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60-70(第9/15页)
残兵成功逃回居延边塞的有四百余人。汉武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希望李陵能够死战到底,战死沙场。]
    天幕下的众人唏嘘不已。
    虽然战死沙场保全了名声,但是汉武帝这样想也太绝情了一些。正常来说,不是应该希望李陵能够顺利突围逃回来吗?
    李陵虽然败了,但却是以四千五百人的伤亡杀敌万余人啊!
    估摸着李陵让汉武帝大失所望,所以汉武帝要李陵死。尽管李陵的功大于过,也还是难以容得下李陵。
    【李陵非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投降了匈奴的消息传了回来。
    汉武帝大怒,责问陈步乐。
    这个陈步乐就是之前因为李陵而升官的人。当初李陵画下了所经之地的地形图,让陈步乐回去禀告陛下,把汉武帝哄得开开心心的,当即就给陈步乐升官。
    李陵投降匈奴,陈步乐被牵连自杀。
    朝臣懂得揣摩上意,见汉武帝因为李陵投降匈奴的事情这么生气,都跟着骂李陵。
    这些人中出现了一股清流。】
    天幕下的众人都猜到了——司马迁。
    生活在汉武帝之前的人有天幕的提示,也能猜到是司马迁,因为天幕提到,司马迁认为李陵是假投降。
    所以,司马迁就是这股清流。
    【在众人见风使舵都在骂李陵的时候,唯有司马迁站出来替李陵说话。
    司马迁先是说李陵的为人好,品行端正,富有爱国精神,有国士之风。
    然后就开启了群嘲模式,将责备李陵的人批评了一顿,作了一手好死。
    接着夸奖李陵的功劳,以五千步卒杀敌万余人是大功一件,在穷途末路之下还与敌人殊死搏斗,胜过古代的名将。虽然失败,但是战绩斐然,足够大肆炫耀。
    最后说李陵投降是假投降。】
    莫名躺枪的古代名将们:“……”夸李陵就夸李陵,为啥还要拉踩他们呢?
    【司马迁的长篇大论,汉武帝是越听越气,认为司马迁是在讽刺李广利不如李陵会打仗,功绩不如李陵,气得要处死司马迁。
    死罪是可以用钱赎的。
    司马迁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又想活命,除了汉武帝格外开恩,就只有接受宫刑。
    司马迁的蛋蛋就因为口嗨没了。
    咱就说,司马迁少说几句,不说那一长串得罪人的话,只说最后一句关键的,“李陵是假投降”,估计都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可以保住自己的蛋蛋。
    为汉奸说话不对,但是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队友说话是应该的。】
    以五万人战胜四十万秦军,又以三万人击败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的项羽笑而不语,暗道:活该司马迁没有蛋蛋。
    壮年的汉武帝刘彻:“???”未来的他有那么糊涂吗?
    在他看来,李陵无过,而是有功。
    正想反驳时,猛然间想到了害死太子刘据的巫蛊事件,说不出话了。
    年老的他,一切不可能皆有可能。
    大将军卫青认真地看了李陵的战术,十分的认可,其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如果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军队中出了叛徒,李陵不会惨败。
    总的来说,李陵的战术没问题,就是太倒霉了点。
    不光是卫青,就连霍去病看到这里也觉得李陵多少是有点“衰神附体”buff在身上的,估计去了匈奴那边也会弄巧成拙。
    反向间谍可不好当。
    东汉的群臣们:“……”司马迁为什么能替李陵作保,认为李陵一定是假投降?身为史官,主观性也太强了吧?像司马迁这样的人不适合写史书。
    写史书应该客观的记录,而不是主观臆断。
    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后的群臣们认为李陵是个悲剧人物,为李陵说话而惨遭噶蛋的司马迁太冤了。
    这一想法成了主流。
    【李陵投降匈奴的事情过去了很久之后,汉武帝才开始后悔,后悔支走了原本接应李陵的路博德,又没有另派人去接应李陵,以至于李陵全军覆没。
    于是他赏赐了之前逃回来的那四百余人,并且派公孙敖去接李陵回来。
    公孙敖这个人是没有本事的,不会打仗,让他去接人也没有办好,非但人没有接回来,还传回来了一个假消息,说是李陵在给匈奴人练兵对付汉朝。
    汉武帝一听,杀了李陵全家。
    经年之后,有汉朝的使者来到匈奴。李陵在得知家人都被杀的噩耗之后,彻底归顺了匈奴,帮着匈奴人劝苏武投降。】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一拍脑门,叹息不已。
    霍去病:“……”果真被他说中了,看来李陵这祖传的“衰神附体”buff是真的厉害。
    特意派人去接都能出事。
    【有人说李陵投降匈奴后一年多没有什么对付匈奴的行动,也没有传信回汉朝说明情况,足以见得李陵是真投降,并非司马迁所说的假投降。
    这就有点何不食肉糜了,光凭这个还不足以推测李陵是真投降。
    赵破奴被俘后,在匈奴居住了十年才逃回来;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抓住关了十年才趁机逃脱;苏武在匈奴放了十九年的羊才得以归汉。
    李陵在匈奴才一年有余,能干啥?帮匈奴练兵吗?帮匈奴练兵的人是李绪,而非李陵。】
    天幕下的众人疑惑不解。
    既然李陵是被汉武帝逼反的,天幕之前又为何说李陵让司马迁失望了?
    【但是,李陵他虽然没有帮匈奴练兵,却也没有假投降。
    我们知道,徐庶并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是在曹营兢兢业业。李陵应该是和徐庶一样的,一开始就是真投降。
    所以,他能够指使手下杀掉李绪而不被匈奴单于怪罪,甚至是得到匈奴单于的袒护。
    所以,李陵刚投降时才会羞于见一直不肯投降匈奴的苏武,几年后在劝降苏武之时才会说:“我刚投降时,恍恍忽忽,产生了迷茫,常因为背叛汉朝内心自责不已。”
    如果他是像司马迁说的那样假投降,那么他就有着搞垮匈奴的坚定信念,忍辱负重并不是背叛汉朝,迷茫什么?又自责什么?
    他和苏武是一个阵营的,有什么不敢见的?】
    李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
    天幕下的众人都无法接受,李陵是真的投降了匈奴,而不是被汉武帝杀了全家被逼反的。
    退而求其次,在走投无路下投降也能接受。
    李陵以五千步卒对战匈奴骑兵,杀敌万余人,在有叛徒向匈奴透露军情的情况下才开始兵败如山倒,死战到了最后一刻,掩护四百余人成功逃脱,也是极为难得,为大汉朝尽了全力了。
    若是有援军及时赶来支援,李陵也不可能会投降。
    但很可惜,并没有援军。
    第67章
    【《史记》中记载的是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汉武帝得知此事后,杀了李陵在汉朝的母亲和妻子儿女。
    《汉书》中将李陵的死归咎于李绪为匈奴练兵对付汉朝,汉武帝误以为是李陵,所以杀李陵全家。将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的记载放在李绪事件之后。
    当然,也不能说二者有一个是错的。
    《史记》中对于李陵的记载非常简短,《汉书》中则十分的详尽,是《史记》的补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