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70-3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370-380(第11/17页)

    为了看得清公文,白日屋内也得点着九枝灯台,每旬每人都要各自去领蜡烛办公用。

    又因屋宇高阔,大堂最深处黑如夜色,哪怕点着灯也不好办公,只能设些柜子做存放文书之用。

    所以姜握从那时候起,就喜欢靠窗的位置。

    她自我安慰除了夏天晒点,冬天冷点,春秋季还是不错的(虽然北方的春秋天短的像是兔子的尾巴,嗖嗖就过去了)。

    不过……她也有喜欢古代窗子的时候。

    当年在掖庭,每逢年节下,她常与武姐姐一起,为窗户糊新的窗纸或是绫纱。

    虽然她糊窗纸的水平,就如同她的女红技巧一般,但她还是颇乐在其中。

    后来,媚娘就专门安排她去给窗纸涂桐油(防雨水之用)去,到了糊窗户的细致活则自己来做。

    宫女居住的屋舍,窗子都是最简单的直棂窗,也就是一条条竖向的木杆排的像是栅栏一般,糊窗纸也简单。

    那就是她们最开始的窗户。

    而每回姜握从太史局回到掖庭,从窗口看到武姐姐,都觉得木制的窗棂如同一架画框,里面装着一张美人侧颜画。

    等到媚娘再次入宫,两人再于窗前对坐,自然就不是掖庭小小的直棂窗了——因直棂窗不能做的太大,如果窗子太大棂条过长,还需要另外增加横穿的承棂串。

    因此皇城中的宫室殿宇为了采光通风便宜,大多用的都不是直棂窗,而是四扇到八扇不等的槛窗,便如诗中所说的‘玲珑开户牖’。

    那时候自不用她们再自己糊窗纸。

    而当年紫宸宫中的窗户,除了帝王寝宫特有的露皇宣糊窗纸外,有时候为了亮堂,棂格间还会采用琉璃片镶嵌,采光就要好多了。

    而现在用的玻璃窗,则是三年前,城建署玻璃坊新研究出来能够量产平板玻璃的两种法子——

    一种是冕牌玻璃,方法有点像陶器制作,加热玻璃到熔点,然后放在金属旋盘上不停地转动,运用离心力把玻璃‘甩’成一个圆盘状。

    只是这样‘甩’出来的玻璃,注定了中心厚边缘薄,只能切割合适厚度的部分来用,因此做出的平板玻璃面积有限,而且透明度和平整度也不会很好。

    第二种玻璃的质量更好些,但制作起来成本和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在特制的大型钢铁圆筒状模具里吹制‘玻璃球’,等玻璃冷却后切开,再慢慢加热使玻璃摊平变成一块平板(这对温度和玻璃工技术的要求就高多了)

    而以上两种法子,其实也都是随着冶炼‘高炉’的出现,才能从想法变成现实。

    最先更换玻璃窗的,当然是明堂。

    明堂为皇帝布政之所,换了玻璃窗后,名副其实变得更‘明’了。

    而姜府中,因崔朝这两年在养病,倒是没有大改。

    只是姜握的书房换了两扇玻璃窗。

    此时她透过玻璃窗看着走进来的辛幼萍,忽然还挺怀念当年‘白纸糊窗堪听雪’,那种雪打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

