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现代言情 > 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40-50(第10/25页)

沸沸扬扬,相关报纸销量一路走高。

    短时间内,一个读书人,若是没看过写过相关文章,便是消息滞后了。

    帝王正式的告民诏书和教文也已经下达,经过铺垫后,人们接受的速度也更快一步。

    不过现在还大规模议论的都是民间,朝堂上,似乎已经过了这个风波点。

    楚蕴灵开始一同上朝,那精致端庄的女性官服配上珠钗,第一天上朝便惊艳了不少年轻官员的眼,让不少大臣都暗戳戳拾掇起来,一时间满朝文武更齐整艳丽三分。

    二月十三,早朝。

    日头初升,楚蕴灵珠钗顶端一颗圆润的珍珠散发着莹润光泽,安临琛盯着那珍珠分了分神。

    楚家,真有底蕴啊。

    现在这么圆润的珍珠可是稀罕货。

    底下,楚蕴灵并不知道她家陛下正在走神,她身形笔直语调平稳,正在做报告:“今年正月十五后至今,报纸的销量大幅度上升。同时有不少地方商人找到了司内,想要签署所在地的发售权,如今已经确定的有……,与此同时,报社分部的建设也在同步扩张中,如今过半省城已经建设完毕,正在从省城往其下府县辐射……”

    这才是无人敢置喙楚蕴灵功劳的最大原因。

    大锦报纸刚一发售的时候,最先是京城和金陵同步发售,跟着是五大边境边城。剩下的才会以这些地方为中心慢慢辐射。但即便只这些,地方也非常之大,所需的人力财力不可估量。

    那么多报纸哪里来的?总不能说是天上掉下来的。

    原料贵价、制作工坊、发售人手、对外交涉、官路驿站、官方及私人通讯途径……哪个是好商榷的?

    大锦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短短几个月内,人家永安郡主就是有本事将报纸报社这一新事物从无到有的在十亿万公顷地里推广开来。

    这可不仅仅只是教化之功。

    如今大锦百废待兴,报纸这一行业兴起,直接带动了造纸业、印刷业、建筑行业等,集体发展,一同繁荣。

    这只是初开始,涉及的只是最基础的民生。

    救活的百姓数量足够给她立个长生祠了。

    一系列数据举例完毕,才到了关键点。

    楚蕴灵:“另外,下臣接到了个新申请,不敢自行定夺,特请陛下与诸位大臣们商量。”

    安临琛回神:“奏。”

    楚蕴灵声音清亮:“臣今日收到了一个想要成立报社的私人申请,不知是否给予开放?”

    话音一落,哗然一片不至于,但是安临琛确实收到了一大片的心声。

    如今的报纸只有两刊,都是官印,能在上面发售的文章,要么是是需要宣传的官方消息,要么就是朝廷想要倡导的思想方向,都是经过审查的。

    通俗点说,都是官方喉舌。

    现在有人想来申请成立报社,岂不是想自己掌握舆论话语权?

    朝廷能答应,皇帝会答应?

    一众目光都聚集到了皇帝这边,哪怕不敢直勾勾盯着,大臣们也都在用余光悄悄打量。

    安临琛没那么小气,他又不准备搞文字狱,丁点文字自由都不给出去。但是笔如利刃,自然不能什么都不管直接就放出去。

    他准备开放审查标准,标明高压线,触之即死。

    只要不过线,百花齐放更增春。

    下面的反应确实也有趣,安临琛便将这个问题又抛了出去:“众位爱卿以为何?”

    这下,不少人开始斟酌怎么回话,是否要出头。

    毕竟之前狂喊‘万万不可’的那一位,连着请了一周多的病假,才堪堪有脸见人。

    讨论声起,最终还是内阁的几位一锤定音:“臣等认为可取,一枝独放不是春,但是要有明确的行文规定才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安临琛颔首:“可,准奏。此事既已递到了楚爱卿手上,就由楚爱卿继续跟进吧。另外,出相关行业准则这事,就交由吏部和你们一起督办。严大人,可有异议?”

    严莫藏嘴里发苦,面上却丝毫不显,直接出列拱手接下了帝王指派的任务。

    吏部原本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但自从开朝一来,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出考题、列教条、定新规。很多时候礼制上拿不准,还要去骚扰礼部,礼部自己也忙,看到他们的人就没有好脸。

    给武官出题、给文官出题、给专业项目出题、给内廷宫人出题、给地方考核出题……

    简直可以改名出题部了。

    现在两部的人一听到有任务就两股战战、眼前发昏。

    安临琛看着严莫藏那稳重的脑袋上方一个大些崩溃的‘啊~~!’,嘴角微勾。

    “这件事情也不算急,慢些做,认真即可。如今报纸正值新鲜,但真要办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创建报刊的审核标准也要一其出现才好。有想法的爱卿都可以给朕递奏折。若确实有好的意见被收录,自是有赏。”

    众人齐声回复:“臣等遵旨。”

    安临琛摆摆手,开启了下一个议题。

    “今年春闱,礼部准备的如何了?”

    春闺,即科举取士最后一环会试,读书人科举取士的的最后一步,细分后有三个流程:会试、复试和殿试。直至殿试结束,新人官袍加身,整个大比之年才算彻底落幕。

    会试多于春季在京师贡院举行,所以也称春试、春闱;因由礼部主持,也称礼闱。现在二月中旬,距离今年的春闱也不剩几天了。

    故而安临琛才有这么一问,而且今年的殿试结束后,安临琛便能迎来属于大锦的第一批新生代官员,也是各项新制度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他挺期待。

    皇帝的问话正常且直接,礼部尚书司归农上前行礼,道:“回禀圣上,考题已拟定,其他工作都早在准备中。只有考官名单还在拟定中。”

    这是他们礼部的大事,哪怕皇帝不催促,也没人敢不放在心上。毕竟这是大锦开朝以来,第一次科举取士,若是做不好,会被刻进史书吧。

    安临琛点了点头,相关折子是早早就到了他手上的,之所以早朝再点出来一遍,便是告诉官员们,朝廷接下来以此为重点,一些事情当着全体官员的面宣布也更方便。

    比如宣布考官人选。

    正常来说,会试的考试、阅卷、场规和考试内容等基本同于乡试,惟第一场《四书》三题由皇帝钦命。而会试考官于三月简放,初拟定内阁六部大员4~7人。一正总裁官,三副总裁官,以大学士及翰林进士出身的一二品官员者充任;同考官18人,与主考官同时简放,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实缺京官。

    但实事却是,现在找不出那么多考官。

    准确来说,安临琛想用的人里,没有那么多正儿八经翰林出身的高位官。比如那些前朝留臣们,他一个都不想用。尤其刘太师,上次给了个乡试座师,本意只是想要将老黄牛拉出去耕一耕地,不浪费罢了,结果只给了这么点事,便助长了不小的野心。

    但人不多同样不行,服不服众另外说,如今八股取士,主要测试的内容便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选择一个作为本经来进行创作,若是选出的考官连最基本的本经数量都不满足,总归会留下些异议。

    安临琛需要大踏步向前,那么一旦落下一些小裂缝,等到以后,便有可能成为无法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