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风起长安》60-80(第5/31页)
,他若是不开心又或是如何了,你便拿糖哄他,准管用。”
崔灵儿点头,“谢公主提点,周王喜欢美食,”她侧头看了一眼周王,这些天的年节,周王几乎带她逛遍了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去的,无外乎都是一些美食地带,遂脸红道:“妾已经见识过了。”
“走吧,一起进去,看看今年在花萼楼举行的夜宴,有何不同。”玉真长公主道。
“喏。”
作者有话说:
老太太挺可爱
唐朝有些人家的女儿入道是为了借这个身份躲避婚配,不是真的想入道,像这些个公主,都借这个名义养了不少人。
第64章 长恨歌(十八)
按制, 朝会大典与祭祀,皆用最高规格的太常雅乐,而宫廷庆宴, 则用教坊俗乐。
花萼楼内, 有宫女数百,打扮得花枝招展, 每逢宫宴,最忙碌的机构, 莫过于殿中省的尚食局,此次宫宴设于兴庆宫内,司膳司的人马便移到了兴庆宫的厨房中, 厨房外候着负责宴会上菜的宫人与宦官。
亮如白昼的夜晚, 熏烟从兴庆坊飘出,宫宴所耗酒食巨大, 因此那滚滚浓烟极容易辨别。
上元之夜,宫中有宫中的盛宴,而民间也有自己的热闹。
许贺子的出现, 带动了上元节的气氛, 将热闹推向了高潮, 无数仕女听到消息,皆从家中走出, 想要一睹芳华。
东市与西氏, 各楼之间绑着三彩系带,系带下挂满了花灯, 灯笼上绘着阖家团圆的水墨丹青, 还有的灯笼上写着灯谜, 设下奖赏, 是店家拿来招揽顾客之用。
除了东西两市,坊内的热闹也并不逊色,最热闹的里坊莫过于崇仁与长乐二坊,其中,一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皆聚集于长乐坊,吃酒赋诗。
大唐实行榷酤之政,官府把控着酒的销售,而能取得榷酤与官府合作,对账分成的大酒楼,整个长安城都屈指可数,这些酒楼大多都集中于长乐坊。
而一些小的酒楼则会向官府购买榷曲,自行酿酒售卖,每年上元节,长乐坊都会新出美酒,引得无数文人哄抢。
酒楼前,一戴假面之人从人群中挤出,手中还拿着一壶酒,“王兄。”
便服装扮的京兆尹王瑞看着邢载手中的酒,“你怎真去与他们抢酒了?”
“王兄好此酒,我为之争一争又有何妨。”邢载笑着说道,他闻着酒香,十分陶醉道:“醉仙楼的酒,果真不负醉仙二字,让王兄称病,也不去那宫宴。”
“邢兄既挤进了人群,为何不多买两盅。”王瑞说道。
邢载却笑了笑,“王兄瞧这醉仙楼前,围者数百,可这醉仙楼一夜间哪能酿出如此多酒,若我尽数买了去,今夜上元佳节,岂不是要多几个愁苦之人了。”
王瑞听后,哈哈大笑,“邢兄,好雅量。”遂将邢载拉上马车,二人一边在车内饮酒,一边畅谈,最后携手来到一座高楼上,临楼俯视着上元之夜的长安城。
半壶酒下肚,二人已是面红耳赤,王瑞走上前,双手撑在栏杆之上,俯瞰着看似繁荣昌盛,风光无限的长安城,不禁捶手顿足,泣涕涟涟。
这让邢载大为意外,他走上前安抚,“王兄这是怎么了?”
