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帝姬凶残[宋朝]》60-70(第8/18页)
疼得他泪流满面。
领头的谋克小心翼翼地上前扶四太子下马,帮助完颜兀术趴到地上,翘着臀部,裤子褪下半截。
谋克们纷纷倒吸凉气,只见四太子红肿肥大的屁股蛋上血渍糊啦,左右两边各一只铁箭箭头深深埋入肉里,在草原上干仗这么多年,他们还从没见过这样式的。
“四太子,箭矢必须得拔出来,您忍一忍。”谋克一米九的汉子两只手握住完颜兀术屁股上的箭矢,声音颤抖地说道。
兀术也知道这伤势拖不得,久了感染起来整个屁股都保不住,他咬牙低声怒道:“别废话,快点拔箭!”
围在几步外护卫的其他女真骑兵只听到他们四太子发出一声惨绝人寰的悲嚎,两根箭矢终于脱离了屁股蛋。
完颜兀术一边给自己的屁股包扎,一边咬牙,阴险的宋人,阴险的武德帝姬!此仇他日后必报!必报!必报!!
新上任的官家在兴仁府大败金军的消息在朝廷的刻意宣传下快速传遍了中原大地,各地抗金人士无不振奋,这可是赵官家亲自打的胜仗,说明什么?说明大宋有救了啊!
过去的官家总在抗战还是议和上花费大量功夫,常常将大好的优势葬送,如今换上能打仗的官家,什么都不必争论了,就是干!
尤其当新官家的那句‘以驱除鞑虏、复我河山为国策,绝不偏安一隅’和‘但凡有出卖一寸国土者,斩立决。但凡有出卖一名百姓者,斩立决。’传遍天下,各地的百姓们顿时与兴仁府士民一样热泪盈眶,官家终于不再抛弃他们了!
而这位新官家过去的身份,除了在士人文臣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和反弹以外,并没有产生多少负面影响。毕竟,底层的百姓如今连正经活着都是美好愿望。
听闻赵宋还有官家在,病倒的种师道又坚强的爬起来,有本地的文臣来拜访他,旁敲侧击希望种老将军能带兵回去拨乱反正,前官家传位给武德帝姬时,我等全不在场,万一内有其他隐情,咱们放置不管的话,恐怕要害了大宋江山啊。
种师道知道这群人什么想法,他也觉得康王登基又传位可能内藏隐情,但如今之势,他绝不会带兵站到新官家的对立面去。因为他必须抗金,大宋也必须抗金,一旦揭起新官家登基合法与否的疑云,别说抗金,恐怕大宋就要在内乱中分离崩碎了。
所以不管谁到他面前游说,种师道一概都反驳回去。他,只能当铁杆的新官家党!
除了种师道这里,其他几路大军自然也有相似情形,但响应世家文臣号召的寥寥无几。一时间竟将世家逼到了墙角,认吧,不情愿,不认吧,没能力。
第65章 捣毁勒石三戒
新帝登基,大败金军,俨然是件振奋人心的好事。但对某些官员来说,就不那么开心了。
“听说,武德帝姬登基当日,向天下起誓,绝不议和。”应天府的府衙当中,留守张显与下属的同僚们喝茶商议着此事,在场众人神情多少带着严肃。
推官朱彦闻着茶盏口飘出的热气,心里赞了声不愧是今年春新摘的正宗六安麻埠镇瓜片,“这倒是麻烦了,金人来势汹汹,不说能不能打得过,便是能打,又要打多久呢?”
