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70-3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370-380(第3/17页)

约是久忙后心神一松,还着风寒病了两日。

    当然,以上是太平公主府对外的官方说法。

    据姜握所知,太平是终于忙过一阵子后,如同开了锁的猴儿,四处游玩宴饮不说,还与婉儿一并做东道,请了从前上阳宫学校内数位要好的女同学,一并去平康坊听曲作乐去了。

    因饮了酒不慎吹风,又数日玩乐耗神,这才着了风寒。

    好在令月打小身体就好,又是军事学校摔打训练出来的,也只是伤风了两日,喝了药疏散后,连发热都没有就好了。

    只是她素来少病,就闹到宫里和东宫都晓得了。

    曜初亲自还上门警告过妹妹,于是令月这几l日都老老实实躺在家里喝药。

    姜握听说后,对太平摇头无奈之余倒是也能理解:二十六七岁的姑娘家,又是天生就世人再难比的有权有钱,好容易忙过了公事,闲暇时怎么能不去玩?

    而姜握有时候想想,固然圣神皇帝坐拥天下,曜初这位皇储有皇位要继承,而她这位宰相也是位极人臣——但就按照现在所有人的生活来看,她要是能选,应当会选去过太平的日子。

    毕竟姜握一路走到大司徒,用数十年的官场仕途证明了,她这个人,还是很经得起权、财诱惑,算是有底线原则的。

    除了……

    正如王尔德所说:美是一种天才的形式——甚至更胜于天才,因为美不需要任何解释。*

    见美人,无端就是令人心情愉悦。

    因此能让她发出‘你们就这样考验干部’感慨的,只有美色。

    而太平现在过的日子,可以用金圣叹曾点评《西厢记》里的一句话来管中窥豹:“又岂知郭汾阳王爱女(郭子仪之女),晨兴梳头,其执栉进巾,捧盘泻水,悉用偏裨牙将(一种较低的军中官职,应该可以理解为年轻的武将郎君)哉?”[1]

    太平的日子就是如此。

    公主府上处处赏心悦目。

    当年她选驸马,什么内在美外在美,两全其美的纠结了好几l年,最后终于幡然醒悟,霎时天地宽广,明白了小孩子才做选择。

    她这一辈子,原就可以过的恣意。

    而曜初见母亲有让令月在家继续养病的意思,就笑劝道:“若设家宴不告知令月,明后儿的她知道,只怕要闹脾气。”

    “母亲,不如我去令月府上一趟,瞧瞧她如何了。若是身子好了就带她一并去上阳宫,若是还病着,我说与她安心养病,也省了她日后知道闹性子。”

    圣神皇帝点头:幼女的性格她还是知道的,家宴若都不通知她,将来还有的磨。

    姜握也对曜初道:“你只管去吧,阿鲤你也不必操心,待我们去上阳宫时,从东宫捎上阿鲤就是了。”

    曜初应了一声。

    才欲走,圣神皇帝又道:“若婉儿也在,就一并带她过去。”

    *

    曜初才走没多久,周王和殷王处的帖子也都由宦官捎回了御前。

    上面写明了今日能参与家宴的皇三代。

    春日本就是多疾之时,孩子又较大人更易生病,周王武显处就有一儿一女不能参宴,殷王武旦处,也有一个年不足三岁,最小的小五娘病着,不能出门。

    圣神皇帝将两份花笺名帖递给姜握看——

    就算膝下各有子女不能参宴,但周王与殷王处送来的名单还都是一长串:如今周王已有三子四女。殷王虽是弟弟,却是后来者居上,有四子五女。

    姜握也知道,就这还没完,史册上中宗睿宗的孩子都是两位数的。

    她不由微微一叹。

    这是没法子改变的,生理上的问题:男子想要继承人,就是比女子容易许多,不必他们亲自去生。

    周王和殷王还都是曜初的弟弟,比曜初小几l岁呢,膝下子女都能组马球队了。

    “阿鲤也已经七岁了。”

    圣神皇帝声音如轻如窗外春风:“我知道你心疼曜初,便如当年担心我。”

    时人皆以多子嗣为福,圣神皇帝记性甚佳,自然记得当年她做皇后时,每回有孕宫中从皇帝到宫人都是欢喜沸腾贺喜不绝。

    之后诞下子嗣,先帝也是设宴群臣多有赏赐。

    但自她第一回 有弘儿起,便察觉到姜握总是更担心她本人一些。尤其是她后来有令月和旦儿时,已经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给她担心坏了。

    圣神皇帝又道:“其实曜初自己,也一直是有打算的,只是想让后面的孩子与阿鲤差上几l岁。”

    若如她和太平,是长姐和幼妹就好。

    姜握看着手中的花笺,也点头道:“我知道,晋阳也与我说过:女子初产的话,三十五岁就是高龄产妇大有风险。”

    好在曜初已然有了阿鲤,不用按初产算。

    但就算是经产之人,若是过了四十岁再有子嗣,风险也会更大。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皆是如此。

    而此时,坐在马车上去往太平公主府的曜初,也在想这件事。

    这九年来,每年年节下家宴,她几l乎都能发现,弟弟们那边会多出一到两个孩子。

    而她这边,只有阿鲤。

    曜初又想起,当年她预备要子嗣之前,还曾与妹妹太平深谈了一次,教她务必上进。

    其实,那何尝不是她给自己设的警戒线呢。

    人非圣贤,总会有惰性之时。

    若是曜初知道母亲和姨母除了她无人可选,哪怕她惫懒一些犯点错误,母亲也无法舍她而去选显儿和旦儿——她是不是也难以做到数年如一日的勤勉?

    正因还有太平。

    而太平的优秀,有她教导的缘故,也更是对她自己的一种鞭策:一个深得母亲宠爱,从军事学院顺利毕业,如自己一般也能为母亲分忧的妹妹,是曜初的警戒线。

    **

    蓬莱宫。

    圣神皇帝见姜握还在看花笺,就与她说起旁的:“你特意将春日宴设在上阳宫艺术学院,是网罗到了新的人才?”

    姜握回神:“陛下一猜就中。”

    她之所以将此宴安排在艺术学院,正是因她为圣神皇帝备了一场剑舞。

    是王鸣珂特意引荐入学的人才。

    其实早在许多年前,王鸣珂为她写《东女国》系列话本之前,她自己写着玩的是彼时很流行的侠女类传奇。

    比如传说中越王勾践特意派人去请的“剑术天成的女剑士”之《春秋越女传》

    自春秋战国养士之风起,便有了‘游侠’一词。连司马迁做史记,都有《游侠列传》。

    魏晋之时,咏侠的诗文更多,一直延续至今。

    神都南北市也时不时会出现游侠。

    而前些日子,王鸣珂便极为兴奋来寻姜握,道她发现了一位剑器天才,出身游侠之家,跟随父母来到神都洛阳,曾于坊间略露剑舞。

    简直如同传说中的越女一般。

    才十三四岁的少女,舞剑之时便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姿。

    王鸣珂力荐:“这若不录入艺术学院,实在是一大损失!”

    姜握当时就心中一动,问道:“那女娘……”

    鸣珂道:“她复姓公孙,因是家中长女,外人都以‘公孙大娘’唤她。”

    果然。

    姜握听到这个名字,立时便想起杜甫的那首“昔有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