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80-90(第12/15页)

经四十多岁了,而这个时候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了。

    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惊为天人,夸李白是谪仙,不吝推荐李白。李白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才终于当了官。

    正史记载,天宝初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公元744年之间,唐玄宗下诏书任命李白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翰林供奉,调了个顺序,有着天壤之别。

    翰林供奉这个官职,在唐玄宗时期直接听命于皇帝,为皇帝亲信,属于丞相预备役,在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被唐玄宗改为了翰林学士。

    也就是说,李白是不可能在天宝年间成为翰林供奉的。

    “供奉”有另一层意思,唐朝有一技之长的人以自身的技艺跟随皇帝左右侍奉,包括但不限于文人墨客。

    李白这个供奉翰林,就是这种。】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下诏让道士吴筠进京。李白和吴筠是好友,跟着一起进京。吴筠见到了皇帝之后,就向皇帝推荐了李白,于是李白就和吴筠一起待诏翰林。

    吴筠是什么人?出名的道士。

    李白是和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李白告别亲友进京时那是非常的开心,以为自己能够施展抱负,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而事实是,他高兴的太早了。】

    众人十分同情李白,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是盛世明君,但是在天宝年间,已然迈入了昏君的行列。李白如果不能和奸臣打好关系,就注定得不到重用。

    吴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有种被贬低的感觉。

    【在《旧唐书》的记载中,李白直接被唐玄宗李隆基划归成了和吴筠一类的人,让李白写诗助兴。好比汉文帝刘恒召见贾谊,半夜长谈,却是如李商隐诗中所写:“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曾和李白讨论过国事。

    这应该是参考了李白的从叔李阳冰为李白作的《草堂集序》,里面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向李白请教治国方略,并让李白草拟诏书,私底下让李白干着翰林供奉的活,且李隆基亲自为李白调羹,足见礼遇。

    这么说来,李白的境遇要比贾谊好的多,有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最后怎么就“赐金放还”了呢?】

    汉文帝刘恒被天幕点名道姓的批评,脸上有点挂不住。

    或许,他真的低估了贾谊的才能。

    【有句话说的好,“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李白输在了做人上,说他是“狂生”也不为过。

    新旧唐书都有记载,李白常常醉卧在大殿上,醉酒时曾经伸脚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高力士虽然是一个宦官,但却是一个有着从龙之功的人,为三品官,权倾朝野。

    我们知道,唐朝的丞相也只是三品官。

    李白的品级肯定是比高力士要低的,而且低的多,却是把高力士当成佣人来使唤。

    这就引起了高力士的不满。

    或许这只是李白醉酒之后的无心之失,但却是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第89章

    秦始皇嬴政不明白后世为何如此折辱宦官,宦官得是有学识的人担任,其中出色的可为皇子的老师。

    扶苏想到了“下邳拾履”的典故。

    张良给黄石公穿鞋,得到了《太公兵法》;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能拿出什么作为回敬?

    哦,李白丢官了。

    汉高祖刘邦映像中的宦官大多是战俘或获罪之人,对这一群体没有什么好感。

    李白这是得罪了小人啊。

    有人觉得:才子嘛,多少有点恃才傲物,而且高力士的官职再高也只是个宦官,皇帝的狗,给李白脱靴怎么了?怎么就不与人为善了?

    天幕下的众人大多为李白感到惋惜。

    曹·宦官之后·操嗤笑: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李白曾有幸跟在皇帝身边参与政事,却是蹉跎一生,看来只不过是会吟诗作对的腐儒。

    虽说李隆基在天宝年间已然昏庸,但和汉灵帝相比还是强点吧?

    大汉垂危之际,皇甫嵩本可以力挽狂澜,却被灵帝贬谪,比李隆基临阵换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己没本事,怪皇帝昏庸?

    看李白诗文,还是个崇拜曹植的,这就难怪了,和曹植一样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才。

    诗文辞赋再出色除了讨上位者欢心,又有什么用呢?

    想到曹植也是嗜酒如命,喝酒误事,曹操顿时觉得糟心,看来还是要加以管束,饮酒应该适量。

    别人的儿子管不了,自己的儿子还是该管一管。

    【高力士本姓冯,名门之后,是“上柱国”冯盎的曾孙,父亲被当时的酷吏诬陷入狱,致使家门败落。高力士阴差阳错之下进宫当了太监,认了一位姓高的太监当干爹,更名高力士。

    前面说到,高力士有着从龙之功,为三品官,权倾朝野。

    三品官在唐朝是什么概念?拥有实权的最高品级,像李林甫、杨国忠等宰相都是高力士极力引荐的,安禄山也是因高力士的引荐升官发财。

    咳咳,不光是奸臣,高力士还引荐了杨慎矜、高仙芝等还算能看的人才。

    李白有志报国,想要当官,不与高力士搞好关系,反倒折辱高力士,也是一股清流了,值得敬佩。

    正如陶渊明所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天幕这么说,等于是将李白和李林甫、杨国忠等为了升官讨好宦官的这类人划分开来。

    【高力士是好人吗?从他引荐了一大堆奸臣来看,怎么都说不上是好人,更何况他还家财万贯,坐拥京都一半的房产,财力堪比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

    只能说他忠心,忠于皇帝。

    既然不是好人,没有高尚的情操,那就不会放过得罪他的李白。

    李白能在得罪了高力士之后还留有命在,盖因其过人的才华实在是让李隆基欣赏,有傲气的资本。

    高力士并不是专门引荐奸臣的。

    试想一下,李白若是和高力士的关系好,得高力士引荐,不说像李林甫、杨国忠那样当上宰相,至少也该是一方刺史,官途顺畅,不至于落得个赐金放还的结局。】

    李白:“……”让他讨好高力士?这官不当也罢。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李白的朋友是高适、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贺知章等饱学之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

    天幕上依次出现了高适、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贺知章等人的诗文名句。

    天幕下的众人再次大饱眼福。

    唐朝之后李白的狂热粉自惭形秽,想和李白结交,先问问自己,诗词歌赋写的怎么样?能不能入李白的眼?

    或者,像吴筠那样成为知名道士。

    【高力士还真入不了李白的眼,让李白折节下交是不可能的。

    唐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当官的途径主要还是靠有权有势的人引荐,考试的成绩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唐朝,进士是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学子,而不是我们熟知的经过府试、乡试、会试层层选拔的有功名之人。

    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