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60-70(第6/14页)
头拿着原著本著,也没法照本宣科地参考。
但若撇开一切干扰因素,只看这件事本身……
“既然是‘天子’,世叔不妨见上一见。”
顾至拐弯抹角地提醒,
“但为了‘天子’的安危,世叔务必要暗中行事,切不可告知他人。”
“合该如此。”
枣祗深感头痛,缓缓起身,“既然是‘天子’,无论如何也该见上一见。”
就算是假天子,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他也要像奉迎真天子那样,以至高礼相待。
离去前,枣祗没忘带走顾至的那只信匣。
望着枣祗写满了“麻烦”与“丧气”的背影,顾至回忆着原著中刘协的性情与能耐,忽然灵光一闪,串起了部分脉络。
“世叔。”
他喊住枣祗,在后者不解的回眸中提议道,
“或许可以找人去临近郡县打听打听,看看其他地方,可有出现‘天子’的踪迹?”
枣祗起先并未听明白,待将这句话琢磨了两回,他的眼中多了一分惊色,回身抱拳,带着亲信匆匆离去。
顾至用过朝食,在休息了两刻钟后,安分地回到榻上休息,等着药汁熬好。
依照濮阳与聊城的距离,若是轻装上阵,赶来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若是骑着快马,全速赶路,不到两日就可抵达。
也就是说,加上书信寄送的时间,距离荀彧来到聊城,还有四五天的时间。
在未来四五天的时间里补上前面十天的亏空……多少有些困难,但他不得不试。
顾至愁苦地叹了口气,神色之苦恼,几乎与因“天子”之事头大如斗的枣祗不相上下。
——有一个通读经史子集,略知百家之道,会把脉象的好友,想糊弄都难。
还是老老实实喝药休息吧。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顾至喝了三天药,窝在房中休养,避免劳累。
在有意的养护下,疲惫多梦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
枣祗这三天甚是忙碌,每天早出晚归,没再与顾至碰面。
徐庶每日都来探望。见他好生休养着,没有离开的打算,徐庶面上不露,心下安慰,独自到府外喝酒游玩,消磨时间。
到了第三天夜晚,顾至一如前几日,在亥时就早早躺到榻上,争取早睡。
在药汁的助眠下,他昏沉沉地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顾至被喧嚷声吵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眼,坐起身,左手握住靠墙而放的佩剑。
轻盈的脚步落在门外,顾至披上外袍,提着佩剑下了榻。
足衣刚踩上竹筵,木门就被巨力撞开,徐庶出现在门外,神色焦灼:
“府中生乱,快随我离开。”
顾至以最快的速度穿上鞋履,提起壁衣旁的鱼纹铜洗,往外一丢。
铜盆如同一张飞舞的铁饼,从徐庶身旁掠过,打在后方一个穿着短褐的贼人脸上。
本想偷袭徐庶的贼人被铜盆一拍,口眼歪斜地倒了地,脑瓜子嗡嗡作响。
顾至手执佩剑,确认院中并没有其他敌人,方才开口:“何人生乱?”
徐庶与顾至并肩而立,警觉四顾:“看这些人的装扮,好似白波贼。”
“白波贼?”顾至蹙眉反问,“白波贼怎么会在城内,枣将军呢?”
“不知,亦不知。”
“先去找一找枣将军。”
聊城这场变故来得突兀,不论如何,他们都要找到守城的主帅。
顾至与徐庶翻墙而出,却在巷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白波军。
……
郊外,荀彧与夏侯惇带着两队轻骑,往聊城的所在疾速靠近。
夏侯惇原本奉了曹操的命令,镇守东阿县,只因接到枣祗关于商讨大事的急信,方才率军出城。
他与荀彧正巧在半路上碰到,两方都只带了百来人,全是轻骑,便汇到一处,一同往聊城的方向行进。
夜幕之下,远处的聊城城门依稀可见。东边的城门口隐隐闪动火光,好似飘舞的熠耀。
看到这若隐若现的光点,荀彧陡然变了神色。
第65章 相见 一只冰冷的、带着浓烈血腥味的手……
“聊城有变。”荀彧压下隐忧, 对身旁的夏侯惇道,“城门隐见火光。”
夏侯惇正警觉地探查四周,闻言, 眉头紧锁,下颌骤然绷紧。
他抬目眺望,在不甚清晰的视线中,依稀捕捉到一点金红色的亮光。
不久,那一点亮光逐渐汇聚, 逐渐扩散,越聚越多,沿着城墙边缘展开。
夏侯惇神色凝肃, 当即下达命令:
“全军驰行!”
骑队疾速逼近, 原先在视野内只有革带大小的城池渐渐变高、变长, 难以捕捉的零星红光变得清晰可见——
聊城东门的城墙上, 亮着不可胜计的火把,来回挪移,宛若游走的腾蛇。
夏侯惇示意众人放缓速度。
同一时刻, 城墙上的守卫似乎察觉到他们这支骑兵的存在,城墙上方出现了一排弓箭, 在火光的映照下, 锋利的箭镞直指众人, 带着寒冽的杀意。
在距离聊城还有八十丈的时候,夏侯惇带着军队停下,正停在射程之外。
“我乃折冲校尉夏侯惇, 受枣将军之邀,前来共议大事。敢问城中发生了何事,可否请枣将军出来一见?”
夏侯惇的呼喝嘹亮清晰, 中气十足。
城墙上,不知是因为距离太远,听不到他的喊话,还是因为聊城已被其他势力掌控。在夏侯惇落下这句话后,城墙上的守卫久久没有反应,冰冷的长弓与箭镞仍然一动不动地对着他们,将他们视作恶敌。
夏侯惇心中已有了不妙的猜想。他正要命令骑兵退后,却在这时听到了荀彧低沉而笃定的陈述。
“他们是枣祗的部曲。”
听闻此言,夏侯惇疑惑未解,不等他开口询问,荀彧已驭马向前,独自进入射程之内。
“荀司马!”
夏侯惇神色惊变,但已阻拦不得。
在他屏息凝神的注视中,荀彧仅一人一骑,迎着墙头的近百支箭矢,来到城下。
弓箭未发,夏侯惇心头略松,却无法完全放下心来。
荀彧带来的护卫与士兵亦悬着心,无一人敢出声。
不知荀彧如何与守卫交涉,过了许久,城门缓缓开了一道缝隙,一队戍卫擐甲而出,来请夏侯惇等人入城。
夏侯惇犹带着几分惊疑与防备,进了城,在城门后方见到了安然无恙的荀彧与脸色铁青的枣祗。
他这才宽了心,走近二人身侧。
枣祗正在解释城中变故:“孟德曾言,‘天下众臣皆可叛离,唯独魏种不弃余也’。我与魏种推诚置腹,几无防备,谁能想到……”
谁能想到,这个被曹操断定“绝不会背叛”的金兰之友,竟然如此轻易地背叛了。
夏侯惇看着城门后一地的鲜血与遗骸,忍不住皱眉:
“荀司马不久前才写信提醒,‘为防通敌之变,当合二位守官的印信方能开启城门’——”
枣祗苦笑:“我自然不会忘记这个,只是……”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