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110-120(第9/15页)

是嫡子,是让一个健康的人继承皇位,还是让一个残疾的人继承皇位?】

    众人:“???”为什么不包括洪武朝?怎么只是不包括洪武朝?

    自认为十分疼爱太子胤礽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沉默了,他大概是容忍不了太子谋反的。

    【李承乾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在误解下行为偏激,犯下谋反这种无法挽回的大罪,以至于错失皇位。

    李承乾不谋反,李世民不会废太子。

    李世民让年仅十二岁的李承乾参与朝政,给年仅十三岁的李承乾加冠礼,放心让年仅十四岁的李承乾监国,到处炫耀年仅十五岁的李承乾写的治国之策。】

    【在李承乾腿瘸了之后,李世民让魏征给李承乾当老师。甚至在李承乾造反失败后,千方百计想要保住李承乾的性命。

    想想造反失败被迫自杀的刘据。

    当初明确说了不会废太子的汉武帝刘彻,在明知刘据起兵反抗只是为了自保的情况下,仍是犹豫不决没有下达保护刘据性命的命令,以至于刘据被迫自杀。

    刘据虽说是自杀的,但是他的儿子是被杀的,不自杀也会是和他儿子一个下场。

    汉武帝在刘据死了之后才开始悔悟,很难说不是故意在等刘据死,才好放心地悔悟,对刘据不够信任。】

    汉武帝刘彻看的来气,说他故意在等刘据死过分了啊。

    唐太宗李世民看向年仅十四岁的长子,好奇一年后李承乾写出了什么样的治国之策,让他欣喜若狂,到处炫耀。

    这样有才华的儿子,他是疯了吗要把人逼反?

    【作者菌认为李世民偏爱李泰不是想让李泰当皇帝,因为李承乾被废之后都没有考虑过让李泰当皇帝。

    约定俗成的观念是父母偏爱幼子。

    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可能是因为李泰不是太子,却又是嫡子,且只比李承乾小一岁。

    古代是长子继承家业,所以父母偏爱幼子。给不了和长子同等的爵位、财产,就用足够的爱来弥补幼子。

    得了大量物质好处的长子,不能又要又要吧?】

    大魏吴王孙权想到了自己。

    他一生都在玩弄政治,太子早亡之后,在他的纵容下搞出了“南鲁之争”,不过是想达到政治平衡的目的。

    父母偏爱幼子,天幕给出的理由放到平民家说的通,但不适合帝王之家。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长子李弘,出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也就是公元652年,五岁时被立为太子,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

    之所以用“孝敬”这个谥号,是因为李弘孝顺,年少读书时不愿意或者说不忍心读《春秋左氏传》。】

    唐朝之前的众人懵了,孝顺和不读《左传》有什么关系?

    【《春秋左氏传》中记载,春秋时期的楚成王在选哪个儿子当继承人时摇摆不定,立了长子商臣为太子之后,又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太子商臣兵围楚成王,把自己亲爹逼死。

    太子李弘读到这里不忍心听到这么残忍的故事,弃书不读。】

    众人:“!”好家伙,这人设立的稳。

    四岁时让梨的孔融,怀中藏橘的陆绩看了都甘拜下风。

    这人放到汉朝,妥妥的孝廉。

    【辽东之战有逃兵,唐高宗李治诏令,这些逃兵在规定期限内不回来自首,一律斩首,家人没收入官,也就是发配流放,没收家财。

    在这诏令下达之后的逃兵,和之前不回来自首的逃兵一样处罚。

    太子李弘认为不妥,上表进谏。

    这些逃兵中有些是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回来自首,有些根本不是逃兵,而是队友怕承担责任,将失踪、受伤、被俘虏的队友都当做逃兵上报,由于军旅之中很难查实,便实行“懒政”不加详查,直接以逃兵定罪。

    “宁可放过,不愿错杀。”李弘引经据典,请求唐高宗李治免去逃兵的家人发配没官。

    唐高宗李治应允了。】

    众人中有称赞李弘仁慈的,将来继位必然会是一位明察秋毫的仁爱帝王;也有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的狠人,对李弘的做法并不赞同。

    魏王曹操想到了夭折的爱子曹冲。

    他的曹冲也是这样的仁慈,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被治重罪。

    【唐高宗李治咸亨二年,也就是公元671年,唐高宗李治去了东都洛阳,留下年仅弱冠的太子李弘在京师监国。

    当时有旱灾,在闹饥荒。

    太子李弘下令取来外城士兵的粮食,想看看他们吃的是什么,结果看到了榆树皮和蓬实,也就是草根、树皮之类的,吃的很不好,便给他们发放粮食,让这些士兵能够吃上米饭。】

    【唐高宗李治回来之后,太子李弘请求将同州也就是陕西的沙草地,借给贫民,得到了应允。

    唐高宗李治时常对身边侍奉他的人,以及大臣说,“太子处理内政,没有什么让他担忧的。”】

    众人感叹:灾荒之年,当兵的吃的都是草根、树皮,难以想象灾区的百姓吃的是什么,有没有吃的?

    【太子李弘年仅二十四岁,突然死亡,死因成谜。

    虽然《旧唐书》上记载李弘体弱多病,但是并没有明确地记载李弘是病死,只是简单地记载了李弘跟随皇帝到了东都洛阳的合璧宫,然后就挂了。

    于是后人便有了猜测,李弘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他的亲生母亲武则天毒死的。】

    唐高宗李治:“???”是谁在传谣?武则天那么喜欢李弘,在李弘死后那么的悲伤,怎么可能是武则天毒死亲子呢?怎么不说是他毒死的儿子?

    武则天也被气到了,到底是谁在乱说?

    【这一年,唐高宗李治病情加重,想要禅位给皇后武则天。武则天很有可能看李治病重,怕是活不长了,又不想让太子继位,便先下手为强杀了太子,让李治只能禅位为她。

    在《旧唐书》之后成书的《新唐书》直接盖棺定论,明确记载武则天杀了皇太子,但是《新唐书》的可信度并不高。

    现代人开棺验尸,发现了武则天的亲孙女永泰公主李仙蕙真正的死因,否定了《新唐书》的记载。

    既然《新唐书》记载的永泰公主的死因有误,那记载的皇太子李弘的死因也有可能有误。】

    众人看法不一。

    弑父杀子的君王认为为了权力,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武则天杀子不无可能,不能因为《新唐书》有一处错误,就全盘否定,因为一粒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

    大多数人则不相信母亲会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有违人伦。

    【太子李弘,年仅十四岁时请求唐高宗安葬同父异母的哥哥李忠,也就是前太子;弱冠之后又替两位同父异母的姐姐求情,请求让她们能够出嫁。

    一部分人认为李弘因此得罪了武则天,所以武则天对他起了杀心,再加上她想当皇帝,而李弘处理朝政的能力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嘉赏,是她登上帝位的绊脚石,必须要除去。

    武则天不但为了皇位杀了长子李弘,还杀了同样才思敏捷的次子李贤,只留下两个蠢笨不堪不能够威胁她帝位的儿子。】

    唐高宗李治:“……”离谱。

    李显和李旦不服,什么蠢笨不堪?会不会好好说话?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次子李贤,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六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