礼, 在宣政殿举行。

    几乎与男子加冠一样, 受封, 改名,赐字, 开府, 置属。

    一加,“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 弃尔幼字, 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皇长女李钰,封,齐国公主,赐名李珺,敕字,璟。”

    初次受封,便以大国之号,并改名赐字,可见李忱对皇长女的重视。

    但似乎所有人都遗忘了,道宗朝时曾经落水溺亡的皇九女,就叫做李珺。

    只有苏荷知道,李忱取此名的用意,以及将自己原来的名字赐给长女。

    李珺向双亲叩首,李忱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小珺,你长大了,阿爷只希望你能够快乐,平安顺遂。”

    苏荷看着父女俩,便提醒道:“你阿爷把一切都给了你,你明白吗。”

    李珺抬起头,随后枕在父亲膝上,“女儿全都明白。”

    元兴七年秋,李忱为皇长女齐国公主李珺开府置属,其规制,依旧等同亲王,以朝官充齐国公主府长史,并以中书舍人裴宁为公主傅,又特许李珺自由出入宫禁之权——

    元兴八年,在中书舍人裴宁的建议下,新政暂缓,而将重心转移到朝政的其他弊端,先行稳定民心。

    元兴八年五月,裴宁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以及盐铁等积弊。

    元兴九年,裴宁因功升任御史大夫,授爵河东县开国子,仍兼盐铁使之职,掌税收财政。

    同年,皇长子李汶年满十六,李忱为其举行了冠礼,并封吴王。

    皇帝无子,遂有朝臣上奏请立吴王为太子,为李忱拒绝。

    九年冬,朝廷的财政稳固后,裴宁开始辅佐皇帝,继续施行改革。

    进入御史台后,裴宁上奏,请求修改并完善《唐律》获允,于是便与大理寺、刑部开始对律令进行改动,将对妇人以及幼童的保护条例进行完善与添加,并修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