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80-90(第9/16页)

扭曲的表情包,微笑道:“抽签完毕,让我们有请第一位王朝代表发言。”

    大屏幕切到了朱翊钧身上,身后站着张居正张衡等人。

    见朱翊钧僵硬着一动不动,张衡他们有点手足无措,张居正叹了口气,上前提醒朱翊钧:“该开始了,陛下。”

    “哦,好。”朱翊钧胡乱地点点头,从袖口里抽出一卷手稿,中途稿子不慎掉落在了地上。

    张居正弯腰捡起手稿,放到朱翊钧掌心里,神情始终漠然,语气却难得平缓。

    “陛下败了也无妨。”

    “这天下的重担本就不该压在一人身上。”

    朱翊钧抿住嘴唇,可在他亲政的前十多年里,这天下重担难道不是压在张居正一人的肩上吗?

    主持军政大事,推行一条鞭法,清丈各地隐田,桩桩件件,哪一件都能叫对方粉身碎骨。

    到了这种时候,张居正不再逼他,不再板着严厉的面孔呵斥他,朱翊钧反而心里不知从哪儿涌上一股无名火,烧得他眉心发胀。

    手稿丢下去,朱翊钧甩开张居正的手,面无表情地直起身,对着前方讲起了明朝的修路方案。

    张居正愣住。

    其他皇帝仔细地听着,朱翊钧的演讲总体概括下来,就是两个字——

    搞钱。

    搞大钱。

    水泥修建的道路从京城开始试点,待道路修建完成后,邀请全国各省的大户前来参观效果,以吸引大户们投资承接代理权,在全国各地修建水泥路。

    出资的商户不仅可以获得朝廷表彰,还能得到建成道路的长期使用权,水泥路被划分为商道与人行道,人行道供子民免费使用,商道向往来商队收取一定的过路费。

    可以预见,政策一旦实施,经济发达的地区必将率先修路,困苦的地方就得

    由国家承接大头。

    国家没钱怎么办?

    蔡伦出了一个好主意。

    蔡伦的官职是东汉尚方令,负责替皇室生产器物,尚方拥有全国最好的工匠,在任期间,蔡伦常与工匠们一起参与设计,制造过许多新奇有趣的物件。

    他将这些物件的图纸交给明朝,明朝可派人生产这些物件售卖至海外赚取白银,再将资金投入水泥路的建设中。

    同时,张衡重新科学配比了水泥的配方,加强了水泥的抗压和抗折性能,使它能够在更大的压力下保持结构稳定,使用这种水泥建造出来的房子十分稳固,能抵抗山洪。

    朝廷的目标是全国推广水泥路,建房并非第一选择,但若是有富豪心动,朝廷不介意将水泥房售卖出去,条件是购买者需要承包房子附近的一条水泥路。

    双线进行,由富带贫。

    务必让全国上下四通八达,贫苦百姓走出村落,再也不用为道路所阻。

    朱翊钧说:“道路建成,朝廷将鼓励民间养育驴子,研究行走更快的木轮车,供百姓僦车往来于城市之间。”

    “方案大致就是这些,朕讲完了。”朱翊钧低下了头。

    明朝。

    安静的大殿内,响起朱元璋的冷哼声:“总算有点本事了。”

    “有些混账东西,不逼一把不知道潜力,老五,老六,老七你们说是吧?”

    周王、楚王、齐王三人吸了口气。

    齐齐缩起脖子,小鸡啄米般点头:“嗯嗯嗯,父皇说的对。”

    朱元璋目露嫌弃,一群糟心的混账玩意,整日斗鸡走马,游手好闲,现下知晓了老四将来当皇帝,可倒好,直接开摆连朝都不想上了。

    笑话,老朱家的人随随便便就能躺平的吗?北边的鞑子还虎视眈眈盯着他们大明的沃土!

    朱元璋回过头看朱标,突然伸手,把朱标背后假装隐形人的朱棣捉出来,用力揪他的耳朵。

    “老四给我滚过来。”

    朱棣疼得倒抽气:“爹!”

    “叫爹也没用!”

    “躲得远以为老子就扇不到你了?”

    朱棣崩溃,这一刻真他大爷的祈祷将来的自己最好是学一回唐太宗的父慈子孝,大开杀戒上位。

    他真的受够糟老头了!!!

    西汉。

    刘邦突然起身,举动惊了众人一跳。

    “看朕做什么,记啊!”刘邦从黄门郎那里夺过纸笔,疯狂勾画,“少府不是说没钱修路吗,赶紧抄功课!吸引狗大户出钱!”

    底下不断响起咳嗽声,御史的神情有些尴尬。

    陛下您富商就说富商,这话传出去多失体面,整得好像他们公家存心勒索一样。

    换做其它时间,他定要参陛下一本。

    不过现在

    群臣面面相觑,眼里浮现出兴奋之色,他们有水泥制造法,有自行车,论技术条件比明朝更优越,明朝的方案简单改一改,就能复刻到他们这里。

    白赚一条治国良策,妙啊!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面露欣慰,虽说是对手,但明朝能越来越好,他作为明朝的皇帝何尝不感到高兴。

    正想表扬朱翊钧两句,就见这小子垮着张脸,一副谁也别搭理我的鬼见愁样。

    朱棣:什么毛病?

    朱棣无语,接着看见镜头从朱翊钧切到了嬴政身上。

    第二位发言者是秦始皇?!

    朱棣神色微妙他是第三位,要是嬴政讲得太好,他的票数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嬴政站立大殿中央,左右两侧站着墨子,墨书,孙思邈和王贞仪。

    身前的空地摆放着数十尊巴掌大的青铜鼎。

    外界的观众们好奇地看那些小鼎,“这些铜鼎用来干嘛的?”“里面好像放了些东西,看不清。”

    嬴政饱读诗书,发言稿这种东西对他而言根本不存在,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他缓缓开始讲述。

    秦朝的三条政策,强军事不用提,秦军的悍勇世人皆知,开国之初硬生生靠着不怕死的精神灭了西戎立国,世代于边陲厮杀,锤炼出一支当世最强大的铁军,横扫了六国。

    至于文化一统,议题宏大,王贞仪提出了一道特殊的见解。

    她建议,秦始皇既要开科举,科举考试科目众多,单设法学、科学、儒学三门项目不足以成卷,可召集原本分散于六国的诸子百家传人齐聚咸阳,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中筛选出适合纳入考试科目的学说,丰富考试内容。

    此言一出,朝中三家学子对王贞仪怒目而视。

    有人道:“荒唐,三家已是繁多,岂可再增?学子怎么学得过来!”

    王贞仪:“那就剔除你那家好了。”

    “你!”

    王贞仪并非秦人,不在乎这些官员的小心思,她拱手向前,说道:

    “汉代独尊儒术而国祚绵延四百年,秦朝的立国根基与它们不同,若想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就得更大胆。”

    “陛下您看了这么多期天幕,也见过现代的学校,应当明白一个强大的国家有怎样的教育体系。有时候,愚民并非上选,男女接受平等的教育,独立自信,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言罢,王贞仪紧张地屏住呼吸,有点担心嬴政会不会觉得她这番话僭越。

    上方沉默片刻,回复了一个字。

    “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