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31. 第031章:赵国亡了。 离得道不远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31. 第031章:赵国亡了。 离得道不远了……(第1/4页)

    荆轲敏锐,觉得自己有一种逃不出她手掌心的感觉。

    杀了她,逃出去!他可以去燕国。

    这个想法刚升起,就见墨夙来了。

    从咸阳回来的路上,徐希有时间就叨叨他,回到徐家村,他终于做出了龙骨水车,和天车。

    “经小圣童指点,天车和脚踏水车已经做好,在徐家村试过,水流湍急可用天车,借由水力推动天车转动,会自动舀水到水槽中,再经过水槽流入田地中。水流缓慢的溪流小河水沟,能用脚踏水车,以人力舀水上岸,浇灌田地。”

    看着丝帛上画的图,徐希两眼赞叹,朝墨夙拱手一礼,“先生此乃不世之功,天下旱地农人皆感念先生功绩,我替农人们谢过先生!”

    墨夙的心情却有些微妙,她叨叨了他一路,给他提一堆又一堆的问题,他才做出了水车。现在她来感谢他?吹捧他?

    “还等什么,将这好东西传于天下,大力推广。我去找人,给你写几首赞美的文章。”徐希拿着图纸就把重驳,之扬一群人拉出来,派发吹嘘水车的任务。

    这么几年,谷中人也都深刻了解她了,她兴致勃勃要干的事,还要广告天下,大力推广,不给她干成,他们别想好过。

    “农人增产,就多交赋税。推广水车灌溉,也能体现你们的仁善之名。水车名扬天下时,你们仁善有才的美名也能传扬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重驳几个叹了口气,认命的写文章,写诗歌。

    但还有大半的人不动如山,身份尊贵如他们,精与鄙事与他们可没什么好处,反而会被人嘲笑。

    徐希也不管,有人写就行,她自己也瞎编了一个顺口溜,“风停了,雨停了,旱魃带着火来了。田地干,禾苗干,水车能救大干旱!”

    老祖看了只说一句,“的确是瞎编。”

    徐希厚脸皮的解释,“我没时间,我学问差,这种事交给做了几十年学问的人吧。”

    这本来也不是老祖要教她的,也就不多问了。

    谷中的工匠和墨夙一块又重新打制了两架水车,在谷外村子试用。

    山上就有溪水下来,流过谷外的村庄,水不是很多,但水流湍急,水车装上,源源不断的水被车上来,流入田地。

    村人都惊叹感激的不行,有人当场就给徐希磕头。

    徐希眼疾手快,大力一推,把墨夙推出来,“是他!墨家的弟子,这水车也叫墨家水车!”

    一群村人围着墨夙又是感激,又是拜。拜的墨夙脸色涨起,脖子涨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等徐希把村人都打发走,拍着他的胳膊称赞,“你离真正的墨者,更进一步了,再接再厉啊。”

    这本来就是身为墨家弟子要做的,墨夙认同的点头,和她一起全力推广水车。

    荆轲看她在干实事,利与百姓,按捺下想法。等此事毕再杀不迟。

    徐长得了水车,首先在琅琊郡内大力推广,水车的图也添加到各乡村的展示墙上,郡邑也留了会打制水车的工匠,所有来学的,来者不拒。又把水车献给齐王建,以期全国推行。

    “赵国干旱,我齐国又没干旱。”齐王建直接把奏疏扔在了一边。

    纵有李黾在殿上大力支持,农人粮食增产可囤粮应对天灾。

    齐王建也没有改了想法,“水车繁重,若全部推广,得花费多少银钱。我齐国不是已经增产不少?又不缺粮。”

    李黾还要再劝,被交好的同僚拦下,“你好好的上大夫,没必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若王上厌恶了你,纵然你功绩再高,都得走人。”