    辛幼萍起初以为大司徒在看窗外风景,后来才发现,大司徒在看玻璃窗。

    而大司徒书房的两扇新窗,自然也让辛幼萍想起了祖父——

    祖父是在去世前一年,收到了两大块平整透明的玻璃。

    这种从京中城建署直发的极贵重物品,到陇西道后,是当地驿长亲自带人送过来的。

    拆开层层包裹,直到他们和辛相一起,亲眼看到玻璃是完整没碎的,驿长才松口气,请辛相签了字复命京中。

    辛幼萍记得,很快祖父就叫来了匠人,按照玻璃的尺寸重新给他改了书房的窗子。

    之后何止全家人,凡来探望的亲友,都得来参观下祖父的玻璃窗书房。

    祖父又按照大司徒信上所写,在玻璃窗下放一块反光镜,屋里就更亮堂了。而且冬日无需开窗就能看到外面的风景。

    那时候,她常陪在祖父榻前,用棉布小心地擦去冬日里玻璃窗上泛起的雾气。

    这样祖父就可以坐在窗边看雪景,而不用冒着染风寒的风险开窗或是出门了。

    那年看着院中的白雪红梅,祖父捧着热茶道:大司徒在朝他就放心了。

    如今水泥也好、玻璃器皿也好,虽未到常见如陶罐瓦罐的程度,但在家底丰厚的簪缨之族看来,已经不算什么奢侈品了。

    起码早就不用像当年水泥路刚出现一样,搞什么‘拍卖’,还拍卖‘拍卖会名额’,简直是套娃似宰肥羊。

    然而……

    辛相望着窗外对孙女笑道:旧的奢侈品去了,大司徒总是有法子,创造新的奢侈品。

    玻璃窗要不要?

    想不想家里亮堂堂的?

    想不想可坐在室中视外,无微不瞩?

    掏钱就能拥有哦!

    并且继从前那篇《玻璃镜赋》后,王勃又再次写了《玻璃窗赋》,写的那叫一文昌流丽、美轮美奂,于是城建署玻璃坊时隔数年,再次出现了高价拍卖“预订玻璃窗名额”的盛况。

    是的,卖的还不是平板玻璃本身,而是预订名额。

    据说负责研究平板玻璃的秦研究员,那段时间每天嘴角都是放不平的,需要身边的学生提醒一下‘老师您别笑得太明显’才行。

    秦研究员:唉,她也不想笑啊,但无奈赚不完……钱根本就赚不完啊,真愁人!

    辛幼萍当时还替祖父做剪报,将《玻璃窗赋》这一篇剪下来,就压在玻璃窗旁的炕桌上。

    祖父对着明净透明的窗看这篇《玻璃窗赋》,显然心情更好了。

    好到还让她开钱匣子取了三贯钱,让她寄给大司徒。

    辛幼萍:给钱了!那祖父真的是很高兴了。

    *

    姜府。

    辛幼萍也不是无缘无故想起这些事的——

    也是因大司徒问起了她,祖父生前有没有留下什么别的话,做了些什么事儿。

    她起初以为自己会紧张,可后来,面对大司徒的眼睛,辛幼萍不自觉就放松下来,并且越说越多。

    直到起身告辞的时候,才发现,她来的时候是午后灿烂千阳之时,如今竟然已经临近黄昏了。

    *

    辛幼萍离开后,姜握开始整理从长安几处旧宅中带回来的东西。

    今岁去长安,除了送崔朝至乾陵,姜握还把所有长安几处‘旧日姜宅’内她惦念之物,都带回了洛阳。

    自此,姜握在长安的宅院也好,崔朝从前留下的产业也好,她无心再去打理,就都分给了几个孩子,她们府上都有属官可以帮着料理(婉儿的想来也不用她操心)。

    从长安回来的路上,她还在与圣神皇帝说起:自此,她在长安就没有‘房产’了,更是只能蹭住皇宫。

    正如过去半年在长安,不管是在乾陵圣陵行宫,亦或是回太极宫掖庭小住,又或是住到大明宫去,她都是借住皇宫。

    直到回到洛阳。

    其实今日辛幼萍并非自己来的,她入洛阳后既被曜初留在东宫,此番与其说是她按照祖父吩咐上门拜见大司徒,不如说她直接搭了皇储的顺风车来的。

    姜握回到姜府的第一日,曜初和阿鲤就都来了,太平和婉儿甚至到的更早些——她们自然都来探望姜握……回到洛阳后独自住在姜府好不好。

    辛幼萍告辞后,其余人是想留下陪姜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