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00-220(第2/20页)
。
    还背着人双手合十, 朝天拜了几拜。
    “阿福,时间差不多了,去门口迎客人吧。”
    “好。”钱有福点头, 看了眼秦慕歌怀里的安安,笑着往前院去了。
    到门口正好跟带着妻儿过来的周元撞上。
    “阿福,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听说嫂夫人又怀上了。可以啊。”钱有福轻轻撞了周元一下, 朝周元挤挤眼。
    周元笑,“那是, 你也加油,小安安满百日了,抓紧让弟妹再怀一胎。”
    “现在就怀?太早了吧?我还想再等两年……”等小安安大一点,等他媳妇身体再恢复恢复。
    行吧,反正钱有福也不大,倒也不着急,周元也就没再提这事,跟钱有福闲话几句,见后面又有客人上门,周元便带着老婆孩子先进去了。
    钱有福留在门口继续迎客。
    第二波来的是秦母、秦家大哥大嫂及钱有福师姐、师姐夫刘二几人。
    “大哥,怎么没看到岳丈大人?”
    秦父对安安这个外孙女可是相当疼爱的,早在好些日子之前,就抓着钱有福问了不止一回百日宴的事情了,不该不过来才是。还有他师父,也没见。
    秦家大哥:“爹刚刚走到胡同口,被宫里来人叫走了。”
    “岳丈也被叫走了”刘二跟着补充,“估计是朝廷哪儿又出什么事了。”
    出事?钱有福下意识就想到了昨天他爹说的德州冰雹的事。心下盼着事儿别闹的太大,不然安安这百日宴都过的不安生。
    然而很多事似乎总是事与愿违,钱家这边客人将将才到个七七八八,正准备开席呢,宫里的小太监就登门了。
    “钱大人,您看这……”钱有福平素并不是个高调的人,因此家里小闺女办百日宴这事,除了翰林院的同僚并秦家、陆家还有他师父等等几家,宫里并不知道。
    小太监一开始从其他人手里抢了这活,还想着这一趟说不得能弄点赏钱,到了地方发现人家正在给舒宁乡君办百日宴,就有点尴尬了。
    奈何,皇命难违,这他也没办法,只能苦着一张脸看向钱有福,希望钱有福别误了时辰。
    钱有福无奈笑笑,拱手客气朝小太监道,“事出突然,家里这边还有不少客人,还麻烦小公公旁边喝碗茶,容钱某跟家里人交代几句。”
    小太监连连点头,“那大人快些,太子殿下还在宫里等着呢。”
    钱有福点头,把小太监交给钱有山招待,便急急转身去安排。
    “既然宫里宣召,你就快去吧,放心,家里有我们呢。”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也都理解。
    “那我就先去了,大哥、师姐夫、周元、小胖阿继劳烦了。”
    “不劳烦,快去吧。”
    钱有福颔首,转身看了眼正抱着孩子的秦慕歌都来不及跟他爹娘说
    一声,便急急带人跟着小太监离开了。
    “小公公,不知太子殿下宣召,所谓何事啊?”
    进宫路上,钱有福给小太监塞了定银子,跟小太监套近乎,套话。
    小太监知道钱有福是太子跟前的红人,还是皇长孙的夫子,收了银子,欢喜之余,对钱有福也客气,想着反正这事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待会钱有福进宫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也就没瞒着,把山东、河北多地遭遇冰雹,百姓损失惨重,这一季庄稼很可能颗粒无收,几地官员却知情不报,没有任何措施,甚至粗暴对待治下百姓,导致有些地方发生民乱的事儿说了。
    “民乱?!闹得这么严重?!”
    小太监点头,凑到钱有福耳边悄声道,“太子收到消息,震怒,气的当场就砸了茶碗。现在朝中重臣都已经被请到宫里去了。”正在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呢。
    按理,这位钱大人只是翰林院的正六品编撰,其实这事跟他关系不大,可谁让太子殿下对钱大人信重呢。
    钱有福颔首,脑袋里快速思量着太子找他会问什么,他该如何应对。
    等马车到了宫门口,钱有福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章程。
    也幸亏他早有准备,进了南书房后,太子根本没有给他思考时间,上来就直接问他,山东、河北冰雹地方官员处置不当,闹出乱子的事,他怎么看?
    “以臣之见,首先还是要以安抚百姓为要。”这时代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而且因为穷,家家户户日子过的都紧巴巴的。这一季粮食收下来,大多数就只能留撑到下一季的粮食,现在老天爷突然来这么一出,眼瞅着他们下一季粮食就要出问题,一家人面临着要饿死,老百姓不慌才怪。
    旁边立时有人冷哼,“钱大人说的倒是轻巧,朝廷没钱,如何安抚?”拿什么安抚?
    “开仓借粮。”
    “开仓借粮?”旁边几位大人面面相觑,他们都只听过开仓放粮,还没听过开仓借粮。“钱大人说的这‘开仓借粮’不知是怎么个借法?”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只需官府开放粮仓,允许实在吃不上饭的人家到义仓借一定数额的粮食即可。”
    不需要补足百姓因为这场冰雹造成的所有的损失,只需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民心就能暂且安抚住。不需要太多银钱。
    等南边粮仓的粮食下来,朝廷应该也能匀出一些税赋,到时候再买一些南边的粮食运过去,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发下去,这样大部分危机就都可以解除了。
    “钱大人还是太年轻,问题想的太简单了。钱大人相不相信,只要义仓可以借粮的消息放出去,立马就会有一堆人拿着家里东西去把义仓的粮食全部借完,甚至一个操作不好,还会出现疯抢□□的局面……”
    “我相信”钱有福点头,“可是做事情,本来不就是遇到问题去解决吗?如果觉得这个办法不行,那个办法不行,就全都一棍子打死不去尝试,那这个问题不是一直都在吗?”至少他提出了一个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案不是吗?
    “至于诸位大人担忧的,可能有人多借,这个很容易解决,可以凭借户籍登记,限定每户可以借的数量。怕有人抢,这个也很好解决,可以每个村每个胡同分批次到粮仓借粮。这个过程中,由衙役或者附近的驻军帮忙维持秩序,但凡有人敢抢或者不讲道理,直接投入大狱,只要有几个杀鸡儆猴的,其他人想来不敢乱来。”
    秦父等人闻言点头,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却不想,钱有福紧接着就说出了这个方法存在的最大隐患,那就是,“义仓里储备的粮食严重不够。”
    很多当官的都有个通病——贪,到了地方想尽各种办法搜刮钱财,剥削当地商贾百姓还不够,有的还会把主意打到粮仓里的粮食身上。前朝就是毁在这上。
    虽说大周建国也不过二十年,可谁又能保证,这么多地方,就没人这么干呢!
    第203章
    事实也正像钱有福想的那样, 或者说,比钱有福想的还要严重,太子派出去的钦差随便走走, 就查出好几个蛀虫。
    别说义仓的粮食储备了,就连官仓的粮食储备都不达标。
    “听说有的储备粮连一半都不到。还有听说钦差要去查, 临时从其他地方拉了草糠、石头放下面充数的。陈粮问题就更不用说了。你说, 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情上都敢弄虚作假?!”周元想想都觉得吓人。这幸好是一开始就查出来了,要是回头真正开始往外借粮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问题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