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40-50(第8/17页)

为遗憾。】

    天幕上又出现了《龟虽寿》和《短歌行》这两首诗的全篇。

    【《龟虽寿》和《短歌行》这两首诗也入选了课文,我们也都背过。还是一样,这里就不逐字逐句的解说了。

    曹操所著的诗歌,现存于世的,这四首颇为出众,却都是在公元197年之后所写。

    可惜边让死于公元193年左右,若是有幸看到曹操写的这四首诗,看到曹操的才情、抱负、忧国忧民之心,少不得要赞叹有加的。】

    边让:“……”谢邀,已经看到了。

    更想骂人了呢,曹贼!

    虽有报效国家的初心,但在入主兖州后早已经忘却了初心。

    【说起边让,就不得不说这类所谓的名士,只会嘴炮,文采不怎么出众,比不上“三曹”,于国也无半分建树。

    就比如说孔融和祢衡,可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采不及曹植,嘴炮曹操倒是挺能耐的,且同样因为祸从口出而丧命。】

    祢衡:“……”骂曹操骂的最狠的就是天幕自己吧?抓着屠城这一点翻来覆去地骂。

    让他来骂,都做不到这么专一。

    孔融:“……”好歹他也官至北海国相,怎么就于国无半分建树?他的文采不及三曹?曹操前期的诗也没什么出众的,后期阅历上去了写的诗倒是很不错。

    曹植就一首七步诗也想碾压他?

    【接下来,我们来看曹植的诗篇。“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可不是浪得虚名。】

    “七步诗?”祢衡笑了,早就见识过了,也不过如此。

    然而接下来的他愣住了。

    纵然他下笔如有神,顷刻间便能写出精妙绝伦的文章,自恃才华无人可比,在看到天幕上出现的曹植的诗篇时也自愧不如。

    第46章

    天幕上出现了曹植所作的《白马篇》全诗。

    【《白马篇》写于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而曹植出生于公元192年,也就是说,曹植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只有十五岁,虚岁十六。

    《三国志》中说,曹植十来岁就饱览群书,“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是一点都没有夸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句诗出自《白马篇》,曹植随父北征柳城时所作。这个时候曹操在干嘛呢?屠柳城。】

    曹操:“……”屠城这个坎真就过不去了是吧?

    天幕上出现了《登台赋》全诗。

    【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曹操统一北方后,铸铜雀台,让儿子们登台作赋,唯有曹植挥笔而就。其他人才刚写个标题,曹植就已经写完了。

    这个时候曹植十八岁,虚岁也才十九,未及弱冠。

    《登台赋》我们可能不熟悉,但《铜雀台赋》可就太熟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就出自《铜雀台赋》,据说这两句不是曹植所写,而是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巧改了几个字。

    唐朝诗人杜牧在《赤壁》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巧了,唐朝的杜牧和明朝的罗贯中脑回路撞一起去了,都认为曹操若是南下,必然会纳周瑜和孙策的女人为妾。

    这说明,曹植所写诗句的本意极有可能就是二乔(美女),而非二桥(桥梁)。

    知子莫若父,知父也莫若子啊。

    曹操喜欢人乄妻又不是什么秘密,家中那么多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而曹植早期的诗,大多都是称赞曹操功绩的,还真有可能写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样的诗句。】

    曹操的脸黑了,这次天幕倒是不再说他屠城的事了,但是又提起了他的感情轶事。

    天幕上出现了《箜篌引》全诗。

    【古往今来,写《箜篌引》的诗人有许多,著名的有王昌龄、李贺等人。注意看,这首《箜篌引》是曹植所写。“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这句是否似曾相识?

    看到“烹羊宰肥牛”,这句,不由得想起我们背得死去活来的《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可见我们背李白的诗背的很辛苦,而李白在背曹植的诗,并没有比我们轻松多少。曹植的诗几乎每一首都很长,为李白默哀一秒钟。

    “会须一饮三百杯”用了《世说新语》中的典故,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一日喝了三百杯酒。

    从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出他读了哪些书。

    这有些扯太远了,李白我们在之后的诗人盘点中会详细盘点,让我们回到曹植这边。】

    唐朝的众位诗人听到李白入选,没有不服的。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这首诗的前几句,描述宴饮时的情景。

    宴饮嘛,想当然是欢乐的,于是就有人推测这首诗是曹植得曹操喜爱,有望成为魏王世子时写下的,也就是建安十六年到二十一年之间,也就是公元211年到公元216年之间。

    对此,作者菌只想说大错特错。

    诗中“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这句指出当时的京城是洛阳。我们来看,东汉末年的都城,洛阳(公元25年-190年)、长安(公元190年-196年)、许昌(公元196年-220年),190年曹植还没有出生。公元220年,曹丕定都洛阳。

    所以,《箜篌引》这首诗必然是曹植在公元220年以后所写。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这几句点名这场宴饮是为了庆祝主人生日,也就是寿宴。大家喝酒很开心,记住今天的开怀畅饮,希望在往后不要凉薄以待。

    到了这里,隐隐透露出作者的不得志。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看到这两句,不由得想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见寿宴的主人正处低谷时期,对待客人谦虚恭敬到了极点,似有求于人。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最后这几句表达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的忧愁,印证了曹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曹操并不同情曹植。

    当初他对曹植委以重任,曹植却酒醉不醒,难堪大用。

    郁郁不得志?

    就冲曹植这不分轻重的性子,谁敢重用?都是曹植自找的。

    天幕上出现了《名都篇》全诗。

    【看到诗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这句是不是又想起了李白的《将进酒》?没错,李白的这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正是化用了曹植的典故。】

    天幕上出现了《杂诗六首》全诗。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从曹植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曹植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曹植的满腹诗书最终只是成了一介文人。

    郭嘉爱不爱喝酒没有史料记载,但曹植嗜酒如命,因酒误事是记载在正史中,板上钉钉的。

    可以说曹植的悲剧是曹植自己一手造成的。

    曹植年少时就很有文采,从他十五岁时所作的《白马篇》可以看出来。曹操因此十分喜欢曹植,在嫡长子继承制和立贤不立长中摇摆不定,之所以摇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