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30-40(第12/26页)
当安乐大帝想要免费让他们读书识字时,他们中都有人嫌弃浪费时间不愿去学习的吗?
就在无数人对他们自己心生怀疑时,突然间一个少年声音响了起来。
“天幕都这般说了,肯定有它的道理啊!俺们干嘛那么怀疑自己呢?哪怕以前做得不好,之后做得更好不就行了!”
“还有那些个贵人,俺听说往上数几百年都是泥腿子出身哩,有谁的祖先真的都是天潢贵胄的?还有听天幕讲那些个世家、武家人不也就那样吗?”
少年这话一出,顿时惊醒了尚在怀疑自己的百姓们。
他们也都想起了天幕中那些世家人、武家人的奇葩操作,顿时有了自信。
“对对对,俺们要相信自己!”
“这些粮食就是俺们这些老百姓种的,没有俺们这些老百姓,那些贵人也只能去喝西北风!”
“俺记得之前安乐大帝也对俺们说过不要寄希望于神佛,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这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
而在这时世家、朝臣甚至皇族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虽然能从天幕女声的语气中感受到它对于帝王将相应当是有些不屑的,但他们只以为那是身为后世人的傲慢。
结果现在它竟然捧那些“泥腿子”,而决口不提他们,对他们可谓是不屑一顾!
他们很想出声反驳天幕,然而却又想起天幕连皇帝都给否定了。
于是瞬间他们都朝着李云乐和武皇望去,却见到两人都是平静着一张脸。
一瞬间,那些抱怨、谩骂、反驳的话都不再能说出口。
人家皇帝都还没说什么呢,哪里轮得到他们生气?
此时的李云乐自是不生气的,她只是有些担心武皇的态度。
毕竟帝王大多都认为自己是天命之子,又有几个人能接受自己不是那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个?
直到看见武皇的平静的神色后她才渐渐放心了下来,很好,情绪很稳定,哪怕是装出来的平静,也证明了她没有愤怒到失去理智。
武皇自然也感受到了李云乐的目光,心中好笑。
这天幕说了那么多次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她要是在意的话,早就不知得气病了多少回了,何况她早就从女声的口风中猜出了后世更加重视那些最普通的百姓。
况且天幕又没有单独抬举谁,而是将功劳归结于全体百姓,她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而她稍稍思考便明了了天幕的意思,这个天下终究是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百姓撑起来的,土地是由他们种的,徭役是由他们服的,甚至战争也是从百姓中挑选合适的人。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呢?
天幕都这般说了她怎么能没有一点表示?
这般想着武皇转过头,用她最大的声音对着台下的百姓道,“天下是由万民组成,你们才是那载舟之水,朕与大周都将感念大家的功劳。从前朕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未能及时体谅到大家的辛苦,如今经天幕提醒,今后朕定当竭尽全力争取让大家更早地过上那天幕中的好日子。”
这一瞬间现场爆发出激烈的欢呼,俱是兴奋不已。
不知是谁带的头,人群开始齐声欢呼。
“圣神皇帝陛下万岁!安乐大帝万岁!万岁!”
李云乐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真好啊,武皇的心胸真是远比她以为的要宽广许多。
只是在听清百姓的欢呼声后,她的心再度提了起来。
啊啊啊啊!能不能分清天幕和现实啊!她现在别说是皇帝了,她爹都还没上位呢!
李云乐小心翼翼地朝着武皇看去,发现武皇只欣慰地看着百姓们并未生气后才放下了心来。
欢呼声一直持续到天幕女声再度响起。
【好吧继续回到安乐大帝本身,大家可能不相信,安乐大帝的具体行动肯定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但是计划其实都是在她待在房间里的那个下午初步拟定的,这些都有出土的安乐大帝的手札为证据。】
【据她自己在手札中写道,列举完那些计划后,她心情才终于舒爽了大半。】
【只是就当她自己就觉得这样都差不多了,终于可以出房间时,她却再次退回到了房间之中,因为她发现了一件事,她对着朝臣们用了太多的阴谋诡计,所谓的平衡之道!】
天幕下原本还颇受打击的朝臣们瞬间抬起头,望向天幕,克制不住地点头。
呜呜呜,对啊,实在是用了太多的手段了,简直是将他们耍得团团转,以后可以少用一点吗?他们真的玩不赢啊!
武皇则是心中疑惑,平衡之道不是每个帝王都会使用的吗?李云乐为何要不开心?
难道她的幼稚的圣人心”又开始发作了?
对百姓们心软些也就罢了,怎么对那些朝臣们也这般心软?这可不行啊!
武皇当即在心中决定自己之后得好好地教育一番李云乐,让她不要太幼稚,务必不能对朝臣们心软!
李云乐也很是有些不解,她应当不是那般圣母之辈吧?
朝中这些个大臣收拾了也就收拾了,他们又没有一个无辜的,她为何要不开心?
等等!作为一个唐粉第一气愤的是李隆基活得太长了,第二气愤的又是什么呢?
对了,是李治上台后原本属于大唐君臣一心、昂扬向上的气象荡然无存,只剩下君臣之间的互相试探。
君臣之间根本无法交付信任,互相猜忌之下,又有多少心思可以放在建设国家上呢?
这时天幕也肯定了李云乐的猜测。
【纵然安乐大帝很能揣度人心,真想动手的话可以将朝臣们玩得团团转,被卖了还得替她数钱,但是呢她其实很不喜欢玩弄权术,并且一直在避免玩弄权术。】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毕竟帝王心海底针,平衡朝堂各大势力这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都经常看到的,可以说是帝王基槽,甚至很多人觉得如果帝王不会权术、不会平衡之道都不算一个合格的帝王。】
【不过安乐大帝在晚年时曾经和太孙讨论时回答过这个问题,当时她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
【她告诉太孙,如果她频繁玩弄权术,朝臣们便也不可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实事,而是会将大部分心思放在揣度她的心思上,这样又怎么能建设好一个国家?所以帝王要多走正道,要让大多数臣子能放下估计踏踏实实地做事。】
狄仁杰作为臣子更是深有同感,他愿意侍奉武皇的一大原因便是武皇敢于用人。
虽说她想要收拾哪个臣子时毫不手软,刚登基时为了稳固皇位也玩弄过不少权术,可当她打算肃清朝廷气象,安心建设国家之后,给于有才华的臣子的信任,远不是曾经的高宗能比的。
如果高宗还在位,狄仁杰对自己能否身处高位其实也没什么底。
也因此他有时也会在心中生出疑问,有这样愿意信任他的君王在,他怎么就一心想要回到李唐呢?
疑惑半晌后,他只能安慰自己怀念的是贞观。
当然这些都过去了,现在他在意的是天下的未来。李云乐如果那时便有这样的想法,总归于天下和朝臣都是好事。
武皇原本心中的怒气顿时歇了大半,李云乐这不是幼稚,而是对君臣关系足够成熟。
帝王的权柄向来自下而上,你愿意对臣子交付多少信任,那臣子便也回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