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30-40(第9/21页)

,康熙批阅完奏折准备休息,上床前,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咸安宫那边如何了。”

    梁九功自然明白康熙问的是谁,他躬身伺候康熙脱鞋,觑着他的脸色,犹豫道:“奴才适才往咸安宫,见二阿哥与石妃娘娘衣着单薄,冬日殿内竟无一炉炭火,想来是内务府事务繁忙,一时疏忽忘了送炭之事,可要奴才去知会一声?”

    康熙闭眼,哪里是什么事务繁忙,分明是见胤礽失势,他又对咸阳宫不管不问,阴奉阳违罢了。

    “不用,他自找的。”

    半夜,康熙梦见了还是奶娃娃的胤礽,穿着杏黄色的衣裳,小手软软的握着他,亲昵的喊他:“阿玛。”

    他教他射箭,教他骑大马,又当爹又当娘的一手将人辛苦拉扯大。

    从前相依为命,到头来却走到了父子刀剑相逼的地步。

    天家无情。

    “胤礽,胤礽”

    梁九功听见帐帘里传来的呓语,心惊胆战,皇上梦魇了?

    “皇上?”

    帘内一片安静,无人回复。

    好一会儿后,才传来康熙疲惫的声音:“天气冷了,派人送些汤婆子去咸安宫。”

    “还有,内务府那边,你清楚该怎么敲打。”

    梁九功一凛:“嗻。”

    皇上,果然还是在意太子爷啊

    两日后,夜空再次亮起。

    熟悉的乐曲声从天上传来,村里镇上的人们兴奋地推开房门。

    天气已经入冬,但寒雪也阻挡不了百姓们的热情,他们将门窗推开一角,抱来柴火堆在窗旁。

    此等景象,让时人不禁感慨:“家家户户推门出,共聚村头听古今。”

    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与几个儿女同聚立政殿,一起观赏天幕。

    高阳同在,因为她提出办女医馆的事,李世民对这个性情和他相似的女儿除了疼爱以外,多出一份格外的看重。

    李泰不由得生出几分危机感,以往他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孩子,如今地位却受到了异母妹妹的威胁。

    他紧紧跟着李世民,趁李世民不注意,没好气地扭过头冲高阳翻白眼。

    拳头硬了高阳微笑道:“兄长的眼睛不舒服吗?”

    李泰呵呵道:“有点,妹妹这一身花花绿绿的,看久了眼睛疼。”

    高阳关心状:“眼睛不舒服不是小事,待会儿叫太医来给四哥看看比较好,大哥你说对吧?”

    李承乾乐得助高阳插李泰一刀:“妹妹说的有理,青雀别任性。”

    儿女们的刀光剑影在李世民眼里加了一层十米厚的滤镜,他对长孙皇后说:“你瞧他们感情多好。”

    长孙皇后笑了笑,转移话题道:“二哥,讲完了东晋,再过几个朝代是不是就要轮到咱们了。”

    李世民:“快了,也不知我唐朝何人能有机会上榜”

    雁雪纷纷,于人的耳畔响起。

    抬头看去,原来是天幕里雪落下的声音。

    雪地中,一个仙风道骨的身影随着背景音越走越近。

    【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之一,高尚的医德受世人景仰,成为后世医者的道德准则。

    他是大唐国宝级的人物,被誉为“千古药王”。】

    大唐!

    是他们大唐的医家!

    唐朝的官员与百姓们忍不住眉梢流露喜色,人人与荣有焉。

    唐以前的朝代,百姓们不认得此人,只听称号便觉得对方是一位堪比医圣张仲景的人物。

    士大夫们面露羡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之一!

    他们听了这么久,了解到天女说的中国就是华夏,千年之后朝廷的称呼。能评上历史最有影响的名人称号,这是多么高的殊荣啊。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生大医且精诚的孙思邈的故事。】

    李治听得身子前倾,眼睛亮闪闪:“孙大夫如此厉害。”

    他自然认得孙思邈是谁,京城有名的神医。听父皇说,当年他出生就是孙神医帮的忙。

    李世民摸了摸李治的头,笑道:“不错,当年多亏了孙师,你娘才能生下你。”

    当年长孙皇后怀胎十月仍未分娩,肚子大到无法下床走动,李世民焦急得不行,这时有臣子徐茂功将孙思邈推荐给他,说此人医术高超,或许能解决太医院都治不了的难题。

    于是李世民连夜派人将孙思邈召进皇宫。

    孙思邈来到宫里,仅用一招悬丝诊脉就弄清了长孙皇后难产的病状,随后隔着竹帘,一针猛扎下去,没过两刻钟,李治便呱呱落地,神奇的医术看呆了众人。

    之后李世民想留下孙思邈做太医令,孙思邈却推辞不受,他说自己不愿为官,只想漂泊四方替大唐百姓治病。

    李世民只好惋惜地告别对方,他御赐下黄金千两给孙思邈,结果人走时又把他送的黄金绸缎给撇下了。

    李世民好奇地看向天际,他知晓孙思邈医术医德双全,但仅凭这点,恐怕还担不上大唐国宝的荣誉,对方后来做了什么?

    【公元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京兆华原县的一个贫农家庭。

    他自幼身患重疾,家中为他长年求医,耗尽了家财,为此冬日连一件布衣都买不起。

    孙思邈在这种悲惨的环境下,没有生出轻生的念头,反而决定要学医自救。

    既然大夫治不好他的病,那他就自己救自己,想办法医出一条生路。】

    七岁的稚童日日坐在病榻间看医书,每日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将医学典籍倒背如流。

    再尝试煎药,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扎针。

    家里人都以为儿子在玩闹,没想到一天天过去,他的气色真的逐渐好起来。

    “我成功了!”

    孙思邈感受着充满力气的身躯,目光灼灼道:“爹,娘,孩儿不孝。”

    “从今往后,这个家里的担子你们就交给我。”

    孙父孙母抱着康复的孙思邈喜极而泣。

    【学成医术后,孙思邈开始为附近的乡邻治病,无论富贵贫贱,他皆一视同仁。

    穷人没钱抓药他就自己到山中采药,再为他们诊治,年仅二十岁,他的名声就传开了,传到了杨坚的耳中。】

    天幕之下,许多贫苦的病人看到这里,心绪复杂难言。

    他们很穷,穷到生了病都不敢去看大夫。

    生为女子,身体柔弱是死罪,因为不好生养,讲出去媒人不愿说亲;生为男子,病弱无法种田养家糊口,无法读书科考,在外人眼里只是一头消耗米粮的废物。

    他们烂命一条,活着也没指望,等病痛熬不住了一条草席死了干净。

    如此颓丧的他们,却看到有人在逆境中奋力挣扎,绽放出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旺盛生命力。

    第35章 医家篇11是谁带头嗑的药?

    明朝嘉靖年间。

    缪希雍凝望着天幕,眼前浮现起了水雾,他为自己以往轻生的念头感到羞愧。

    日子太难熬了。

    他年少考中童生,本该春风得意之际,却忽然发现自己患上了恶性疟疾。

    发作时头疼欲裂,意识模糊,每每都让缪希雍痛不欲生,为看这病他几乎耗尽了家财,亲友离散,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继续活下去的指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