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70-3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370-380(第7/17页)

日子。

    而多年同僚好友彼此了解,辛相临去前很放心:大司徒不必说,而托付给王神玉的事儿,也都从来有可托底。

    他不必再担心孙女上京后的事儿。

    **

    次日,辛幼萍呆呆站在姜府门口。

    她不是没想过大司徒可能会不在京中,但她真没想过,姜府门口会挂着明显的白幡等物。

    这场景她太熟悉了,分明是家中有丧仪才会如此。

    辛幼萍知道大司徒已然年过七旬,但,但她可是位极人臣的大司徒与尚书左仆射啊,她若故去,洛阳城内不会无声无息,一切如常。

    那还有谁能令姜府门口挂灵幡?

    是……

    姜府中有穿着素服的女卫走出,证实了辛幼萍的猜想。

    果然是前太常寺卿崔朝一月前故去,大司徒此时并不在京中,而是送灵归于长安——崔正卿以旨陪葬先帝乾陵。

    且辛幼萍是之后才知道,圣神皇帝此时也西巡长安不在京中。

    此时她只是有些怔怔站在门口。

    倒是留守姜府的女卫,显然极有经验,她也不因辛幼萍是年轻女娘而怠慢,只问她要不要留下名帖,等大司徒回洛阳再递上。

    而见到辛幼萍取出的是‘红牌’,留守女卫都惊了一下——

    还好她毫无怠慢且留心多问了一句。府上会发的朱头木牌可不多,必是重要之事。

    于是她按照大司徒之前留下的话,并没有让辛幼萍离开,而是带着她进入皇城入东宫请见皇储。

    辛幼萍有些忐忑。

    她想过入京后的许多情形,见大司徒怎么问好行礼,见王相又该说什么。

    可,真没想过会直接入东宫见皇储。

    *

    监国的皇储亦穿素淡常服,神色中有着难掩的沉郁之色。

    然殿下虽心绪不佳,待她却很和气。

    而见东宫属臣收下那一箱钱币后,辛幼萍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有些落下了。

    就在她告退时,就听皇储问起她入京后的居所,得知辛相的安排后,沉吟片刻道:“不如你留在东宫吧。”

    这些年女儿常去拜访王相(吃点心),曜初自知王相府中倒有的是房舍,但并无与辛幼萍年纪相仿的女孩为伴。

    曜初问过辛幼萍的年纪,也只比阿鲤大三岁。

    既如此,倒是留在东宫为好,一来东宫中女官与女孩子都多,也便于一同读书;二来……两个孩子都算是失了祖父的,也可彼此有个慰藉。

    曜初瞧得出:阿鲤在自己跟前一直表现的很懂事坚强,想来是怕惹她伤心。毕竟她还要监国,有诸多朝政庶务需要料理。

    但阿鲤从小长在姜府,尤其是阿鲤六岁后姨父就致仕了,更多陪着阿鲤,给她做了不知多少点心。

    此时亲人故去,那孩子如何会不伤心。

    **

    辛幼萍留在了东宫。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武赪郡主,见到她此后相伴一世的皇帝。

    当然,此时的幼萍并不知多年后的事。

    她只是按礼数上前问好。

    十四岁的郡主眼睛红红的,显然刚刚哭过,但见到她却并不疏忽冷淡,而是抬眼温声道:“你是辛司空的孙女?我听阿娘说你是从陇西道赶到京城,真是辛苦了。”

    *

    在辛幼萍住到东宫后,武赪确实多了可说话的人——

    毕竟她的亲妹妹还太小,才五岁有余。虽然妹妹现在也在哭,也想去姜府寻太母,寻阿翁。

    但武赪知道,妹妹会渐渐忘记的,与武赪相比,妹妹去姜府其实没有太多。

    而且,武赪作为长姐,会好生照顾妹妹,却无法与此时还是孩童的妹妹共同分担这份痛苦和伤痛。

    于是,她与比她大三岁,也才失去祖父不久的辛幼萍,倒是更能分享彼此的伤怀。

    而这一夜,她梦到了小时候的事——

    武赪从小就吃的出各种点心的区别,譬如桂花糕若不是王相府上的,可不能糊弄过她。

    而从前她在姜府吃的点心,自然都是崔朝亲手做的。

    但是后来几年,武赪注意到姜府出现了好几个厨娘,在学做菜做点心。

    而去岁,崔朝将两盘点心端给了阿鲤。

    那是阿鲤第一次没有尝出来,哪一盘是厨娘做的,味道实在是一模一样。

    崔朝见此方笑道:“阿鲤都尝不出分别,她自也尝不出来的。”

    武赪自梦中醒来,取过棉帕抹去眼角的泪水。

    她坐起身来望着窗外,看向长安的方向。

    第375章 “近来人事已消磨”

    长安。

    乾陵。

    除了祭祀所用的献殿、司马院、下宫等殿宇,就在去主陵五里处,还有供后代皇帝谒陵时,暂且驻跸斋沐的行宫。

    因乾陵起建之时,高宗是住在大明宫内的,因此这处行宫的布局,倒是与大明宫的帝王寝殿仿佛。

    海棠满树,在夜色灯火中若云蒸霞蔚。

    姜握住在这里,不免会有一点恍惚。

    似乎这一世,走过太极宫、上阳宫、洛阳紫薇城后,又开始倒带了一样。

    她伏在窗口安静看了一会儿L‘高烛照红妆’。

    直到风吹海棠花落如雨,她才起身从匣中取出一枚占风铎,挂在窗口。

    圣神皇帝进门的时候,正看到她站在窗边往金钩上挂占风铎的背影,发丝如雪,也如这春日皎皎月光,被窗外高悬的灯烛映成一片微红。

    “陛下。”

    “咱们可在这儿L多住两日。”皇帝伸手,捻去她发间方才掉落的海棠花瓣。

    姜握从桌上拿起半透明似的花瓣,刚要开口,一阵春风拂过吹动玉片做成的占风铎叮玲作响,当真是敲冰戛玉之声。

    姜握听过风声,忽然道:“初见之时,是晋王请我为他算西域之行可安稳。”

    她无需特意指出谁与谁初见之时,毕竟那一日在场的四人都明白。

    只是如今能听懂的,自然只有她与皇帝两人了。

    圣神皇帝也在榻上坐下来:这些日子,姜握其实很少提起崔朝,只是按部就班地起居坐卧。

    而臣子陪葬皇陵的一应流程,自然是太常寺的人最清楚。于是崔朝棺椁至长安后,接下来的步骤,圣神皇帝就都交由长安太常寺卿带人妥帖料理。

    姜握一直随行看着。

    直到今日封土,她亲手将第一捧土轻轻抛在棺椁上,泥土打在木板上的声音,有点像沉闷的落雨。

    许多回忆不免纷至沓来。

    春夜温柔如许,在皇帝听来,姜握的声音也依旧如玲玲振玉,与悬挂的占风铎仿佛。

    姜握看着对面的亲人:“当时我与他们道——崔使节骨有荣贵,必得晚途安惬,兼年寿久长。想来年少时波折,便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如今看来,我十几岁的卦象就颇准。”姜握还对着皇帝笑了笑。

    十七岁的她,觉得人假如能活到六七十岁,那绝对算是年寿久长。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

    崔朝去的并不突兀,是很像一朵安静的花。

    从开放到慢慢露出些枯萎之意,到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