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风起长安

14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140-160(第28/30页)

。”苏荷又道。

    “那我上书不上书,又有何干系。”苏仪不解。

    “撇清关系,将来长安若是失守,朝廷就没有办法怪罪您没有及时去救援。”苏荷说道,“阿爷已经给出了忠告,听与不听,是天子的事。”

    “听则最好,国家能免受更大的战乱,不听…”苏荷摇了摇头,“那么一切,都会按照十三郎的猜测走下去。”

    “天子种下的因,只能由天子决定果。”——

    ——长安——

    哥舒撼接到催促出兵的命令,知道是张国忠在背后怂恿,便没有着急出兵,而是派王司礼带着自己的奏表劝说皇帝。

    王司礼抵达长安后,害怕张国忠使诈,怂恿皇帝出兵,于是暗中派人通知了太子李怏。

    几乎同时,朔方节度使苏仪的上表也抵达了长安。

    紫宸殿内,皇帝疲倦的坐在御座上,对于这场战争,他已经开始逐渐厌倦了,“这场仗打了这么久还没完,国库都已经耗空了,既然局面有利,就应该尽早结束这场战争才是。”

    王司礼于是呈上奏表,“陛下,哥舒元帅说陆善从军多年,如今公开反叛朝廷,想要攻取长安,就不可能没有准备,如今叛军对峙潼关,久攻不下,便想要用虚假的消息来引诱我们,如果我们此时出兵,就会中了敌人的计策,叛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所以才想要速战速决,潼关险扼,利在坚守,叛军残虐,早已失去人心,兵势日蹙,不如等朔方军在河北稳定之后,一举攻下范阳,这样一来,在洛阳的叛军一定会方寸大乱,我们便可以不战而胜。”

    “陛下,潼关的虽有十余万兵马,然而尽乎都是新募兵,毫无作战经验,先前的风长卿之败,便是血淋淋的教训,且朔方节度使苏仪于昨日上奏,请求率军攻打范阳,一旦攻取了范阳,洛阳的叛军一定会崩溃,这样一来,我们就稳操胜券了。”太子李怏也奏请道。

    一方面是刚打了胜仗的苏仪奏表,另一方面又是手握大军的哥舒撼之请,皇帝坐在御座上,心中犹豫不定。

    “陛下。”张国忠明知是谣言,却害怕哥舒撼在平定叛乱后会诛杀自己,于是奏道:“叛军起兵之时,虽号二十万,然却只有十五万,经过半年之久的战争消耗,早已不足十五万,叛军八万人马经两次常山之战,损耗过半,而今河北嘉山之战,我军斩敌四万,在河南战场上,来沺据守颍川,叛军也派了不少人马围攻,所以驻守在陕郡的后备兵力一定没有多少。”

    “现在叛军没有召集在各地进攻的兵马,兵力不足,且无防备,正是进攻的好时候,若哥舒撼一直守潼关不进,恐会错失战机。”说罢,张国忠起身上前,将声音压低后,开始向皇帝进献谗言,“哥舒撼手握重兵,却一直逗留于潼关,不但如此,还以手中权势,威胁陛下,诬杀功臣陆顺,这有违人臣之道,而今我军局面大好,胜利在望,而哥舒撼却按兵不动,陛下,不可不防啊。”

    听得张国忠的分析,皇帝突然瞪圆了双眼,陆顺的死,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疑心的种子,而张国忠的话,无疑加重了皇帝的疑心,“潼关拥兵二十万,难道还惧怕已经失了民心的叛军吗。”

    “陛下,叛军主力精锐仍在,出兵并非…”王司礼持笏抬头,想要力劝皇帝。

    “够了!”皇帝呵斥道,“朕已经给了你们半年之久的时间,再拖延下去,难道是想给叛军争取喘息的时间吗?”

