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炮灰科举兴家(穿书)》3、03:县试的时候考哪些书?(第2/2页)
时间浪费在背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就改变了想法。
    他转身就跑,去他娘的书柜里找书。
    《孝经》他无聊时读过,很薄,要背容易。
    《千家诗》他数过,没有一千家,唐代有六十五家,五代一家,宋代有五十二家,明代有两家,佚名的两家,但录了有上千首诗了。这个要全背过得慢慢来。
    《五字鉴》,他好像见过,对名字不感兴趣,没翻过。
    顾思找到《五字鉴》打开,发现是明代李廷机所撰,原名《鉴略妥注》,讲的是历史,难怪他娘从来没对他提过这本。
    《幼学琼林》是明末程登吉写的,现在都是增补本,原本叫《成语考》《故事寻源》,是本百科全书。
    《增广贤文》他以前就看过,集结的各种谚语格言。
    找到这五本书后,顾思抱着去四院里找他曾祖父。
    “这些书,县试的时候考哪个?”顾思问。要是表现过后,他曾祖父也不同意他去学堂念书,那他就先自学。
    自学有一点很不好,没人帮忙划重点。
    念过书的都知道,课本里的哪些是重点要吃熟摸透,哪些理解就行,没有人比老师更清楚了。有些常年带高三的老师甚至在猜题时能猜出一些高考题。
    让他曾祖父划重点吧,呃……他曾祖父自己都考一辈子也没考上,划的重点真的是重点吗?
    这就是他想上学的原因,学堂里的老师……不对啊,学堂里的夫子是什么学历来着?要也是童生的话……
    一想到顾家村以前没有秀才,顾思便知道了,村塾里的夫子最多可能就是个童生了。他昨天太激动了,把这点忽略了。
    他大堂伯……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谁有工夫去教一个小屁孩子啊?还是得有一定基础了表现优秀了才能去求人当老师。
    顾思突然发现,他身边最好的能给他带来教育资源的就是他曾祖父。
    以前怎么没想到呢?是因为他曾祖父年纪大了,下意识地把他排除在外了吗?还是他爷从来没有教过他爹他哥他们,他觉得不可能?
    “咦?”顾家曾祖父看着小曾孙一本正经地问他县试考哪个,觉得稀奇,“你知道县考是干什么的吗?”
    “我知道,是改变命运的考试。”顾思回答。
    顾家曾祖父惊了一下,随即想到这一定是顾思在家里或者村里听说的,小孩子记性好,就记住了。
    他叹息地点了一下头:“对啊,是改变命运的考试!村里找夫子,不是童生都不要。你说我好歹考上了个童生,你伯你爷他们,竟然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连一个过府试的都没有!”
    越说,顾家曾祖父就越是不平,有一种迟暮的感觉,长叹一口气。
    他年轻时只顾读书,等回过神时,发现大儿子被惯的有些懒;二儿子倒是聪明,就是被荒废了;小儿子没有慧根,不是读书的料子。
    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发现老大家三个都不是读书的料。
    老二家的第一个倒是聪明,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府考连着两次没过第一场就不再去考了;第二个性子比他娘能好一点,但也是个憨货,勉强识全了字。
    老小家第一个也只过了县考没过府考,第二个还小,正顽皮着,看不出来。
    就只大重孙还好一些,不过看样子,过县考也难,就算过了县考,府考也过不了。真要能考上童生,怕也得一二十年后了。
    身边这个还小,他是等不到能看出他将来怎样的日子!
    等他死了一分家,家里连个童生都没有,儿孙也没有什么大本事,遇事只能卖地,没多少年就跟村里其他人一样了。
    要是遇上灾年,说不得还有饿死的后代。
    顾家曾祖父越想,就越有一种悲凉袭上心头。
    (本文所有标*的地方,资料都来源于网络。)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