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百合耽美 > 朕要搞基建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朕要搞基建》50-60(第5/15页)

  许定坤激动的抓起外孙:“还不快磕头!”

    杨平满脸不服气,又不得不颤颤巍巍的给赵骁磕了个头。

    许定坤投降后,只剩下沈从武不足为虑。宋玉竹没想过要招降此人,三日后赵骁带兵突袭了盛军军营。

    沈从武被迫逃窜,最后在怀宁县被赵骁砍下马。

    此战共歼敌七千余人,俘兵一万六千人,其余的人四逃进山里,没办法再追了。

    自此盛军之围已解。

    *

    冬去春来,虽然今年春天来的特别晚,可依旧绿了枝丫,路边也开了小花。

    二月二龙抬头这日,江蓉在徐州平安产下一女,因其五行缺水,宋柏给女儿起名为宋玉潼。

    小姑娘生的冰雪可爱,模样随了江氏,跟宋玉竹有七八分相似。

    上辈子宋玉竹也有同父异母的兄妹,但几乎没什么联络,也没有感情。

    如今有了这样一个嫡亲的小妹妹,疼的他不知如何是好,抽空便过去看看。

    小丫头白嫩的小脸,水汪汪的大眼睛,真是把他这颗老哥哥的心都快暖化了。

    *

    二月中旬,骁带兵先后拿下晋州和西州。

    自从杨元庆死后,西州就变成无主之地,先后被四五个当地的土匪占领。这些土匪行事比杨元庆更甚,不光强占民女还滥杀无辜,把西州百姓祸害的不轻。

    赵骁攻进城的时候,把这伙人砍瓜切菜似的,一个没留,然后按照宋玉竹的嘱咐,留下三千兵马镇守西州。

    西州知府名叫方浔倒是个好官,之前在官场上被排挤,贬到西州后又没有实权,这些年过的属实窝囊。

    赵骁把西州重新交给他,命他妥善管理,若是敢鱼肉百姓,自然少不了他好果子吃!

    方浔哪敢啊,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打晋州的时候稍微废了些力,杨元景活着的时候招了不少兵,他死后这些士兵都归了大司马杨业。

    数万名士兵拼死守护晋州城,赵骁一时半刻还真打不进去。

    不过他从小在晋州长大,对晋州太熟悉了,连城墙哪处坍塌可以进人都了如指掌。

    夜里趁着城中守备松懈时,带着数百人潜入城中,打开了城门,直接生擒了杨业。

    杨业怕死自然是降了,城中的兵马也尽收入赵骁的囊中。

    赵骁想起自己的旧友,派人去找原先护卫所的王昆。

    这小子突然见一群士兵冲进家里,吓得拿起兵器准备反抗。

    士兵赶紧说清楚自己的来意,带着王昆去了见了赵骁。

    兄弟俩一见面,把王昆都惊呆了,眼前身穿着盔甲大将军竟然是赵骁?!

    两人相拥片刻,赵骁询问他是否愿意跟自己去徐州谋前程。

    王昆自然乐意!这半死不活的护卫所早就待腻了,要不是为了赚那三瓜俩枣的养家糊口,他才不在这干呢!

    三月初四,赵骁带着一众大军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徐州,而宋玉竹的地图也终于连通了中西部地区。

    脑海中那本书再次发布新任务:统一天下,奖励:未知(此奖励一经选择,将无法更改,请宿主谨慎选取。)

    看样子这次依旧是多重奖励。

    第54章 说服

    三月初三,上京传来消息,杨元礼驾崩了。

    年仅七岁的杨瑞继位,改国号常安。

    黄河以北,一场倒春寒的大雪如约而至,仿佛要把攒了数月的雪都下尽。

    掌心大的雪花洋洋洒洒下了三天三夜,堆积的雪有一人多高,压塌房屋不计其数,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听说徐州的承天王施粥能活命,流民纷纷南下,千里迢迢的聚集在徐州城外,等待着施粥援救。

    城楼上徐冰望着城外乌泱泱的流民道:“王爷,这几日的流民越来越多了啊。今日城门口负责施粥的大锅已经煮了近三十锅,依旧不够分。”

    宋玉竹簇眉道:“这样下去不行,升米恩斗米仇,若是让他们吃惯了白食,恐怕日后会有大祸。”

    流民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眼下粮食虽然还够吃一段时间,但总有吃完的一天。

    城外的流民见不用劳作,每日便有吃食,更是赖在这里不走了。

    有的干脆搭起了小窝棚,一家老小住在里面,混吃等死。

    而且这些人不讲卫生,到处乱拉乱尿,污染了护城河的水,导致不少人患了痢疾。

    宋玉竹发了怒,必须要好好管治这些流民了!

    第一件事,就是统计流民的数量,年纪,性别以及籍贯,一一登记造册。

    年轻力壮的男丁,都拉去挖矿!上了岁数的男丁留在城外建房,女人们负责织布种田,实在干不了活的老年人留在城外看孩子!

    命令下达,这些流民自然是不会听从。不听好办,撵走不给饭吃,敢混进来领饭,直接大板子伺候!

    打死了四五个刺头后,这些流民终于老实下来。

    四五千名壮丁被带到地图上标注的矿场,去挖煤和铁矿石。

    剩下两千多个年老但身体还算健康的男人,开始围绕着徐州城外建城。

    这些房子都是以后给他们用的,老人们自然是上了十二分心,万一将来分给自己的那间偷工减料,岂不是得不偿失。

    女人们领了种子,在城郊荒地上开荒种地,徐州地处华北平原,这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只要他们肯干就能生活下去。

    流民们有了秩序,也逐渐过上安稳的生活。

    宋玉竹这才正式打开徐州大门,允许内城和外城的百姓互通贸易。

    *

    四月中旬,各地起义军纷纷投奔,徐州的兵马已经多达十万余人。

    赵骁又提拔了三名副将,将原来犯错的马震威也提拔成校尉,可把这小子高兴坏了。

    不过这次倒没再得意忘形,而是踏踏实实的领着自己的兵,每天从早练到晚,卷的其他营房咬牙切齿。

    矿场上也挖出了成吨的煤炭,这些煤刚好拿去练铁。铁匠又把这些精铁打造出坚甲利兵。

    宋玉竹终于决定,出兵北伐,统一天下!

    *

    此时的上京,人心惶惶。

    其实盛朝衰败早已埋下祸根,自从天盛帝在位时期打败了金人后,盛朝近一百多年都没经历过战争。

    长期重文抑武,削减军费,导致如今无兵可用。

    武将们大多已经年迈,年轻一代又拿不出手,青黄不接一时间竟然难以找出一个人能领兵去抗衡承天军。

    再加隆武帝在位时大肆分封土地,间接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现在唯一能领兵一战的只剩下镇守边关的叶清。

    太傅已经代皇上写了诏书,命他速速回京。

    可从北关回来至少要大半个月,这段时间可怎么办?

    于是有大臣开始出馊主意,上奏折提议跟承天王议和,以秦岭为界,南边归承天王管,北边则继续由盛朝统治,暂时拖住承天军的脚步。

    此奏折一上,满朝哗然,大盛的江山竟要分出一半给那些反贼?

    帝师田齐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大骂此人为叛军走狗。老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岂能拱手让人?

    太傅冯治却觉得此法可行,眼下皇上年纪还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叶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