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150-160(第7/16页)

都知道奸相是谁了,那是杀还是不杀呢?

    汉献帝刘协看向了曹操。

    天知道他有多想杀了曹操,但是以他的能力,根本杀不了曹操。丞相的权力为何能够如此之大?

    汉景帝和汉武帝削藩小有成就,怎么不连丞相的权力也一起削了?

    【诸葛亮出山的第三计——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大军。

    “舌战群儒”充分体现了罗贯中的才能,将这一段写的十分精彩,但是吧,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段是罗贯中编的。

    罗贯中是小说家,写出了《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而不是只会写大纲的作者。

    若是大纲,一句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抗衡曹操就完了。

    但是小说要有可读性,罗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是如何说服孙权的,在小说中一一展现了出来。在这过程中详细描述了诸葛亮遇到了什么阻力,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比如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刻意为难诸葛亮,限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

    但是在《三国志》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也并没有借到十万支箭这么多,只是为了维持船只的平衡,让船只受箭均匀而已。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其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这一改动无疑是成功的,刻画了诸葛亮智者的形象,也让小说更有看头。】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是不代表其所记载的就是史实,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所以这里只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作对比,而不是和历史作对比。】

    吴大帝孙权:“!!!”虽然在之前的天幕盘点中已经知道了,但是现在再次听到还是难免生气。明明是他的聪明才智,却被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想到刘备的战绩也被罗贯中强加在诸葛亮的头上,不知道刘备作何感想?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胸中愤愤难平?

    第155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想到用火攻对付曹操的“百万”大军。然而现实中,诸葛亮和周瑜二人,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见过面,或者说没有交集。

    诸葛亮和周瑜顶多也就是远远地瞧上一眼,甚至没有拿正眼看过对方。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时候,周瑜有其他公干,有不在场证明。而孙权将周瑜调回,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离开了。

    孙权召集众人开会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在场,但是周瑜不在场。

    说到火攻,就不得不提到杜牧的《赤壁》诗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或许是这句诗给了罗贯中灵感,又或者是罗贯中从别的地方找到了灵感,设计出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给剧本增添了玄幻色彩。】

    天幕上出现了剧版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登台舞剑借东风的场景,还出现了演员粘头套以及拍摄时的花絮。

    秦始皇嬴政在《墨经》中看到过小孔成像的原理,没有想到后世之人将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极致。

    汉武帝刘彻想到了方士欺骗他的皮影戏。

    汉孝怀帝刘禅十分高兴,果然他的相父深受百姓爱戴,哪怕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也对诸葛丞相十分的崇拜。

    明清的小说家们瞧着羡慕不已,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真人演绎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有对手戏,各为其主比拼谋略,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终前言道:“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志》中,周瑜是染病而亡,临终前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诸葛亮。

    或许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才名未显,只有刘备慧眼识珠。在孙权、周瑜等人的眼中,诸葛亮只是诸葛瑾的弟弟而已。此时的诸葛亮寂寂无名,尚在其兄长诸葛瑾的光芒之下。

    小说中的周瑜气量狭小,但是在正史中,明确地提过周瑜度量大,能容人。可以说周瑜是被《三国演义》刻意贬低了,用来突出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长兄,比诸葛亮大了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的时候,诸葛瑾已经在孙权这边工作七年了,十分受孙权的器重。

    不过呢,诸葛瑾和诸葛亮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外貌差别很大。诸葛瑾长了一张驴脸,而诸葛亮在史书中的描述是“容貌甚伟”。

    《三国志》中,孙权见诸葛瑾脸长,在大会朝臣的时候,命人在驴脸上贴上“诸葛子瑜”四个字,牵进殿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父亲的名字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

    可见孙权和诸葛瑾的关系好到没边了,能开这种玩笑,戏弄诸葛瑾。】

    丞相曹操羡慕了。

    刘备得了诸葛亮,孙权得了诸葛瑾,那他呢?诸葛家还有没有别的兄弟?

    让他也分一杯羹?

    孙坚忍不住吐槽:“这个不肖子,我若是在场,腿给他打折了,哪有这样侮辱人的?”

    孙策替只有几岁的弟弟说话:“天幕也说了,这说明他们君臣之间关系好。”好比他与周瑜,是至交好友,什么玩笑开不得?

    周瑜:“……”

    他有点期待后世能有他的粉丝,写一篇以他为主角的《三国演义》,不求美化他的形象,但愿实话实说。

    哦,《三国志》就是这样的。

    谁能想到在一千多年以后,史书不是读书人必读的科目,小说才是深受读书人喜欢的读物呢?

    诸葛瑾:“!”这样说他的外貌,礼貌吗?

    天幕下的众人想到诸葛瑾和诸葛亮的相貌差异巨大,兄弟两的年龄差距也很大,而诸葛瑾生母去世的早,有继母,猜测诸葛瑾和诸葛亮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连诸葛亮的年龄都能记错,很明显不可信。

    不过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脸型差距大也是常有的事,不能因此断定诸葛瑾和诸葛亮并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

    可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不久就把弟弟诸葛均带在了身边,如果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诸葛瑾为什么不把诸葛亮带在身边呢?

    如果说,诸葛亮不愿意出仕东吴,那诸葛均呢?

    诸葛亮和诸葛瑾后来联系密切,可以说是为了孙刘联盟,所以兄弟两人才亲近了一些,信件往来也多了一些。

    【相比蒋干,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对周瑜笔下留情了。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处经典情节——蒋干盗书。

    在《三国志》中,蒋干能言善辩,曾被曹操派往东吴,游说周瑜为曹操效力。蒋干没能说服周瑜归顺曹操,无功而返。

    到了《三国演义》中,蒋干就成了被周瑜戏耍的对象。

    蒋干第一次前往东吴,游说周瑜归顺曹操,结果被周瑜骗了,让曹操误杀了两员擅长水战的大将。第二次前往东吴,再次中计,断送了曹操的“百万”大军。

    剧版的《三国演义》中,蒋干请命再赴东吴时,进入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不忍蒋干再度被骗,都忍不住开口说话了,喊了一声丞相,只是想到了“不献一计,不设一谋”的诺言,又闭口不言。

    一旁的同僚见徐庶开口吃了一惊,曹操也是十分的惊讶,怀疑自己没睡醒。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