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160-180(第10/29页)
心,怕死的皇帝并没有考虑这其中的风险,只觉得将太子留下,会有利于收复山河,思索再三够后,便朝建平王与众人说道:“社稷存忧,储君当挺身而出,这是天意啊。”
皇帝看着跟随自己的禁军,“元礼。”
“圣人。”陈元礼上前。
“即刻清点出两千人马,交给太子差遣。”皇帝吩咐道。
“喏。”
很快,陈元礼就挑选出了两千精锐以及马匹,听到太子要留下,诸军将士纷纷请从,皇帝虽然不愿,却也一一应允了,并嘱咐道:“储君仁孝,可以托付大事,希望诸卿能够好好辅佐他,收复两京,还天下太平。”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竭力辅佐太子,收复社稷。”
随后皇帝又转向建平王,“转告太子,既然留下了,便要干出一番成绩来,不用太过思念朕,以家国大事为重,莫思儿女温情,西北诸胡,平日里受我恩惠甚厚,必能为太子所用的,朕在蜀中,静候两京的佳音。”
建平王带着两千兵马与诸将返回太子处,并将皇帝的话转告,太子于是率领众人向南叩拜,并哭喊道:“臣,谨记圣人教诲。”
太子决定留下来没过多久,皇帝又将东宫的妃嫔王良娣,宦官林进忠,以及诸多内人一并送还给了太子,并派宦官宣旨,想要传位于太子。
众人闻言皆惊,太子李怏跪在地上也是惶恐不安,显然,这是皇帝入蜀前的试探,于是他连连扣首,“圣人如今身体康健,恕臣不能接受,臣今日留下,必定会与众将士平定逆胡,迎圣人还宫,大唐的子民,需要圣人。”
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便率领众人浩浩荡荡继续西行。
“驾!”孝真公主的驸马苏镇快马赶到太子处。
“诸王与公主以及宗室都随陛下入蜀了,公主不走吗?”苏镇下马,与孝真公主说道。
“长平王有伤,我不能离开。”孝真公主说道。
“难道当地就没有医者吗,需要公主您亲自照养。”苏镇又道,他压低声音,“叛军势众,留下来无疑是死路一条。”
孝真公主怒瞪了苏镇一眼,“我不阻拦你苟且偷生,至于我的去留,无需你操心。”
苏镇随皇帝入蜀,不想落得一个抛弃妻子逃离的名声这才赶来劝阻。
无奈孝真公主不肯听劝,又见皇帝西行的队伍已经出发,苏镇只得驾马离去——
太子李怏留下来后,看着身后诸将与两千禁军犯了难,离开了长安,无法入蜀,此时,他不知道该去往何处。
“你们叫我留下了,我留下来了,可我带着两千人马,能去何处呢?”太子李怏踌躇的坐在路边。
太子李怏拿不出注意,众人便将目光挪向太子长子李淑。
李淑看着即将入夜的天色,“天快黑了,此地不可久留,不知诸位将军想去何处?”
众人左顾右盼,眼下潼关失守,长安被占,还有哪里可去,于是纷纷低下头,拿不定主意。
李淑遂叹一口气,向太子李怏说道:“殿下曾经代圣人巡视过朔方,为朔方朔军诸将请功,朔方节度使苏仪也是因为殿下而被启用,臣与李光必也算相识,而今河西、陇右之兵皆败降于叛军,而留守的边军,其父兄子弟多在敌营,恐生异图,我们尚未进入扶风郡,离朔方较近,况且朔方军刚大胜不久,士气兵马全盛,现在叛军进入长安只顾虏掠,并没有派出军队攻打其他郡县,叛军如此行为,难以成就大事,我们不如乘此机会,赶往朔方,召苏仪李光必汇合,共同图谋大举。”
西行的路径要改为北上,李怏问道众将,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可行,“既然大家都说可以,那就前往朔方吧。”
自离开长安始,队伍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路,在咸阳负伤后,长平王虽得到了救治,但因赶路,使得伤势恢复极慢。
夜中,孝真公主放下车帘,准备为李淑换药,车内漆黑一片,她将灯烛点燃。
“忍着点。”孝真公主说道。
满头是汗的李淑咬着一块白布,受伤之后,几乎所有的起居都是孝真公主在照料。
长平王自幼丧母,姑侄二人,关系素来甚厚,如同母子,又是在这乱中,便也没有人去在意这些。
换药之后,李淑松了一口气,伤口总算在好转,“姑母白天应该随他走的,等事情平定了,我再接您回来,现在太危险了。”
“我要是走了,你的伤怎么办?”孝真公主说道,“你是要做大事的人,任何把柄都不能落下,难道那些乡野医生会替你保守秘密。”
李淑没有回话,而是像小时候一样,卷缩着躺在了孝真公主的腿上。
“我若不在,你可有安稳觉睡?”孝真公主将李淑耳畔的碎发轻轻拨至耳后。
“能一直这样吗?”李淑反问道,“即使是在我没有受伤的时候。”
孝真公主愣了一下,她低头看着怀中的人儿,眼里有着贪婪与迷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李淑闻着孝真公主身上的幽香,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就在太子的队伍行至渭水边时,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旗帜与甲胄。
“叛军来了。”
“叛军,是叛军!”
迎面赶来一支队伍,让昏昏欲睡的士卒以为是叛军,于是慌张大喊。
“不要慌张,随我将叛军击退。”领兵的将领拔出腰刀,两军交战。
长平王李淑也被惊醒,不顾伤口疼痛拔出横刀,带着孝真公主跳下马车。
太子李怏拉着王良娣左右闪躲,“来人护驾,护驾。”
很快就有几个禁军将领带着人马拔刀护卫,林进忠也一直忠心护在太子与王良娣身侧,手持匕首,寸步不离。
混乱之中分不清敌我,将士为自保胡乱砍杀,长平王带着孝真公主退到一旁,至天快亮,忽然觉得厮杀交战的人马不对劲。
“那是潼关的兵马!”看着倒下的旗帜,长平王眉头紧皱,于是大喊道:“住手,住手,都给我住手。”
然而却无人理会,李淑只好骑上一匹马冲入阵中,“我是长平王李淑,谁敢再动手,按军法处置。”
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亮了,两军将士看着呼喊的长平王,纷纷停了手。
两拨人马这才知道他们打的竟是自己人,潼关的将领从地上慌慌张张爬起,大声回应道:“我们是潼关退下来的唐军。”
两军停手,禁军扶起太子李怏,李怏来到军前,看着满地堆积的尸体,因误会而交战,使得两军的伤亡都不小,于是大哭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第168章 平胡曲(二)
李怏跪将士的尸体前, 想到两京失守,大唐臣民如今的处境,便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而崩溃痛哭。
“老天爷啊,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李家。”原本就因兵力薄弱而无奈丢弃都城长安, 如今与皇帝分道而行,自己手里仅有的两千人马, 尽乎丧命,这对李怏而言, 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王良娣来到太子身侧安抚,“殿下。”
存活下来的军民,浑身占满了同胞的血, 那些从潼关退逃出来的唐军, 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了大唐禁军的手中。
浑黄的渭水, 变成了血水,河畔像死一样沉寂,李淑见众人都失去了收复长安的斗志, 一个个垂头丧气的陷入自责。
于是便骑马赶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