    他干的要是吃力不讨好,徐希做的事呢?齐国农人是比别人多收了两斗菽粟,离吃饱饭还是有距离的。

    徐长已经料到了,虽然失望,但也没空难受,反正他琅琊郡要推广。又给即墨的郡守也送了信,还送了工匠去做水车。

    另送了一份给在楚国教人种麦的徐尚。

    徐希给去送信的工匠交代,让他们往大了吹,“就说齐国都在用,别人干旱我们不旱,赵国干旱颗粒无收,齐国亩产多收三斗!水车还被秦国的墨者学走,要在秦国也推广。”

    两个工匠带着水车零件跟随商队到了寿春,把信交给徐尚。

    徐尚带着人在楚国推广种麦,也学了种稻谷,增产粮食的办法大同小异,深耕土地,沤粪肥地,挑选粗壮的植株,选颗粒多颗粒大的良穗留作种子。

    寿春的农人对徐尚这个农官多有感激。

    等他把水车献上,又一通吹嘘,楚幽王听是齐国来的,齐国又在囤粮,垂死病中惊坐起,当即就下令推广水车。齐国上次囤粮,突然南下,攻占他楚地六百里,现在都不还。结果今年他又开始囤粮?

    虽然楚国大臣骂了一通齐王建,但分析下来,齐国不会再打楚国,怕是瞄准了赵国,“赵国去年大地动,死伤几万,几十万庶人流离失所。今年又大旱,秦国已经在调集大军要拿下赵国。齐王建这是想分一杯羹。”

    “齐国若动,我们可以趁机发兵,夺回郯,莒六百里地。”

    “对!发兵!”

    楚国开始征兵役,齐国毫无动静,司马瞻还驻守在羽山边界,屯田,晒盐,烧砖砌墙,那城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厚,越来越长。

    楚人都骂,司马瞻却不为所动,这是他打下来的地盘,他得守住,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多亏了齐王建,水车在楚国大力推广。

    同时的秦国上下也在推广水车,还有徐希那个顺口溜。

    不少地方迷信,干旱是因为旱魃来了,把所有水都晒干,都喝干了。有了水车就不怕干旱,不怕旱魃了!

    之前全国推行沤粪肥地,给秦地的亩产又多增加了几斗,现在又有了水车,就算干旱也不会减产太过。

    嬴政还没学到徐希‘我攻打六国是为了天下太平再无战事’的厚脸皮。李斯听后觉得很好。

    此次大旱,不仅秦国太原郡,上党郡,河内郡,连刚置的韩国旧地颍川郡也深受其害。

    秦国得了水车,李斯当即请命嬴政,给这四个郡下令,大力推广水车。

    姚贾也极力配合,带着人在赵地宣传赵王无德,引来旱魃,导致赵国大旱,秦地也受赵国影响,但秦王政治国能力强,又仁爱百姓,请墨家发明了水车大力推广,上党,太原干旱的地方都浇上水了。

    又有秦臣顿弱在赵地到处散播消息,“1秦人笑,赵人号。以为不信,视地生毛。”

    不久后,地里果然长出尺馀长的白毛,赵国百姓惊恐慌乱,人人自危。

    更有些百姓地里颗粒无收,家中余粮吃尽,只靠野菜野草果腹,就等着下雨种粮。

    大旱一直持续到年底,冬日来临,终于落了两场雨夹雪。

    勉强果腹的人都已经没有粮吃了,连草根都吃完了。

    秦国南地却迎来大丰收,郑国渠沿岸更是连年增产,今年收成更好。

    秦人在赵地各种散播流言,称赞秦国黔首迎来大丰收,秦王仁政,若赵国百姓也成了秦人,立马发粮分地,教他们粮食增产,教他们制作使用水车。

    百姓实在饿,各地都出现人吃人,易子而食的事。

    赵王迁还在大力征税,供给军粮。大旱严重的城内,听秦军来了,百姓被撺掇着直接打开城门,迎了秦军进城。

    赵军营中无粮,兵卒们都饿的提不起刀枪,将领们急的满嘴燎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