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探花》120-130(第16/18页)
、钱财能不能及时供应上。你不是厉害吗陈今昭,三军的粮草事宜就由你全权统筹,至于钱财,就交予你那同样能干的沈同年负责。"
他再次凌空指着她,"若胆敢断我粮草,你们三,还有你三身后的那群喽啰,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把自个晒干了做成军粮,给我送过来!"
陈今昭被消息惊震的头脑一片空白。
好长时间才勉强反应过来的她,骇吸一口气。
为何说现在起兵远不是时候,因为朝廷国库不丰,经不起连战,一旦激反天下世家,朝廷大军容易陷入战争的泥沼中,进退不得。
朝廷兵多将勇是能打,只要粮草、钱财能供应上,就顺利平推天下。可反之亦然,一旦长时间供应不及,常年征战的将士在极端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被人煽惑而导致营味。
届时不用外敌来犯,三军就能从内部瓦解。
而那时,怕就要天下大乱了。
"殿下,三思啊!"陈今昭急得额头冒出了汗,眸里的急切之色都要溢出来,"现在起兵推行天下为时太早!再等两年,不,再等个三五载方合适啊!"
三军依托朝廷是正义之师,他亦非以战养战、穷兵黩武的残暴君主,麾下更是军纪严明,断不会让底下将士以烧杀或抢掠作为发泄渠道。这就更需要供应不绝的粮草、按时足额发放的军饷作为依托。
姬寅礼噙着冷笑,"就对自己这般没信心?变法都敢迎难而上,区区粮草罢了,焉能难住你陈郎中。"
"殿下!"
"朝廷起兵势在必行,三军一路推平,尔等随行变法。此役胜负的关键,就看粮草断不断了。所以陈今昭,给我筹粮去,种也好,偷也成,抢也罢,总之记好记牢了,千万别断我军粮。"他不再看她焦急如焚的神色,抬步往外走,"祈祷接下来几年风调雨顺罢。"
走到寝门处,他又转过身来,凌空指她一下,"断了粮,就等着被我掳回西北做压寨夫人罢。"
寝门被推开,他笑着踏出内寝,同时朝外吩咐,"宣户部左侍郎到上书房议事。"
伴随着脚步声的远去,陈今昭一下子坐回了椅子上。
她整个人都麻了,脑子里环绕着只有重复不绝的两字,粮草!粮草!!
让她全权统筹安排大军出征的粮草。
接下来要打几场仗、这场战役要打上几年,完全不可预估,所需粮草数目,哪怕她只是草草计算,那也是惊人数字!
她哪来这般大的能耐,这是要逼疯她啊!
陈今昭头大如斗,简直是压力罩顶。
在这寝殿里更是一刻都待不住,拔腿就要冲出去前往屯田司。她要统计下现在储粮能够几场战役的消耗,还要粗略估计在后面几年风调雨顺及极大限度开垦荒田的情况下,每年能产多少粮,够不够勉强供应军队。
沈砚从上书房出来时,两目发直,脚步不稳。向来稳成持重的他这会冷汗如浆,步子也越走越急,直至最后甚至疾奔起来,直奔户部本署账目房而去。
景明二年冬,整个京城在一片祥和中安稳度过。
朝堂也是一派平静,先前惊世骇俗的联名奏章田税变法一事,已没了下文。那日之后,朝议如常进行,陈沈二人除了愈发废寝忘食的勤勉公务外,好似遗忘了般不再提及变法之事,宝座上那人对此更是只言片语都未落下,这般情形下,朝臣们自也心照不宣的选择缄默,谁也不会不识趣的冒然重提这事。
但谁也不会忽视,掩在平静表象下的汹涌暗潮。
过了年,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在朝堂中无声弥漫。
陈今昭与沈砚各有各的忙法,一个屯田司宵衣旰食,一个在户部寝食俱废。两人再次在沈府碰面时,无不是心力憔悴之态。
大军行进的日期最晚压到三月,详知内情的二人被这股紧迫感逼得片刻不敢歇,就连此次抽出时间的碰面,连简单的寒暄都来不及多说两句,就迅速于密室中说起各自准备情况,也好让彼此查漏补缺。
陈今昭说起了粮草估算,余留的储备量以及预估耗损的额外储备,还有来日的存储管理还有应急方案等等。
沈砚则说起了核算的所需军饷、如何按期支付将士的军费与犒赏、每场战后的抚恤、账目审核以及应急储备等等。
为了确保国库收支平衡,他又提到了开源节流之法。
听在陈今昭耳中,无疑是开源之处少,节流之处多。沈砚简直是疯狂的砍开支,凡不涉及到军费的,例如宫廷用度、祭祀典礼以及皇陵修缮等等开支,一律被他拦腰斩断。要不是她急急叫停,他就要丧心病狂的将官员俸禄一律减半。
那哪成,官员俸禄本就少得可怜,再减半要怎么活。可别到时候外头仗还未打完,朝廷内部却先自乱了阵脚。
越是临近行事的日期,皇都的气氛就越是平静的诡异。
只是在悄无声息中,城门开始戒严,郊外不时响起京畿军队演练的擂鼓声,常有将领带领一队兵士于长街来去匆匆,更有八百里加急文书隔三差五传入京中。
摄政王连续罢朝了数次,但朝中文武出入上书房的次数明显增多。上书房的灯,时常亮到天明。
在百官们的揣测中,时间来到了三月初一。
这日,文武百官被召集到昭明殿广场。
摄政王面向群臣,正式发旨天下,实施田税新政。
举世哗然!
第130章
自景明三年朝廷正式广诏天下,颁布新税制诏令,继而王驾率京营精锐尽出,自北向南一路以雷霆手段镇压不臣起,一直至景明五年,这场绵延九州的战火才渐渐落下帷幕。
田税新制无疑獗了世家豪族的根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愿坐以待毙。新制颁布后,天下豪强世家陆续展开反抗,起先还只是扣押朝廷税吏,拒不缴新赋,再或设卡拦截漕粮,后来眼见朝廷大军不为所动的朝南推进,一副对新税的推行势在必行之态,干脆竖起清君侧大旗,公然与朝廷对抗。
杀税吏,劫官仓,散布谣言,哄抬米价。
还有的率私兵造反,直接攻打上府衙占据州府粮仓。
更有甚者,趁国朝动荡之际,一不做二不休,勾结四夷,卖国求荣,给这天下再添一把烽火。
可以说,两年下来,朝廷与世家豪族的战争就没停过。
朝堂更是运作到极致,无论是坐镇京中的公孙桓、全权统筹安排军需事宜的沈砚、既要忙碌京中事务还要随时出京去辅助地方安排战后事宜的文武朝臣,还是随行于大军之后再被分散各地实施新政的翰林院年轻官员们,以及焦头烂额的去各府督粮的陈今昭,都没有一刻得闲。
尤其是陈今昭,简直将自己忙成了个陀螺,不单要忙于考察各府荒地情况、征调劳力垦荒耕作、督导种植、建设水利、应对灾情、预估收成等等,还得严格把控应急调配、监督核查、管理仓储等等每个环节。
作为变法的首倡者,她与沈砚情况一样,没有直接参与到大刀阔斧的变法革新中,反而是统筹管理起后勤军需。但二人皆无遗憾,实施新政的同年们本来与他们就是统一战线,是可将后背交托的战友,同年们的胜利何尝不是他们的胜利。
况且,他二人的职责直接关乎着战局的胜败与否,比之去直接实施变法的责任更重。
陈今昭这些年主要在兖州、河南府两个产粮大省奔波,极大限度的组织当地劳力开垦新田、种上良种。毫不夸张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