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30-3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橘小说www.dajuxs.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330-340(第7/17页)

及子女也好,都是公主在前。

    故而是不会让任何女子,以‘公主’这个名头去和亲的。

    但这种事,就没必要跟一个外邦人解释了。

    她摆手打断在错误路上努力阐述理由的吐蕃使臣,只道:“朕之意,是令王子和亲吐蕃。”圣神皇帝开始面无表情非常自然地掰瞎话:“宗亲中,有不少资质上佳的儿郎。”

    封个郡王之类的(亲王都没打算封),也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王子了。

    松窝呆住了。

    什么?

    是我多年苦学的汉语,还不到位吗?

    圣神皇帝说什么?

    松窝跟随行进来的鸿胪寺译官再次确认了一遍后,大脑飞速运转了几圈:王子和亲闻所未闻,虽听起来似乎很正式,但,但问题是……

    “陛下,我们吐蕃赞普,也是男人啊。”

    哪怕是结两国之好,哪怕是他们求的和亲,但他们的王,应该不想跟男子和亲吧。

    松窝说完后,就见圣神皇帝再次摆了摆手。

    “不必非与吐蕃赞普和亲。”两国联姻,又不是非得嫁与王本人。

    松窝继续呆呆道:“可陛下,我们赞普是独生子,并没有姊妹可以联姻。”要是朝中有同胞公主,倒是跟上国王子挺合适的。

    圣神皇帝略顿了一息后,问道:“吐蕃王太后,也寡居数年了吧。”

    松窝:……

    他的脑袋彻底乱成了马蜂窝。

    是,我们是说‘愿建君臣舅甥之谊’,言辞中提出想做上国的外甥,但这实际上是代表想跟上朝成为君臣、长辈晚辈的关系。

    而不是,绝不是要给我们吐蕃赞普(王)找个后爹啊!

    死去的先王兼姐夫芒松芒赞还在盯着我呢!

    见松窝已经没法正常思考,圣神皇帝就让他先走了。

    她倒不是非要跟吐蕃王太后和亲。况且她觉得,人家摄政王太后,也未必看得上武氏‘王子’。

    圣神皇帝此意,只是告知吐蕃使节:要和亲,反正她这里只有王子,没有公主,你们那边自己对付个合适的对象出来吧。

    若没有,就罢了。

    第335章 陛下缺什么?

    蓬莱殿。

    吐蕃使者一脑袋马蜂窝离去后,圣神皇帝重新取过朱笔,并对帘后道:“文成,你怎么看?”

    帘后走出来的李文成不免一笑:这不是姜握常拿来问吏部尚书狄仁杰的话吗?

    怎么陛下今日也用起来。

    “臣看来,甚好。”

    圣神皇帝今日叫李文成过来,并不只是为了让她在帘后看看‘王子和亲’事,更多是让她作为对话外的旁观者,观察下吐蕃使臣的态度。

    文成看的也清楚。

    “松窝如今,也算是吐蕃的‘论’(宰相)了。”文成想起与她打过交道的吐蕃前几位宰相:“与禄东赞与其子赞悉若、钦陵,确实不可相较而论。”

    若换了那几人来,哪怕面对这些句句状况外的提议,也不至于一脑袋高粱花子一样就走了。

    “罢了,这件事就交给鸿胪寺吧,你有闲暇的时候盯一眼进度,没空也就罢了。”

    圣神皇帝确实没把这当成什么大事。

    文成管着的兵部事、火铳事,以及即将年后开学的军事学校,桩桩件件都比这个重要。

    倒是文成,见皇帝有结束‘和亲’话题的意思,不由道:“还有一事,突厥……”

    她还未说完,就见圣神皇帝举了举手下的奏疏:“朕正好在看,吐蕃使臣欲请和亲,虽是前日私下与鸿胪寺官员禀明的,却也让突厥闻风而动。”

    主打一个‘冤家对手’有的,我们也得有。

    突厥使节也上书求和亲。

    圣神皇帝把这份奏疏搁在一边:“无妨,武氏宗亲还挺多的。”

    虽说从做皇后起,圣神皇帝就把武家人扔到各个边地去,但并没有扔完就不管了——大件垃圾扔了,总得注意不要影响环境。

    尤其是随着她越走越高,总得注意下,不要让这些人为祸一方。

    因此圣神皇帝也就知道,武氏宗亲这些年,还真繁衍出来不少。

    当年把她们赶出家门的异母兄长,都俱已病故,剩下的武氏宗亲,便都是圣神皇帝的晚辈了,如果按血缘算,便是两个亲侄子(异母兄长的儿子),还有几个算是五服内的堂侄。

    先不算堂的那些,就光说两个亲侄子,如今都才三四十的年纪,每个人膝下就都有好几个儿子了。再加上那些堂侄,以及他们的子嗣,真可谓能做到各个年龄段的和亲预备役都有——

    若联姻番邦的掌权者喜欢成熟的,便可以将侄子辈这种三四十岁的送去,若喜欢年轻的,侄孙辈更多的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若是联姻对象年纪小,想定娃娃亲,也都广有人选。

    武氏宗亲可送去和亲的儿郎这么多,可见……

    圣神皇帝心道:可见这些年,真的没有少吃她的粮米,还得耗费人手看着他们,又是一项开支。

    总不能一点用处都没有吧?

    故而见了突厥也有此意,皇帝就对文成道:“都可。”

    调、教一下,还能有点用处的,就送出去和亲。

    若是调理都调理不出来的蠢货,就放在神都,拿他们的‘武氏’身份当成鱼饵,钓钓鱼消遣也好。

    总之,别想光吃饭不干活,在边关躺平,消耗着国家的税赋和粮食不停制造新后代了。

    文成听到陛下这句‘都可’,不由看了一眼圣神皇帝:假如武氏人,跟陛下能有一点血缘的体现,那才能达不到,起码长相会出众。

    那样也行叭。

    文成这才告退。

    临走前,圣神皇帝还忽然想起一事,问了一句:“上阳宫将要开学,晋阳是不是快回来了?”

    文成点头:“昨儿才收到信,已然从长安出发了”。

    就听皇帝又道:“待她回神都,你代朕去亲接一接。她年节下既未在,就挑几种有趣的烟花给她。毕竟她在这儿的府邸空了个过年,放放烟花也算是避瘟镇邪了。”

    以晋阳公主的身份,能离开长安来上阳宫任教,对西京长安的稳定有所裨益,而且晋阳又确实是有本事的,圣神皇帝自然对她也多加以关照。

    *

    而此时,另一位没有被圣神皇帝提到的李唐的公主,却正在家中给圣神皇帝备礼。

    延安大长公主。

    这是她的新封号,她自己还是更习惯从年轻时就有的封号:千金公主。

    作为李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千金公主在李唐宗亲里辈分是比较大的,但她年纪却只跟自己侄子,先帝高宗相仿。

    她的封号还是圣神皇帝改的——

    因圣神皇帝登基后,她是最‘识趣’的李唐宗亲,直接上书要求改姓武氏。于是得了这个封号,和五百户的实封。[1]

    但除了封号和加食邑,圣神皇帝对她,却再也没有表现出什么额外的照顾恩宠。

    千金公主也明白:因为她在政事上不够有用。

    比如同为李唐册封过的公主,她在能做实事,助力朝政上,较李文成、晋阳公主都差远了,尤其是从前的文成公主,这是实实在在掌兵练兵的。

    可……

    千金公主也很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g8.cc 南瓜小说 更名为 dajuxs.com 大橘小说,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大橘小说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大橘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