    王司礼连忙跪伏,“臣不敢。”

    “冯力。”皇帝唤道,“派人前往潼关告诉哥舒撼,如果他不出兵,便以抗旨之罪论处。”

    “喏。”

    作者有话说:

    潼关失守后,会稍微有点虐,打个预防针哈。

    历史上这场叛乱打了八年之久,但肯定不会按历史走。

    不用催促,陆善没造反的时候,催他快点造反,造反了又催快点平乱,呃…

    本文的重点,本身就是这个叛乱,因为会改写双女主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战争的占比在这一百多章中也不算重,而且提及的这些武将中,除了叛军,有名气的大多都围绕着苏荷,也算是一种铺垫吧,因为日后,苏氏会成为最有威望的藩镇,也是为帝业铺路,说实在,我并不想剧透,所以请小可爱们耐心。

    我曾经在文案上写过,苏荷的人设是女版的郭子仪,只是借用她父亲的身份地位行事,毕竟就算朝代在开放,也不可能让女子领重兵。

    女主当初选择苏荷,其实与太子李怏的想法有些相似,他父亲有能力,但又不显眼,不会引人起疑,又在朔方呆了很多年,朔方军也是一支很强劲的兵团,只要稍稍提拔,就能够变成今日这样手握重兵的大将,也可以说是雍王与太子之间的相互利用,也是她腿瘸后带来的因果关系,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至于情感之上,最初不过是以羡慕为多,毕竟双女主的前半生是截然不同的。

    女主一直在筹谋,只是非常的不明显,我也说过苏荷带来的是最强嫁妆。

    就算在唐代,女性也无法避免嫁人,尤其是宦官人家,(因为会被弹劾,到了一定年龄不嫁,会被罚款。”除非出家当道士,出家也会有约束。

    第160章 长恨歌(一百一十四)

    天圣十五年六月三日, 皇帝派遣宦官七入潼关,催促哥舒撼出兵,最后一次时, 宦官还带去了斩杀风高二将的陌刀手。

    哥舒撼无奈, 只得答应出兵,六月四日, 哥舒撼召集心腹部将,神情悲痛, 双眼含泪,“是天要亡我,而非我自取灭亡。”

    “元帅, 如今兵权在您的手中, 而张国忠怂恿圣人催促您出兵,显然是想要害您, 不如与朔方军合谋,扣押中使,待攻取范阳后, 与朔方兵合围, 等平息了战事, 再向圣人请罪。”部将王司礼说道。

    “那个时候,圣人会如何处置我呢?”哥舒撼问道, “就算圣人能够宽宥, 那么张国忠呢,他可会放过我?圣人派陌刀手前来, 便是怕我不出兵, 我若扣留中使, 必会觉得我有反心, 横竖都是死,不如出兵,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是叛军的主力与精锐都在陕郡,派出去的援兵,不过是收拢了各地的团练兵而已,此刻出兵,正中叛军下怀,必是九死一生,无法取胜的。”王司礼说道。

    哥舒撼拉着王司礼,恸哭道:“我若是早一些听你的劝告,诛杀张国忠,便不会有今日。”

    “元帅。”

    “若果我兵败了,长安一定守不住,开创盛世的圣人已经无法挽救大唐,唯今希望,只能寄托于太子殿下身上,你不必赴死,可在兵败后回到太子身侧效力。”哥舒撼说道,似在做最后的嘱咐。

    王司礼扑通一声跪倒在榻前,“元帅。”

    “这是命啊。”哥舒撼仰天长叹一声——

    是日,还在风病中尚未痊愈的哥舒撼亲自率军出关,然而由于哥舒撼多日不管军务,军纪变得十分散漫,将士也毫无斗志。

    而散步虚假消息的叛军,早已在哥舒撼出关的途中设下埋伏,燕军大将崔佑屯精兵于灵宝。

    六月七日,哥舒撼率军至灵宝遇到燕军,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崔佑并未着急出兵,而是据险坚守,以南侧高山为屏,北侧黄河为阻,而中间则是七十里长的隘道,崔佑已在此险道设下埋伏。

    六月八日,两军正式交战,哥舒翰虽拥兵众多,却也在敌情不明时不敢轻易靠近,遂乘船在黄河之上观察敌军形势。

    早在这之前,崔佑便将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