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百合耽美 > [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60-164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60-164(第4/6页)

比较实在,大多是平日能用得上的漆器。似典韦、许褚以及张燕这些与他们相交,又不十分熟络的宾客,送的多半是一些精巧而常见的物件。

    曹丕送了一对精致的匕首,被玉扣格束着,收纳在一处;荀攸送了一面绘着并蒂莲的透光镜,还有一壶自酿的美酒。

    顾至将小件的礼品分类收好,附身一看,瞧见了郭嘉的贺礼。

    郭嘉的贺礼装在一只半臂长的木匣中,木匣本身窄而长,看上去平平无奇,未曾镂刻也未曾涂漆,却因为过于朴实,在众多礼盒中显得与众不同。

    顾至打开木匣,发现木匣内装着的并非小巧的金银玉器,而是一张卷好的缣帛。

    带着几分好奇地打开缣帛,顾至只扫了一眼,就猛地将缣帛重新折起,塞入匣中。

    荀彧正坐在他的身后,陪他一同收整礼物。还未看清缣帛上的内容,缣帛便已收起,又见顾至产生如此过度的反应,荀彧轻抚他的后背,温声呼唤:

    “阿漻?”

    耳旁带着询问意味的呼唤近在咫尺,顾至余惊未定,在心中骂了郭嘉几声,努力遏制异常的神情:

    “忽然有些乏了,待明日再收整。”

    荀彧对他何其了解,见此,心中已有所猜测,只体贴地没有再问。

    不知是顾至攒着木匣的力道过重,还是木匣的质量太差,他还未将封盖合上,这只朴实无华的木匣变发出脆响,在他手中列成三段。

    荀彧蓦然一惊,拨开碎裂的木片,抓着他的手查看。

    见顾至并未受伤,荀彧神色舒展,目光被视线边缘摇曳下坠的白色吸引,跟着缣帛一同飘落。

    失去容身之所的缣帛晃悠悠地落地,正巧落在他的脚边。

    向上舒展的缣帛现出一部分墨迹,隐约可见上方有赤着半身的小人摆出奇异的姿势,如排队一般铺满整个帛面。

    顾至与荀彧同时沉默,身形如老僧入定,停在榻前。

    在几近停滞的诡异气氛中,荀彧率先回神,握紧顾至的手,俯身拾起地上的缣帛。

    顾至将目光转向一侧,盯着摇曳乱晃,吐着芯绳的烛火。

    他的脑中似乎有一万匹烈马呼啸而过,格外喧嚣。

    在格外纷乱的思绪中,他听到旁侧传来一声轻笑。

    顾至向荀彧投去迷茫而不解的凝视,旋即,他看到荀彧将那张缣帛递到自己的面前,指着最上方的五个大字,让他细看。

    在幽暗的灯光中,顾至凭着良好的夜视能力,看清了上面的文字。

    《张氏健体术》。

    仔细一瞧,这哪里是什么……不可描述的教导书,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外家功法,用来给体弱之人每日练拳,强身健体。

    顾至:“。”

    很显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又被郭嘉戏耍了。

    后槽牙用力咬紧,顾至毫不犹豫地给郭嘉记了一笔。

    他正在脑中为郭嘉准备完整的“正骨套餐”,还未消气,一只手揉了揉他紧绷的腮帮,耳边仍是软和的笑语。

    “大公子临走前与我说,除了正式的贺礼,他还另外为我们准备了一份‘惊喜’。”

    因为郭嘉给的“惊吓”,顾至已然草木皆兵。

    此刻听到还有“惊喜”在等着他,顾至不由生出几分不好的预感。

    然而,想到大公子平日的为人,顾至终究压下心中的抗拒,与荀彧一同查看曹昂留给他们的惊喜。

    高及膝盖的木箱被打开,里面是三个一尺长、半尺宽,封口系着彩色丝绦的陶罐。

    取出一只陶罐,打开封泥,一股带着甜焦与清凉的香气涌入鼻腔。

    这股香气分外诱人,却又熟悉得让人却步。

    在荀彧想要取出罐中之物的前一刻,顾至按住他的手,无声制止。

    这是几罐数量庞大,足够他们吃上大半年的梅干。

    确实是……“惊喜”。

    顾至默然无语。

    大公子一贯以诚待人,“从一而终”,这也是顾至这么多年暗中为大公子保驾护航的因由。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公子对他的“梅干”,也如此“从一而终”,执着得令人发指。

    “文若,这是奉孝最爱的小食,我们应当留给奉孝。”

    见顾至如此反应,荀彧已然知道罐中之物的原貌。

    他本该制止顾至的这份“好意”,却只是纵容地应和。

    “正该如此。”

    等两人将所有贺礼收整完毕,纳入墙边的竹箧,时辰已悄无声息地前进了两刻。

    “文若。”

    在将竹箧上锁的那个瞬间,顾至倏然出声。

    “你……心中可还有未解之事?”

    自多年前的那次纷争后,荀彧再没有说过“莫要强求”之类的话。

    这些年他们按部就班地按照原计划修正既定的结局,如今已跨越最终的节点,似乎一切都在朝着他们期许的方向前进。

    可他始终无法确定,荀彧的心结是否已彻底解开。

    “阿漻可还记得,你与仲豫阿兄说的那些话?”

    虽并未明说是哪些话,但能让荀彧特意提及的,唯有他单独拜访荀悦的那一次。

    “记得。”

    这些年,顾至从有事瞒着荀彧,他拜访荀悦那一日的始末,也早已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枕边人。

    “正如阿漻所说,”荀彧将他带到屏风后头,来到另一侧的竹架旁,

    “‘若一人之力有限,那就集千万人之力;若十年难以达成愿景,那就奋争百年,千年。’纵我有生之年,见不到乘载万人的巨舟,亦有后人一同,栽种松乔,点燃炬火。”

    或许中途几多艰难,几多险阻,可不管何时,不管横跨百年、千年,终将会有繁星聚集,为了公义、公正,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坚守。

    将灭未灭的灯光左右浮动,素白的指节拂过竹架,落在一只上了锁的铜匣上。

    夜色渐浓。

    顾至与荀彧带着铜匣回到榻前,挨着头,一起翻看十多年前写下的书信。

    一封封缣帛,藏在黄檀木匣的里侧,崭新如初。

    这不是顾至第一次回看这些书信,却是第一次,因为荀彧刚才的剖白,而领会这些信的心意。

    “文若当年提议我一同写信,莫非是为了……‘以备万一’?”

    荀彧曾一度因为终局而忧虑,甚至隐晦地提出最糟的可能,让他“莫要强求”,这被寄托了二十年期许的书信,显然不是荀彧为自己而写。

    “那时,我担心阿漻会因为……而心伤。”

    荀彧抬手,用指腹捻过柔顺的丝帛,凝视着上方清晰如初的墨迹,“只是后来,每当我茫然自失,翻阅这些书信,便抚平了焦灼,不再惶遽。”

    顾至望着缣帛上那些熟悉的字迹,抓紧身侧的手。

    “文若。”

    他轻声提议。

    “我们告几日的假,到别处看看。”

    荀彧将缣帛收好,将他揽入怀中:“阿漻想要前往何处?”

    “颍川,东郡,冀州各地,青州……”

    顾至几乎将十三州都报了一遍,荀彧耐心地听着,轻抚他的鬓角。

    “好。”

    ……

    一夜好眠。

    顾至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