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百合耽美 > 朕要搞基建

14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朕要搞基建》140-160(第9/29页)

会召您入宫。”

    李显秀倒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道:“那劳烦大人帮我把写封信递交给皇帝。”

    廖钰接过信:“好的,公主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跟这里的下人提,在下官权利范围内,会尽量满足您。”

    李显秀想了想:“请问这窗子上贴的是什么东西?为何这般漂亮还……还”

    “透亮?”

    “嗯!”她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大启的琉璃,公主若喜欢,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一些。”琉璃不算是稀罕东西,毕竟民间百姓都可以用。

    李显秀沉默着,她可能回不去,不过可以让同行的将军带回去。高句丽严寒,若是能用上这种琉璃窗,冬天肯定会暖和许多。

    廖钰带着信入了宫,把接见高句丽公主的过程讲给了皇上。

    宋玉竹听完道:“朕暂时没时间见她,让她先在公馆里住着吧。”

    “是。”

    倒不是宋玉竹故意晾着她,而是真没时间,这段时间天天忙到深夜,身体眼看着消瘦了不少。

    两个橡胶建厂正在筹办,滨州选址已经确定,距离上京不远,可以随时派人前去督查。

    福州的橡胶厂距离上京几千里地,来回走一趟要小半年,即便走水路也要四个月,只能派稳妥之人前去。

    宋玉竹选李捷代他前去建厂,那边条件艰苦,李清台这一去估摸着要遭不少罪。这一趟也算是对他的历练,若是做好了,回来肯定要往上提了。

    *

    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马上要春耕了,玉米和新麦种也要推广种植。

    玉米种子这次带回来非常多,足够整个上京祭田种植。不过宋玉竹没打算全都种上玉米,因为百姓对玉米还不太熟悉,万一种植不当很容易绝产。

    再来种太多的玉米,影响百姓吃饭,最终只选了三分之一的田地用来种植这些玉米。

    新麦种经过去年的实验,收成不错,今年不少老农户主动种植新麦,司农司又将新麦种送到冀州和中州,希望能增加两地的收成。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印刷新纸币一事。

    负责绘制纸币的人是大画家张帷和书法家黄铭,这二人都书画届的泰斗。

    宋玉竹第一次派人找到二人时,他们听闻要将自己的字画印在钱币上,纷纷拒绝。

    文人讲究雅致,钱乃铜臭之物,与自己的字画沾边以后还怎么在这圈子里混了。

    宋玉竹倒也不强求,只问了他们几句话:“你们觉得钱是干什么的?”

    二人面上露出疑惑,不明白皇上问这个干嘛?“钱还能干什么?当然是买东西的?”

    宋玉竹道:“钱可以买东西,但比买东西更重要的是流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百姓,人人手中有钱,人人认得钱,但他们可认得你们?”

    两人沉默,从古至今书画家最大的荣耀不就是被世人赏识自己的书画吗,若只是几个人欣赏,书画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帷道:“陛下想要画什么?”

    宋玉竹将自己提前拟好的草稿递给儿人:“朕要画山水和人物。”

    一文钱将来是应用最广泛的钱币,正面宋玉竹选择了四个农民的画像做图案,背面则选择了上京的俯瞰图。

    选择这四个农民的有诸多原因,最主要一点就是国以民为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五文钱,选了沈伦和金炎二人做正面,他们俩一个发展军工,一个发展民工,让大启快速进入了工业时代,背面选择杭州西湖的美景。

    十文钱是徐冰,秦凤图,刘蔺,张齐开四人,这四个开国重臣当得起一份功劳,背面则选择五行山,山峰巍峨,气势恢宏。

    五十文则是赵骁一人,背后画着是万里长城,意味着他如长城一般守护着大启。

    最后一张百文,自然就是宋玉竹自己,背景图案选了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群山之尊,代表了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身份地位。

    张帷和黄铭看着这些草稿心中激动又担忧,激动他们把自己的笔墨印在这上面,将来会被天下人看见。

    担忧是怕自己画不好,特别是圣人的画像,必须慎重考究。

    张帷擅长绘画风景图,画人物差了一些,他向皇帝举荐自己的师弟嬴信中,此人最擅长工笔人物画像,绘画出来的人像图栩栩如生。

    宋玉竹看了嬴信中的画,最后拍板决定由三人共同绘制这五版钱币,秦凤图负责监制。

    *

    这么些事赶在一起,忙的他焦头烂额,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使。

    赵骁帮不上忙,只能在军营里练兵,年初兵营里又招了一批新兵蛋子,同时也退伍了一些伤残的老兵。

    宋玉竹跟赵骁提过建议,最好每年都招一些新兵入伍,老兵在军中服役满伍年就可以退伍。

    退伍军人各地衙门优先征用,他们可以去当衙役、狱卒、城防兵。

    这样军中总有鲜活的血液流入,不会变得死气沉沉,士兵们才更有动力。一旦战事起来,那些退伍的老兵依旧可以征用,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这个建议赵骁非常认同,不少老兵在军中待久了,身上养出不少毛病,油滑的像泥鳅。如今用了这个办法,老兵被新兵逼得,不得不正经起来,给这些新兵蛋子做榜样。

    第一批退伍的老兵心中还有些忐忑,他们打了半辈子的仗,离开军营他们什么都不会干,将军把他们撵走以后怎么活啊?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当年的承天军,跟着赵骁出生入死,自然不会亏待他们,滨州建厂需要人,直接打包都送到了那里。

    待遇是一定一的好,除了每个月发二两银子的饷钱,还给他们发米面粮油。

    时间久了,不少人都在这里成了家,生活渐渐安定了下来。

    *

    上京的体育馆也快竣工了,最迟六月底就可以使用。

    宋玉竹给各地下达文书,准备八月开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官员会议。

    这次运动会是宋玉竹计划许久的,消息传下去,各地知府积都开始极准备。

    当官的都是人精,知道皇帝重视体育比赛,若是自己的州府拔得头筹,今年的考评肯定是上上。

    全国官员会议也是宋玉竹思虑几番后决定的,凡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参加。

    此次会议涉及到国家后续的发展建设,各地的官员可以在上京积极交流,加强各地区的联系。

    *

    晚上赵骁从军营回到宫里,见宋玉竹还未就寝,询问内侍得知他在尚书房处理政务。

    赵骁匆匆的赶过去,尚书房里灯火通明,宋玉竹正在伏案写着文书,听见门口有脚步声,抬头一看是赵骁。

    “回来啦。”

    “戌时了,还不休息吗?”

    宋玉竹道:“还有几个字,写完就休息。”

    赵骁站在他身边等了半个时辰,宋玉竹终于写完,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好累啊。”

    赵骁轻轻捏着他的肩膀和脊椎:“你还知道累?我听李得海说你从下了朝就开始忙,一直到现在都没休息,不要命了?!”

    “事太多了,又都赶在了一起。”

    “那也得顾着自己的身体啊!”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