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第38章 没钱(第2/3页)
写密封…置于正大光明匾后…或数十年后,亦未可定……”
弘书听到这事后叹了口气,都怪萝卜,破坏了那次好机会,后来他再也没找到机会给阿玛画饼。
算了,不纠结这个,放了就放了,又不是不能改,继续努力、奋斗!
胤祯的秘密建储要说效果还是有一些的,在这事之前,宫里的太监们大多都往毓庆宫钻营,在这之后,一些自谓聪明的人,分流向了弘历和弘昼处。
当然,外头涌向弘时的人也不少。
三贝勒府。
“爷,李大人府上送重阳节礼的人到了。”
弘时放下书,道:“进来。”
一个肚大脸圆的管事被引了进来:“奴才参见贝勒爷,贝勒爷吉祥。”
“起来吧。”弘时道,“怎么这么早来送节礼。”
管事笑道:“不早不早,给贝勒爷请安,再早都不算早。贝勒爷,我家老爷命奴才代为见礼。”又正式的行了一回礼,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家老爷给您的信。”
伺候的小太监结果递给弘时。
弘时打开看完后,满意的点点头:“郑义,带他下去安顿。”
等人走后,弘时将信又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后,开始写折子。
第二日,胤便看见了来自弘时的奏疏,乃是保举江西袁州知府李英,照例写下批文,发给吏部查实李英情况。
这种折子他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根本没放在心上,第二日收到查弼纳&039;&039;人平常、不守分&039;&039;的评语也只是皱了皱眉,虽然觉得弘时此番保举有些草率,竟没有事先查明人品如何,不过也不打算多说什么,只将弘时的折子打了回去。
弘时看着折子上的朱批,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
这可怎么办,他东西都收了……
弘时有些烦躁,便打算出门走走,谁知才出门就遇上同样出门的允淘。
“十二叔。”弘时见礼。
允掏道:“是弘时啊,这是要去哪儿?可有空,叔叔我正要去易春阁坐一坐,你要不要一起。”
叔叔的邀请不好推拒,正好他也不知道去哪儿,弘时想了下,就答应了。
两人同坐一车,允掏问道:”瞧你面色不太好,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若是可以的话,说给叔叔听听,我看看能不能给你出出主意。”
弘时顿了顿,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保举了一个人,吏部给的评语不太好,皇阿玛将我的折子打了回来,我怕皇阿玛觉得我识人不清。”
“瞎,这有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允掏道,“何况不一定是你保举的那人不行,可能只是不合适呢。”
“你保举的是谁?”
“嗯…是江西的一位知府…”弘时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也是听人说他在当地的官声不错。”
允掏了然的点点头:“这也没什么,可能是他的上司给他使绊子,导致他在吏部那里的考评不好,皇上只看吏部评语的话,误会也是难免。”
“不用担心,这种事很常见的。”
弘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多谢十二叔解惑,我竟没想到还有这种可能。”
“这种还不算什么,我跟你说……”
经过一下午的相处,弘时跟允掏的关系一下变得很亲近,弘时甚至向允淘讨教:”十二叔,那如果我保举的这位江西知府是您说的那种情况,我该怎么才能改变他在吏部的评语呢?”
顿了顿,像是怕允掏误会什么,弘时又补充道:”我觉得这种好官不应该被埋没。”
允掏想了想,有点为难的道:“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我平常也不领差事,与吏部这些衙门没什么接触,真是惭愧。”
弘时有些失望:“没事,是我太唐突了。”
允掏也有些不好意思:”唉,是我没帮上忙,走,叔叔再请你去醉秋楼玩玩。”
“醉秋楼?那是什么地方?”弘时好奇。
允询道:”一个私人园子,景色修的还不错。”
谁知刚出易春阁,就碰见一辆马车。
允询认出马车上的标识,上前招呼道:“里面的可是八哥?”
马车走的并不快,允祺掀开窗帘:”是十二啊,停车。”
马车停下,允祺下来道:”你在这儿做什么。”又看到弘时,”引么时也在啊。”
“嗨,在府里呆的无聊,出来喝杯茶。”允徇道,“正好遇见弘时侄子,对了,弘时有个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八哥你肯定知道。”
“弘时,快,跟八哥说说。”
弘时先向允祺见了礼,然后犹豫道:”十二叔,不用了吧,八叔应该是才下衙,还是让八叔快回土休自吧___去休息吧。
他也不傻,知道自家皇阿玛和八叔一直不对付,所以不打算跟允祺接触太多。
允撰一派温和的长辈风范:“无妨,我在衙门也是整日坐着,并不累,弘时你既有事,说来听听也无妨,希望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给你提点建议。”
“站在大街上说话像什么样子。”允掏道,“八哥,我们正要去醉秋楼,你也一起去坐坐吧,回府有什么意思。”
允祺道:”也好,醉秋楼我去过一次,还不错。”
弘时欲言又止,想要拒绝。
允掏却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拉着他就上了马车:”走走。”
弘时最后&039;&039;不情愿&039;&039;的从允祺那儿得到了一个办法。
“小心,小心。”
造办处的匠人在弘书的指挥下将刚刚冷却完毕的平板玻璃搬出房间,放在阳光下细细查看。
一点点看过去,弘书越来越激动,正要宣布成功的时候,一个匠人&039;&039;咦&039;&039;了一声。
弘书立刻紧张地问道:“怎么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造办处的匠人们已经很习惯这位小阿哥混在他们中间,不再惶恐。
发出声音的匠人叫葛荣,此时道:“六阿哥,这里有几个小气泡。”
弘书立刻凑过去,果然在边缘角落发现几颗比米粒还小的气泡。
激动冷却了些,弘书问道:”除了这处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匠人纷纷摇头。
“没有。”“没发现。”
那也不错,弘书松了口气,虽然还是有点瑕疵,但这块已经做出来的最好的了。
写制作流程的时候弘书觉得搞平板玻璃很简单,直到上手他才知道,没有简单的事。
首先,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好玻璃,是因为缺少碳酸钠,弘书用了人工合成纯碱,但没有大型实验室器具,合成量实在太少,最后没有办法,先用了草木灰代替。
第二,温度和烧制的地方,有煤炭在把温度提上去也不难,就是烧制的地方,造办处倒是有窑,但那窑在城外,最后弘书还是打了个报告,求了好半天才让阿玛答应他偶尔可以出宫。
第三,成型,玻璃是先烧出来溶液然后再在冷却前给它固定形状,平板玻璃就需要将溶液倒在平整的钢铁上,像擀饺子皮一样给它擀平,这个过程有不少匠人都受伤了,弘书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一给了补偿。
除了这三个大问题,中间还遇到了无数小问题,因为场地在城外,他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