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风起长安

220-2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220-240(第20/28页)

    “臣李光必,此生无愧于大唐与陛下。”

    李淑坐在御座上呆滞了许久,这位平定叛乱,收复山河,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的大功臣,最终却落得一个抑郁而终的下场。

    “是朝廷有负于你父亲。”李淑说道。

    应德元年夏,临淮郡王李光必在徐州病逝,李淑下诏辍朝七日,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

    并重用其子,以其长子担任左金吾卫中郎将——

    ——朔方·九原——

    时隔多年,李忱再次踏上了前往朔方的路途,在这片原本贫瘠的黄土地上,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这里没有长安的繁华,同样也没有长安的勾心斗角,有的是浴血奋战的边军,一腔忠勇。

    苏仪回到了九原养伤,那次战争落下的病根,让他再也无法持刀作战。

    李忱回到九原便去拜见了这位岳丈,但没过多久就被苏荷拉回了房中。

    苏荷卸下铠甲,同时也卸去了所有防备,李忱推着轮车在屋内张望。

    苏荷的梳妆台前,静立着两个木偶,这么多年过去,苏荷一直将它们带在身侧,从长安到行营,再到现在安定的朔方。

    李忱看着两个随主人安定下来的人偶,此刻也如同她们一样,再不用随波逐流。

    将李忱留在京师当做人质的几年里,苏荷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那封李怏伪造的家书送到朔方时,苏荷心中的愤怒更加。

    自古帝王多疑,她不敢想像那几年,李忱在长安所遭受的摧残与折磨有多痛苦。

    甚至当探子将京城消息传回时,苏荷都不敢去听,她害怕自己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而今终于,重聚的二人获得了短暂的安宁,对于苏荷来说,李淑对李忱的信任,她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不但亲自护送李忱离开长安,并将整个朔方都委托给了夫妇二人,这份信任对帝王而言,是少有的。

    卸甲之后,苏荷特意拉着李忱去沐浴更换了一身衣裳,做完这些,又在镜台前精心打扮了许久。

    李忱静坐在屋内,推着轮车靠近道:“这是要出门吗?”

    面对李忱的疑惑与不解人意,苏荷停下手,有些幽怨道:“难道我就不能打扮打扮,给自己的夫君看吗?”

    李忱看着苏荷的双眼,呆滞了片刻,不等李忱说话,苏荷遂起身,一把坐在李忱身前。

    低头挑起李忱的下颚,认认真真说道:“我既可为士,为知己者死,同样也可以为悦己者容。”

    夹腰而坐,让李忱瞬间红了脸,苏荷随后俯下身埋怨道:“你数数,自打成婚后,有多少日是重逢的,又有多少是离别。”

    “阿珺一直在长安,与我分离了这么久,难道就不想我吗?”

    “我可是…”苏荷抚摸着李忱的脸庞,满眼担忧的说道,“快要担心死了。”

    暮春的风吹过北方的高山,冰雪消融,溪流顺着山间的沟谷流出,林间的小鹿,在溪边低头饮水,饱尝甘泉之后,欢呼雀跃着蹦蹦跳跳的进入了密林深处。

    “也快,”时隔多年终于重逢,让饱尝思念之情的苏荷很是激动,“想你想得要疯掉了。”

    苏荷的话,深深触动了李忱,“怎会不想念呢。”李忱伸出手搂住了妻子,二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苏荷用双手勾着李忱的脖颈,多年积攒的思念,在久别重逢的这一刻终于无法压抑,分离后的补偿,便是这一场抵死缠绵。

    二人紧紧依偎在一起,互说衷肠与思念。

    暮春时节的风,带着些许夏意,它穿过北方的大山,向南方的平原席卷。

    春潮过后,渭水暴涨,从山间溢出的溪水犹如洪水猛兽,哗啦啦的注入河床,滋润了干涸已久的大地——

    应德二年春

    长安城就像围绕它的八水,在新帝的治理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先帝冤杀的武将被一一平凡,其后人也都因恩萌而入仕,不到半年,各方忌惮宦官谗言的割据势力便纷纷归附朝廷。

    由于李淑已近而立之年,与皇后崔氏成婚多年,却一直无嗣出,一个新的难题再次摆在了皇帝跟前。

    宗室、群臣皆知皇帝与孝真大长公主之事,只是碍于孝真大长公主有辅佐之功,故而无人敢有说辞,然而皇嗣事关国本,国本未立,则众心不安,于是纷纷上奏请求纳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填充后宫,繁衍子嗣。

    当初娶一个崔氏,李淑都是百般不愿,认为自己会辜负了女儿家,而今群臣要求再立妾侍,李淑又怎会愿意。

    于是便在常朝的宣政殿上,当众驳回了众臣。

    国本未立,宗室诸王虎视眈眈,同时也会因觊觎储君之位,而形成党羽之争。

    宰相们见无法劝说皇帝,遂一同至光顺门外上表于皇后。

    李淑虽与孝真大长公主有闲言传出,但是群臣也知道,帝后关系和睦,皇帝对于皇后这位原配妻子也是极为关照。

    群臣便想让皇后以结发之妻的身份劝谏自己的夫君纳妾,不但解决了皇家的隐忧,还能获得贤德之名。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光天子不同寻常,就连这位出身世家的皇后也是不同于其他普通内宅妇人。

    “皇后殿下,陛下自东宫时便已成婚,而今过去多年,宫中尚无嗣出,皇嗣事关国本…”

    “国本?”崔氏打断了门外众臣的话,“陛下正值盛年,何来子嗣之忧,诸卿多将心思挂于国事上,岂不更好?”

    群臣还想说什么,崔氏又道:“陛下才登基不过一载,国家久经战乱,所以陛下才一心埋头于政务之上,为的就是天下百姓,陛下心中有民,诸卿也应是。”

    “再者,先帝两朝,皆因沉迷女色而致国乱,诸卿得遇陛下,难道不是得遇明主?”沉迷女色与不近女色,总有人抓着不放,因为群臣渴望的是圣贤之君,崔皇后并不喜欢这群虚伪的儒生。

    众臣被崔皇后怼得哑口无言,于是打消了劝谏皇帝纳妾的念头。

    ——紫宸殿——

    然而对于李淑而言,就算群臣今日不提,往后时间一长了,还是会提起的,子嗣于皇家而言,关乎社稷的传承,故而看得太过重要。

    “陛下。”孝真公主端着一碗养身的羹汤入内。

    自从将南衙十六卫的任命之权给了孝真公主后,姑侄二人的关系又和好如初。

    “陛下还在为子嗣之事烦忧吗?”孝真公主问道。

    李淑点头,“昨日皇后不知说了什么,今日早朝时,那些臣工都闭了嘴,再没有提及,可这终究是个问题,总要解决的。”

    “只要是问题,就会有解决的方法。”孝真公主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

    “解决?”李淑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孝真公主,“如何解决,难不成姑母给我生一个?”

    孝真公主愣了一会儿,她笑眯眯的接过李淑的话,“妾倒是想呀,”随后俯下身低声又道,“可陛下要如何让妾生呢。”

    李淑听后红了脸色,他覆手轻轻咳嗽,孝真公主遂笑道,“不过是玩笑话,陛下怎还脸红了。”

    “没…没…”李淑低头道。

    “其实陛下如果真的担忧子嗣之事,可以将先帝的幼子接入宫中抚养。”孝真公主提醒道,“先帝十余子,不满五岁者尚有三人,陛下可从资质中,择优挑选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