“可不是吗,新帝登基就要大肆兴兵好战,非国家之福啊。”张显叹息一声,满脸愁容,当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地沦陷,日后打仗要用钱,还不是从我们南地各州县身上吸血。若能劝官家以和为贵,割地求和,便顶多年年缴纳些岁币给金人罢了,哪里不好呢。”
“二圣虽北狩,但教主道君皇帝的夫人婕妤还在这里,照着辈分,都是新帝的长辈,不如请诸位太妃们回东京城劝诫新帝,想必在孝道之下,新帝必须顾虑一二。”副留守提出了建议,其余官员闻言纷纷颔首称赞这个办法不错,“到时候,我们再联合江淮诸州一同上书请求议和,想必,官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吧。”除非官家想当光杆司令。
在他们看来,武德帝姬尚且年幼,只不过会打仗而已,对官场上的规则不一定懂多少,只要稍加手段,就能拿捏住她。
这部分官员的小心思小动作暂时还影响不到赵芫,在兴仁府大战中打跑了完颜兀术部后,重启朝廷一事就提上了日程。
六月初九,官家的仪驾返回首都东京城,百姓人一路相送到城外三十里处才停止。
留守东京城的张叔夜也没想到,走时是武德帝姬,回来时便是新帝了。带众人在城外迎接官家仪仗时,望着率领文官武将下马的少女,他心境起伏几番,终是叹息俯首拜谒。
回来后的第一要事,自然是处理朝廷官员空缺的问题,按照常理来说,应当从各州县调人进中枢,但如此一来,很可能将那些立场不明的人也调进了中央来,到时候还会给她添堵。
于是在张叔夜等人目瞪口呆当中,新官家力排众议,在东京城举办一场临时小考,事急从权,只准许国子监以及周边几个抗击过金军的州府学生前来参加。新任赵官家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亲自阅卷,从中挑选年轻士子入朝为官。
这显然不符合法理,张叔夜连着刚刚赶回东京城的李纲轮番上书,希望官家能收回成命,任命中央要员绝不能如此轻率。
但赵芫根本不见他们,只让吴俞回他们一句话:“乱世须用重典,沉疴要下猛药。”
同时向外发出了数道旨意,重新任命各个部门的重要岗位人员,任命李纲为左太宰兼门下侍郎,张叔夜任右太宰兼中书侍郎,统领百官。这两人资历都很老道,李纲在靖康中担任过宰执,此时不过是重拾旧业。而张叔夜在靖康时积攒了不少人心与威望,两人又主张抗金,将最重要的宰执岗位交给他们,赵芫便不用担心未来主和派在朝中翻出什么浪花来。
对内,任命吴俞为殿前司都指挥,任命康王赵构为皇城司勾当使、杨符任侍卫亲军指挥使。任命宗泽为河北东路元帅,追击携二圣北上的金东路军。任命种师道为太原知府兼永兴路军元帅,率军抵挡金西路军。任命韩世忠为河东军都统制,任命岳飞为河北招讨使兼河北军都统制…
一些列的任免,竟然多以奖赏提拔武将为主,就算其中有李纲、张叔夜、宗泽等文臣占据重要岗位,但数量完全比不上武将们,更别说这几人还有弃文从武的嫌疑!
当今官家要翻天啊!
没错,赵芫就是要翻了这大宋一百多年来的天。
紧要的官员任免完毕,东京城乃至周边各州府的士子学生们正在赶来考试的途中,大事便轮到了赵官家自己要走的流程上,祭祀明堂,祭祀太庙。东京城里的底层官员们操办这些事,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祭祀明堂倒没什么可说的,按照惯例向上天问好,宣布朕是受上天眷顾的天之子云云,官员们见惯不怪了。
只是临到祭祀太庙时,却发生了件大事,赵官家走进去后竟然大发雷霆,派殿前司都指挥使吴俞带人进去捣毁了一面石碑,将裂开的碑体扔出了太庙,在众目睽睽之下,叫人去重新搬来一面。
李纲等人定睛一看,顿时面色剧变,原来被赵芫捣毁的竟是太祖赵匡胤立的勒石三戒!
他们确实主战,但对于太祖立下的祖宗之法,也是非常推崇维护的,李纲当即出来拱手劝诫:“官家这是何意?勒石三戒乃太祖所立,子孙后代皆不能违背之,今日捣碎了它,恐怕天下士人都会怀疑官家的治国理念。”
赵芫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正面反驳道:“太祖时,国朝初立,万般向荣,天下人不论文武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立下这样的碑帖自然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