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140-150(第6/14页)

就成了嫡长子。

    “礼法上立嫡立长”,如果朱元璋没有过早地立皇太孙,那么朱棣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或许是朱元璋担心自己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没有希望熬死老二,所以才急着立皇太孙。

    毕竟嫡子里面,老二作恶多端,很明显不适合当皇帝。

    有老二堵在前头,朱元璋绕过老二立老三或老四就于礼不合,倒不如另辟蹊径,改立皇太孙,也算是一种意义上的符合礼制。】

    天幕上出现了简单明了的皇位继承顺序图,嫡长孙排在嫡次子前面。

    汉高祖刘邦不着痕迹地看了刘盈一眼,掩藏了杀意。不管他将来是扶持刘如意上位还是扶持刘恒上位,刘盈这个嫡长子都会是个阻碍。

    希望他能活得长点,最好是能够看到刘如意长大成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没有想到继朱标之后,他又得再经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活得长也不怎么好啊!

    早不死晚不死的,老二怎么就没有死在朱标前头呢?

    太子朱标:“……”两个弟弟都短命啊。

    “明成祖?”朱元璋迟顿地反应过来,朱棣居然也能有带祖字的庙号?朱棣的后人当他不存在是吧?不认他这个祖宗了?

    清朝的皇帝们一堆都是庙号带祖字的,倒是不介意这个。

    【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尽心尽力地为太子朱标培植党羽,不论文武,巴不得所有的开国元勋都能够成为太子朱标的人,就连他的其他儿子,也可以说是稳固朱标太子之位的工具人。

    这个弟弟犯错了,太子朱标求情,承了太子的恩;那个弟弟犯错了,太子朱标求情,承了太子的恩。

    太子朱标在朝堂和兄弟间的威望非常高,促成这一结果的是朱元璋。】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不得不说明太祖朱元璋是皇帝中的奇葩啊。当皇帝的都不希望太子结党,不想看到太子的权势、名望太大,偏偏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

    太子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太有能力,这才是能够让皇帝放心的优秀储君。

    朱元璋是一点都不怕太子翅膀硬了之后逼父退位啊。

    【太子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不想把皇位传给作恶多端的老二,又见现存的大孙子朱允炆侍疾十分动心,孝感动天,便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好继承皇位。

    但是朱标去世的时候,朱允炆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朱元璋担心那些老臣不会服这么个小孩当皇帝,便开始了血腥大屠杀,功臣良将几乎都被朱元璋给杀绝了,这才放下了心。

    但是朱允炆不放心啊。

    开国元勋是被爷爷杀了不少,但是他还有一堆当王爷的叔叔啊,爷爷为他清理朝堂,怎么就把这些人给忘了呢?】

    秦始皇嬴政:“……”这朱允炆还真是孝死了。

    太子扶苏想到了胡亥登基之后对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预料到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会干什么出格的事了,也难怪朱棣会反。

    洪武大帝朱元璋怒火冲天,虎毒还不食子呢!

    他对老二再不满,再看不惯,也没有杀了老二;之前他误以为朱棣造反夺了标儿的江山,都没有真的杀了朱棣,虽然有标儿劝说的功劳在里面,但掌握生杀大权的是他。

    这朱允炆的心也太毒了。

    他留下这些藩王,是因为胡人还在虎视眈眈,天下还未一统,别说唐朝了,就连汉朝统辖的疆域,都还没有收回来。

    他不是宋太祖,天下还未平定,国家还没有统一,就急着杯酒释兵权。

    他老了,行将就木,但是北伐不能停,还不到过安生日子的时候,若是此时懈怠了,那大明的版图也就这样了,再难扩张一寸。

    所以,他将藩王们都封在边疆,期望他的儿子们能够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看来朱允炆只想着守成,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啊。胡人未灭,外患未平,就想着先对叔叔们下手,稳固自己的皇位。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说不出的羡慕,这就是别人家的儿子。

    胤礽虽然文武双全,监国处理政事时让他十分满意挑不出毛病来,是个十分优秀的储君,但是胤礽不孝顺啊。

    他要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而不是冷冰冰的国之储君。

    不孝,难保不会造反。

    【朱允炆一即位,就着手削藩。他听取齐泰,黄子澄的建成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逼得无法自证清白的湘王自焚,本身就有罪的齐王、代王、岷王被废为庶人。

    当然,朱允炆削掉的藩王可不止这些,还有些在血缘上比较远的藩王爵位也被削了。

    燕王朱棣无过,暂时逃过一劫。

    据说朱棣为了做起兵前的准备争取时间,曾装疯卖傻,还有种说法是装病。很可能装疯卖傻和装病都不实,毕竟湘王都被逼自焚了,燕王装疯卖傻也好,装病也罢,能比的过自焚?】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被后世之人戏称为“建文三傻”。朱允炆听了他们的,等于就是引火自焚了。

    “削地,减人,讨伐”妄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削藩成功,操之过急,也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反抗。

    相比之下,燕王削藩的手段就要温和的多,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等到那些藩王反应过来了,已经为时已晚,翻不出什么浪花了。】

    【如果朱棣没有起兵造反,最终难逃被废为庶人的结局,而建文帝的历史评价也不会很低,减轻赋税,发展农业,勉强可以说的上是一位明君,只不过大明要和弱宋一样,再也别想收复失地。

    没有朱棣,就没有奴儿干都司。

    虽然东北那块地方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平定的,但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进行管辖的人是朱棣。】

    汉景帝刘启想起了“七国之乱”,当时面临着和建文帝朱允炆一样的境地。只是他平乱成功了,得以和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若是建文帝也能平叛成功,想必也能开创盛世。

    果真是成王败寇。

    汉武帝刘彻嗤笑一声,朱允炆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刚登上皇位,还没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班底,就想着削藩,想效仿汉景帝?

    关键是朱允炆没有自己的武将啊,正如天幕所说,都被朱元璋给杀光了。

    效仿他那是不可能了。

    他的推恩令效果太慢了,要想有效果得靠几代人来熬,不适合朱允炆。朱允炆能效仿的只有汉景帝,也确实是这么做了,但是却并没有做好应对藩王叛乱的准备。

    汉景帝的前车之鉴啊。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认可朱允炆削藩的,削藩没错,步骤也没错,只是操之过急,哪有刚坐上皇位就开始削藩的?还想着在一年之内搞定?

    太子朱标不由得反思,他是不是把儿子教的过于天真了?

    明惠宗朱允炆:“???”他的左膀右臂是建文三傻?

    齐泰和黄子澄面面相觑,之后竟是异口同声地对建文帝说道:“陛下,这藩还接着削吗?”眼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都还好端端地活着,只是先收拾了其他关系远的藩王。

    朱允炆很想说:“削,接着削,先杀朱棣!”但是硬生生地忍住了。

    先前天幕预警燕王朱棣会夺取他的江山时,朝臣劝他先下手为强,将燕王朱棣召至京师问罪,他没有答应,想着等到天幕批判朱棣的时候,再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