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现代言情 > 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70-80(第8/19页)


    ①这里的‘火耗归公’借了清朝政策的名字,但和清朝的政策不是一回事。——清朝的火耗归公是在地方官员征收钱税的时,会以耗损为理由多收一些钱银上交朝廷,多征收出来的钱银就是火耗。注:它是多征!!

    ②参考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

    另外加个本文钱币之间的换算:1两白银=1块银元=1贯铜钱=10钱银子=1000文钱,一文钱就是一个铜板。古代真实换算的时候其实是会根据金银的价格起伏的,不可能是1000整,但这里为了方便就这么写啦!

    第75章

    安临琛:“嗯?怎么帮?”

    云葵:“有超能力!”

    “嗯?动用钱财征集能人?这也行。”安临琛眼带笑意,钞能力也行,只是希望他钞票到位,得到的结果能与之成正比。

    “是超——能力,超级的超——”小云将语调拉得老长,强调起某人理解错了的字。

    这次安临琛的才正视起来。

    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严肃道:“对你会造成影响吗?”

    小云骄傲:“那自然不会,不就是造个物件嘛。”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成个没有思维的死物,能浪费几个能量。

    “我可以造个嗯……机器。比如,把银锭扔进去,它就能变成银币,或者把铸好的银币扔进去过一遍,就可以给银币加层神奇buff,比如可以布灵布灵变色什么的;这是靠我给予的规则完成的,人力不能及,自是无法造假。”

    “你觉得怎么样?或者你想要什么样子的?”

    小云期待的眼神让安临琛不忍心拒绝,但到底没有当场就答应下来。

    若工匠们的防伪手段够用,那就不必小云浪费的能量了;且目前距离真正银币的出现还有一段时间要走,完全不急于这一刻。

    他哄了哄人,看对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这方面,才松了口气。

    太和五年六月十二日,朝会后,户部和一些重臣被一齐留了下来。

    因为交给银作局打造的银币,已经做好了几个版本。

    既如此,自然要开始考虑新币的发行了。

    新的货币体系想要发行,那现有的政策自然要微调改动。

    这不是安临琛擅长的领域,但是,他有人能用啊。

    安临琛愿将之称为——秃头转移术!

    即:要秃,秃他的大臣们,他是绝不会为了忙政事,牺牲掉自己这头秀丽黑亮的长发的!

    他心安理得地摇了一帮子大臣过来。

    上首座位上,安临琛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直截了当地开口提了主题。

    “辛苦众位爱卿,今日召诸位前来,确有大事相商。”

    皇帝此话一出,不少人头皮一紧,肾上素开始飙升。

    他们陛下的‘大事相商’,那通常都是真·大事啊!

    想想为火器亲征、想想废除贱籍、想想土地改革……哦,还有那些废人的学院、奇怪的条例!

    安临琛这次的要求简洁,没有过于石破天惊:“朕想要在如今的货币里,发行一种新的货币,以遏制如今的各种碎银熔铸乱象、减少火耗。”

    这话让下面不少人陷入了思考状态。

    建朝伊始时,大锦百业待兴,朝廷对于金银等硬通货物的储备并不算多充足;不过彼时的百姓对于官方信任度不足,以物易物屡见不鲜,粮食比钱财更吃香,倒也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钱币不足’的窘境。

    钱文耗损问题暂时没被注意。

    如今五年过去,大锦上下基本都已被理顺,朝廷框架愈发完善,底层官员更是经历了两次大换血。世道日渐安稳,金银的流通性也高了起来。

    如此看来,倒确实是发行新币的好时机。

    陈达是最先眼睛亮起来的官员之一。

    像他这种管了大半辈子钱的老油条,钱币过手的数量之巨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自是非常清楚其中耗损之巨。

    每每看到报告册上那些积少成多的巨额亏空数量,他都觉得无比心疼。

    这还只是记载在官方数据中的,若放眼民间,金银的损耗更大。

    之所以会产生这般损耗,便是与现今的交易方式有关。

    现在人们交易之时,铜币还好,按数点清就是;但用银子结算的,就很难一次到位了,银子会被剪下分割。

    涉及到银两结算的买卖都较为复杂——比如一样物品四两三钱,买家拿出五两的银锭交于商家,商人们会用银剪子剪下所需重量的白银,而后用戥子秤称完,再归还剪下的碎银。

    而交易完产生的散碎银角子,会被人们按进蜡丸里保存,当积攒足够多时,就会找铁匠重新铸熔成银锭。

    这些过程中,剪切时的磨损、手工打制的不到位、民间的私铸的参差……通通都是损耗哇!

    陛下这个准备发行新币的政策,正正戳到他心窝。

    陛下和他,果然可称一句君臣相合,可真是心有灵犀~

    总算感受到了自己在陛下心中分量的陈达,面色红润眼神晶亮,赶在一帮人之前率先出声道:“陛下,可有新币模板可看?”

    此事陛下既已提出,估计这些已经准备好了。

    果然他的话一出,就收到了回复:“确有,麦冬。”

    麦冬公公抱着个托盘走了下来,人人开始伸长脖子。

    正是之前安临琛去银作局要求铸造的银元。

    为了这新银元,内廷银作局根据皇帝给的资料,历时将近一个月才雕琢出数枚合格的银元。

    陈达立马伸手接了过来。

    手中的这枚银币崭新锃亮,造型精美。

    正面刻有太初元宝几个大字,背面则雕刻着精致的龙腾图,这龙雕的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在龙的身周环形靠边雕刻着花体字的铸造司名和‘七钱二分’的计重。

    小小一枚,看着却异常华贵。

    盘中的银币还有好几枚,但无一例外,它们的造型都很复杂。

    陈达不顾在皇帝面前,先是用手颠了颠,接着上嘴咬了下。

    “确有七钱二分重。”陈达说完,更是满脸惊奇,“怎么做到的,这色泽快有十成银的模样了吧?居然还能做到这般坚.挺?”

    能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其成色有八成银、九成银,甚至是十成银;成色越高价值越高,反之亦然,不同成色的银元宝之间虽然都可以流通,但低成色的银元宝在交易时必须增加分量才行。

    陈达可是辨认成色的一把好手。

    何况这锃亮光泽,说是十成银也没人不信。

    银子在大臣们的手中流动着,有人甚至不嫌弃同僚的牙印,不信邪的上嘴只为验证这银币的硬度。

    无他,这简直才不可思议了。

    现在的铸造技术已经精进到如此地步了吗?

    如今流通的银子除了私人铸造,自然也有由官府铸造的,被称为“官银”。

    官银,即由官府的作坊按统一规格制作的银锭,用来入库当压库银,一般限定五十两一枚,还会专门打上库银二字,以及铸造工匠的名字、铸造年份、何地铸造等。

    一般情况下,官银的成色最好,价值也高,是银元宝里最硬通的货色。

    他们又不是没见过官银,但即使是那五十两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