王瑞摇头,心中苦涩不堪,“我虽向兄长求得京兆尹之职,然却不得京兆府之实权,空有一身紫袍,无法作为。”
邢载听后,轻叹了一口气,“王兄莫恼。”
“如此辉煌,如此繁华的长安城。”王瑞侧头,用愤怒宣泄着自己的不满,“可是,就因为皇帝宠信奸佞,任用奸相主政,处处打压东宫,他不但不管,还放任手下,重用胡将,交去了大唐半壁江山,可惜了这座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天下可还有比它更宏伟的地方吗,如今却要毁在昏君与奸相手中。”
王瑞死死拽着栏杆,“这座城,这个盛世,是无数名臣倾尽一生,乃至头颅与热血共铸的,这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可是,毁掉它的,却是皇帝一人呐,这不公平。”
邢载从王瑞的眼里看到了怒火与怨气,“王公怀才不遇,这是天道的错,然人定胜天,这个国家,不会由一人持续统治,你我胜在,比天子年轻。”——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玉真长公主领着一众皇子皇孙落座,宗室子弟的对座是外戚,而往下则是文武百官与诸国使者,文以宰相为首,武以北衙诸军大将军为领。
三镇节度使陆善因是张贵妃养子,遂混在了张氏外戚的席列。
临近陆善的大寿之日,次子陆庆绪千里迢迢赶到长安,此次夜宴,他将在京的儿女都带入了宫中,这也是皇帝与张贵妃的意思。
张贵妃之意,乃因认陆善为养子,作为父母,便要替儿孙挑选合适的郎婿以及妻妾。
而皇帝也对陆善这个养子的宠爱以及信任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出的亲子。
为彰显气度,皇帝特意命将作监替陆善在亲仁坊建造了一座奢华的宅邸,奢华程度能比几座亲王宅邸,且许他自由出入宫闱的权力。
就连最疼爱的长孙,都没有自由进出内廷这样的特权,这些举措,使得朝臣不惜自降身份,转而巴结陆善,无论文臣武将。
诸王公主落座后,陆善看见了苏荷,是与雍王一同来的,便小声提醒着陆庆绪,“若不是贵妃的意思,老夫不会让你到这宫宴上来,今夜可不是家宴,来的人也不止上次那些,莫要让老夫在群臣跟前难堪。”
陆庆绪忍着一口气,“他二人还没成婚,怎么就一起出席这样的大的宴会了?”
“那是圣人的意思。”陆善说道,“老夫警告你,苏荷是雍王妃这件事,宫中已经定死了,你趁早消下这心思,多多看看宴会上的其他仕女。”
“只是一张纸而已,阿爷怎么能够说一定会成呢。”陆庆芸也开口道,“中原娶亲讲究三书六礼,可是他们什么礼也没有成。”
“什么?”陆善回头看了一眼女儿。
陆庆芸连忙捂住嘴,旋即说道:“女儿是说,那雍王柔柔弱弱的,跟武将之女一点也不般配,苏家娘子那般巾帼人物,就应该嫁给阿兄这样的勇士。”
陆庆绪对妹妹的话很是受用,忍不住竖起了拇指,“阿爷,您看四娘都…”
“瞎说。”陆善从陆庆芸的话里听出了不一样的心思,连忙告诫道:“乖女儿,你可不能学你阿兄,苏家从前是名门不假,可如今苏氏门庭还有几人知,又焉能配咱家。”
“可雍王还是皇子呢,”陆庆芸的声音越来越小,“圣人听见了是要砍头的吧…”
不过此时,陆家周围无人落座,张氏一族还在陪同皇帝在前往兴庆宫的夹道里行走。
皇帝与张贵妃乘坐步撵,张氏姊妹与兄弟则乘车随于御驾之后。
而皇帝身侧的近侍与亲卫,皆在左右不行护卫,大明宫至兴庆宫,隔着好几座坊的距离。
皇帝身侧这些侍卫官,皆是宗室或名门子弟,以门萌入仕成为了皇帝的近侍。
“这还要走多久啊。”初为侍卫官的卫应物,举起红色公服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义博兄是第一次走这夹道吧。”同僚一边赶路一边小声回应。
“义博是关中世家大族京兆卫氏出身,宰相后人,哪儿吃过这种苦啊。”又有人从旁小声说道。
然不止卫应物一人对这路途感到吃力,还有许多世家子弟以及宗室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