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40-3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340-350(第5/19页)

的粮食,到了欠收的灾年就有大用处了,那时为了防止米价翻了跟头似的往上涨,伤百姓增流民,朝廷就会开常平仓将大量囤积的粮米流入市场。

    故而田假的时候,各署衙歇一歇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户部,等年假后,他们光忙着计算今岁常平仓和物价之事,公务就很不轻快。

    *

    现任吏部尚书狄仁杰坐在马车上。

    一路行来,听着外头的蝉鸣和比往日更热闹的百姓议论丰收之声。

    以往他听到这些声音都格外欢喜,甚至不顾夏日炎热,每逢田假之时他都会换了百姓的衣裳,自己去南北市各个粮米铺子问粮米价,再去‘微服’看下常平仓和官吏有没有好好干活。

    这还是先帝在时,有一年朝廷预备关中大旱时,他留下来的习惯。

    狄仁杰至今还记得,那一年姜相因‘病’辞相位,出京做巡按使去了。

    他们是在王神玉王相的带领下,最终做完了备灾赈灾事(当然,中间还见了许多回王相刘相吵架)。

    那时候狄仁杰还是大理寺卿,负责的就是严刑查处囤积居奇,高价卖米的商户。

    往常,见到丰年之景,狄仁杰都会流连忘返。可今日,他心中记挂着一件事,心事重重,只是让马车快些走。

    马车中的桌案上,放了一张请帖。

    是镇国公主府送来的帖子。

    而且不是什么诗会、宴饮的请帖,就是一张简单的,私人的请帖。

    镇国公主在帖子中未说明何事,但狄仁杰断案多了,素来有一种直觉。

    他下意识就想到了那件事,那件令他十分后悔的事儿L——

    说起来,这朝堂的官位,一级一级的呈金字塔形,越往上走,每一层官员的数量都骤减。

    而只有到了一定的高度,融入到一个层级的圈子内,才能得知圈里的一些‘内部笑话’。

    比如,姜大司徒真正的诗文水平,就属于现在宰相群体(甚至拜相颇晚的许圉师都不太清楚)的内部梗。

    而随着姜握离开中书省任大司徒,且从此后由作诗人变为评诗人后,这个内部的‘心照不宣小玩笑’,最终就会像水消失在水中。

    了无痕迹。

    日后的宰相不能再懂。

    或许只有史书之上,在这几人的《臣子传》中,会浮光掠影一般提一笔“高宗末年,中书令姜沃以应制诗‘调谐律雅,宏溢灵运(时为天后的圣神皇帝亲口赞言)’数得佳作宫灯之赐,诸相为之欣然。”

    然而,别说后世人,就算那一场场宫宴上的其余在场人,也不会懂这个‘欣然’的真正含义。

    只会如雨水落下,雨水蒸发,像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

    当然,关于大司徒的‘文采过人’梗,狄仁杰是不懂的。相反,他跟朝上其余人一样是相信的。

    一来是大司徒这些年挑选擅诗文之人,真是一挑一个准,可见她自己虽珍重笔墨极少作诗,但绝对是雅好诗文的大家。

    二来便是大司徒的弟子,如今在中书省的上官书令,当真是倚马千言挥笔而就,且藻丽词清,概多典丽。

    再有大司徒的公文,还是很符合圣神皇帝素日夸赞的‘词简英净’‘文约则美’。狄仁杰作为一个卷王,每日要看那么多公文,自然是更欣赏简约美的。

    此时狄仁杰想起的是另一个“暗语”。

    这是他做了吏部尚书后,才听王相跟裴相说起的——

    水鬼。

    虽说抓人来给自己干活这件事,姜握也好,王神玉也好,早就在做。

    但直接提出‘拉水鬼替身’这个比喻的,还是裴行俭。且也是在姜握当年做巡按使的时候,边干活边拉架的裴行俭,被累出来的觉悟——

    当时给裴行俭整的实在受不了,忽然领悟到自己就好似那传说中‘淹死的水鬼必须抓一个替身,才能解脱’,开始寻找替身。

    不能光自己硬撑了!

    结果,大概是初次拉水鬼不太熟练,他拉来的都是自己家人。

    不过,当年看来不太对的‘拉水鬼’行为,如今看来,倒才是成全了裴相家的一门朱紫。

    狄仁杰是从王相跟裴相的玩笑话中,得知了‘水鬼替身’这个内部梗。

    之后,狄仁杰也认真思考起了拉水鬼这件事。

    遗憾的是,他根本没有女儿L,只有三个儿L子。倒是儿L子里,已经开始有孙女,因正好也是七八岁的适龄年纪,他就送去了上阳宫女校。

    而正是把孙女送到上阳宫女校,见到里面几个河东裴氏的世家小娘子做老师,才给了狄仁杰另一个灵感。

    狄仁杰知道,当今皇帝用人不拘一格。

    虽要打破世家门阀,但并不是要把世家一棍子打死。比如王相、裴相就都是正经世家人。

    懂事识趣的世家,圣神皇帝也是会给机会的。

    于是狄仁杰就拉水鬼去了——

    狄仁杰有一个卢氏堂姨,出身范阳卢氏,后来嫁到了崔家,自是标准的世家。

    他年少时曾受过这位姨妈的不少照顾。

    说来,自高宗晚年的几年常居洛阳,不少官员都随着搬到洛阳来住。卢氏堂姨一家也不例外。

    偏巧在先帝驾崩前,堂姨父也去世了。

    在狄仁杰看来:如今姨妈寡居,只有一子,表弟也出了孝期,从前既然考过明经的贡举,如今也可以考官了。再有,表弟膝下也有两个与她孙女相仿的女孩儿L,一并送入上阳宫念书岂不好?

    如此,也算是这一脉崔氏甚至卢氏,识趣低头了。

    而且,姨妈从前总说‘膝下只有一个独子,甚是担心他的前途’等话,如今若知道孙女也可读书做官,岂不是欣慰些。

    狄仁杰想的很好。

    他在四月的国庆休沐,离开了洛阳城,来到了堂姨表弟守孝的京外别苑。

    世家庭院深宅优美,狄仁杰在外候了片刻,才得到了堂姨的召见,正好见到表弟也在,狄仁杰都没先提家中小娘子出去读书之事,而是先说起堂姨最在意的独子前程。

    狄尚书笑问道:“表弟也出了孝期,身上既有功名,不知准备考什么官职?”他还表示自己作为吏部尚书,可以为表弟参谋。

    然而,只见卢堂姨板着脸冷笑道:“是,如今你已是吏部尚书,自贵自重就罢了!”

    她甚至端茶送客了:“我只有这么一个儿L子,不会让他去侍奉跪拜女人做的皇帝!”[1]

    狄仁杰:……

    这一刻他的感觉,就像是,他千里迢迢来送温暖,结果迎面挨了个大巴掌。

    问就是后悔,很后悔。

    我自己做水鬼做的好好的,干嘛非想要伸手抓人呢,何况抓的还完全不对!

    **

    而曜初能收到这份密报,当然不是早早就监视着狄仁杰的举动。

    而是卢氏堂姨这种人,能当着狄仁杰说出这话,素日里自然也少不了抱怨之言。

    甚至一语斥退狄仁杰后,她不但不隐瞒此事,还把自己‘不畏强权,正言弹压吏部尚书’之事拿出来讲给过亲戚。

    她的亲戚是什么人?自然多世家人。

    辗转就传到了同为世家,专门收集相关信息的裴宁这里。

    “我只有一子,不会让他去侍奉女人做的皇帝。”曜初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